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了各個領域,即使在教育中也不例外。近幾年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教學方式的革新,教學課堂開始從教師的“個人演講”向著師生跟隨教學資源互動進行轉變,其中信息技術就是連接師生的紐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大環境下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31-01
  引言
  物理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物理知識通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也正是由于這種特性,物理一直給學生們的印象就是“困難”。而物理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則是一次提升學生物理學生興趣,提高無力學習效率的契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將物理知識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提升物理課堂效率。
  一、通過教材和信息技術的結合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
  物理是一門知識體系比較復雜,并且難度差異較大的科目。在學習物理的初級階段,所學的知識通常非常簡單,很容易理解,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物理知識的難度會迅速提升,這就造成了一些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學會這些知識,甚至逐漸對物理的學習失去了耐心和興趣。這對于物理的教學不是一個好的現象,那么應該如何改變呢?
  學好物理的前提就是擁有一個學習的動力,在初中階段興趣仍然主導著學生對一個科目的喜好,所以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就是推動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1]。初中的物理教材中,主要包含了力學、電學,這也是生活中極其常見的學問,想讓學生對這些知識產生興趣那么就可以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課前進行興趣的激發。
  在互聯網上擁有豐富的視頻資源,很多有趣的視頻都與學生們所學的知識息息相關,在課前為學生們播放一些有趣的小視頻不僅可以快速將學生的注意新引進課堂,也能為知識學習進行鋪墊。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摩擦力”這一節時,筆者就先給學生們播放了一個比較有沖擊力的視頻“大力士拉卡車”,視頻中的大力士僅僅通過自身的力量就能拉動卡車。學生們在看過后都感到很震撼,于是筆者告訴學生:“大力士的力氣雖然很大,但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才是他能拉動汽車的關鍵,所以這節課你們要好好學習了”。學生們都很感興趣,紛紛進入了學習狀態。利用信息技術,播放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能夠快速激發學生們的興趣,為課堂進行奠定基礎。
  二、通過尋找網絡資源為學生進行更為細致的物理原理解釋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一些物理概念和原理的解釋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只有細致的了解其中的概念與原理,才能有可能對物理知識進行運用[2]。但是很多時候教材中雖然對物理概念有著較為明確的解釋,但是仍然很抽象,不容易理解這時就需要教師的幫助下進行更加細致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教材中先是用橡皮筋實驗證明聲音是由震動產生的,一些學生在學習之后雖然大致了解了物體的發生原理,但是也有很多學生表達出了自己的疑惑“像是金屬這種堅硬的物體也能振動嗎”“棉花掉在地上不會發出聲音,那么棉花振動了嗎”對于這些問題很多學生都表現出了疑惑,于是筆者就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尋找了更多的資源,幫助學生解答疑惑。結果表明,物體的振動與物體的堅硬程度無關;棉花之所以沒有聲音是因為材質比較柔軟,發出的聲音比較小,人耳有時接收不到。這樣通過信息技術尋找網絡資源能夠更加細致的為學生解釋一些概念,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三、結合計算機技術讓學生們看到更加精彩的物理實驗
  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中的另一項重點內容,很多時候一些物理知識都需要通過實驗進行證明。而由于我國的教育環境還存在較大的差異,很多地方沒有進行實驗的條件,或者實驗環境要求比較嚴格,那么在課堂上教師就很難利用實驗向學生展示知識。這時,教師也需要在互聯網上尋找相關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觀看實驗。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小孔成像”這部分內容時,就需要通過實踐讓學生理解,但是由于班級人數眾多不利于觀察,同時控制實驗相對較難,因此筆者就在網上尋找實驗視頻,展示給學生。視頻都是利用第一視角進行拍攝,所以觀看時具有較強的代入感,同時視頻中實驗做得非常細致,控制精準,實驗效果也非常好,觀看之后學生們都理解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四、通過信息技術讓物理課堂更加條理清晰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以教材作為教學的主要依據,課堂的順序也是根據教材順序進行的[3]。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突出強調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從而忽視了學生接受知識,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些教師如果在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就可能導致課堂沒有條理性,無法幫助學生構建起完整、連貫的知識體系。
  而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將一堂課所要講授的內容用幻燈片放映出來展示給學生,就會讓課堂更加條理清晰,課堂節奏也更加容易把控。例如進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中“浮力”,就課題通過使用PPT進行教學,首先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浮力”現象,讓學生們對復利的概念有大致的了解,隨后再進一步講述相關的知識,這樣課堂就會變得井井有條,教師上課也有了一個好的抓手。
  五、通過信息技術整合知識,讓學生眼界更加開闊
  初中物理教學僅僅依靠教材還是遠遠不夠的,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知識擴展。教師通過信息技術不僅能夠從互聯網上獲取更豐富的資源,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資源,不斷啟發學生思維。
  例如在學習八年級物理“平面鏡成像時”很多學生都在探討“大樓的玻璃幕會造成光學污染那么平面鏡也會反光,會不會造成光學污染”。于是筆者帶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尋找答案,結果表明,平面鏡正常使用不會造成光學污染,但是在生活中要合理使用,不能折射太陽光照射人眼,否則會對眼睛產生傷害。
  結論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將就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進行整合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利用網絡上的優質資源,也能更好地支撐其物理課堂,讓學生更加積極高效的學習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1]茹長庚.基于信息技術的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性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
  [2]孟建祥.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信息技術[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4,(1).
  [3]宋永利.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優化整合[J].小作家選刊,2017,(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30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