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分層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有的學生喜歡文科,有的學生喜歡理科。學生從小學就學習英語,到了初中就有了一定的基礎,表現出在英語單詞、語法、朗讀等各方面的不同和差異,作為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學生英語差異性的重要性,認真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學生,既要考慮到學習優異的學生,還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查漏補缺,對一些落后生進行不同程度的關注,這是尊重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做法,有些學生對語言接受能力有限,在老師講解一遍或者領讀一遍后有些學生能夠學的非常好,但是英語教師還要關注全體,從大部分學生的角度出發,關注全體。
關鍵詞 信息技術;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R857.3,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1-0025-01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被設成是中小學必須開設的一門學科,深受廣大師生的重視,由于英語是一門外語,直到學生進入小學后才在課堂上接觸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很少看到外國人,很少用英語進行對話,這讓許多學生都對英語的學習流露出畏難的情緒。英語是學生在整個學習階段都要進行的一門學科,并且在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生多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然后課堂上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展開引導,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計劃。
一、在英語備課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分層設置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每一位教師都不可能毫無準備的去上課,要事先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準備,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師上課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師要想讓教學效果達到自己的目標,就要進行充分的重視,要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學習水平上有所提高,教師就要在設置教學內容時實施分層備課,首先是教學目標要分層實施,把班上的學生按照平時的表現分成幾個層次,設置的問題也要體現幾個層次性,在提問時要針對性的進行,一些問題比較簡單,就要讓那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回答,如果問題的拓展性較強,需要學生通過認真思考才能得出答案,就要讓優秀生來回答。例如,將學生分成一、二、三這幾個層次,一層次的學生應完成這節課的所有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并掌握所有單詞,然后通過理解和完成課文閱讀的基礎上,培養這個層次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建立英語閱讀思維,并注重在詞匯積累上的豐富性和高效性,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外多種英語資料。第二層次的學生則要求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同時,應對其潛能進行適當地開發與引導,尤其是激發這一層次學生在英語閱讀、聽、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的興趣與能力,引導其博覽有關英語的群書,并觀看外國經典電影或者聽一些英文歌,逐漸往第一層次的學生靠攏。而第三層次的學生主要是圍繞教材為中心,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開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使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初中英語教師要從心底承認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同時要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性,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爭取在一節課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都能夠抓住自己要學習的重點。
二、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通過分層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課堂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主要陣地,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把握住著幾十分鐘的時間,向五十分鐘要質量,改變以往應試教育的課堂模式,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里,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交流、去對話,在學生張口說英語的過程中,在與同學進行對話時提高自身的英語表達水平。信息技術是最直接的教學工具,由于多媒體課件使用起來靈活,能夠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播放和停止課件,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多媒體課件能夠穿插進圖片、文字、動畫等,在創設教學情境中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非常的靈活、多變。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進入到英語學習氛圍中,英語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讓學生觀看全英文版的影視資料,讓學生感受來自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效果。例如,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老師可從互聯網下載各種英語原版電影的原聲,然后剪輯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練習和提升聽力的內容,并設置一些題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提升和發展。又如,在教學“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一單元時,老師可安排學生在課后開展自主學習,完成一個survey。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求學生利用微信、QQ這些軟件平臺完成“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為主題的英語語音調查。在進行自主學習的任務布置時,老師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比如,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應要求其不僅要有一個調查結果,同時還要針對這些結果利用這一單元所學的交通工具及表達方式寫一篇英語作文;而對第三層次學習能力較弱的則可主要通過英語語音掌握交通方式的多種不同表達即可。通過這種信息技術與分層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了分層最優的英語教學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作業的分層引導
英語練習是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知識的一種方式,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他們在做練習題時也會參差不齊。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中,學生很快就會把課堂上的知識忘記。教師布置作業時也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讓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學習基礎上得到提高,這樣學生做練習不會出現犯難情緒。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老師可利用信息技術讓作業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化,可使作業具有選擇性。例如,老師可利用網絡技術把作業設置為必做項和選做項,其中的必做項主要是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基礎層次學生所設計,作業內容是一些基礎知識的練習與鞏固,而選做作業內容主要是為第一層次有較強學習能力的這部分層次的學生所設計,選做的作業知識內容來源于教材,但同時也高于教材,可有效開發和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那么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作業的自由選擇,這樣可有效達到英語分層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歐少云.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2016(3):68.
[2]劉覃.淺論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39):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