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信息技術應用到中職物理教學之中,其強大的技術功能,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識更直觀,可以模擬出許多實驗室無法完成或看不清楚過程的物理實驗。在中職物理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擴大信息來源、建立教學素材資源庫、突破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    鍵   詞]  信息技術;物理;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080-02
   中職物理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對機電技術、機械加工、機械制造、電氣技術、電工電子等眾多專業的專業課程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引導下,中職物理學科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要基于學生所學專業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物理學習方法,在具體的專業崗位情景和生活情境之中,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自主探究物理現象和規律,進而培養學生探究科學本質的能力。但是,對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中職學生來講,物理學科學習難度較大,課堂學習效率不高,這個問題需要引起每位物理教師的關注。在中職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找準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切合點,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在喚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科學探究興趣,在課堂教學模式轉變、課堂知識容量擴充、師生互動交流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從而全面提高中職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一、合理融入信息技術,適用于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信息技術手段,是輔助和服務于課堂教學的,以便更好地進行教學。任何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都必須基于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目標的總體任務,如果不遵從于這點,預期的教學效果將無法實現。中職物理教學中的一些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可以借助一些信息設備、多媒體技術手段,以聲音、圖像、動畫等手段來演示,比黑板更直觀,但使用過多,就會產生學生注意力分散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要避免過于浮華,否則影響課堂效果,要注重引用經典實際和學生感興趣的技術手段和內容來說明問題。通過這樣的手段,課堂教學課件內容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能夠幫助學生理解他們所學的知識。因此,對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使用來說,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時,不僅要達到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要注意適用和適量。
   二、有效融入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任何學科的課堂學習活動中,只有學生有較高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才能順利開展,教學任務才能有效落實。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需要將一些新穎、獨特的方式方法應用到課堂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活動。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創設生動活潑、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如,在講授“電路控制”這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通過視頻、PPT課件,為學生演示紅綠燈、霓虹燈、音樂噴泉、城市亮化工程等生活場景中的電路控制實例,讓學生通過視覺感知,進入魅力十足、變幻無窮的光電世界,然后引導學生知曉這些場景都是通過電路控制來實現,從而激發學生對電路控制知識的求知欲望,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三、利用網絡資源,擴大信息來源
   信息技術融合于教學的最大優勢就在于極大地豐富了信息來源。在互聯網中,可最直接應用于課堂教學的信息資源繁多,如課本中需要拓展延伸的文字材料、圖片資料、影音文件、數字視頻、Flash動畫等。在信息技術設備普及的今天,教師和學生對這些資料的選取、下載、儲存和使用是一件很輕松的工作,可以在需要這些資源的時候,隨時進行獲取和應用。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的信息來源,根據不同中職專業的學科特點,為學生收集、提供與學生所學專業接近的學習材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充分利用人機交互性,從中選取最適宜、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來為學生講解和傳授物理知識,從而控制學生在課堂上的關注程度和注意力,為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和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利用多媒體模擬實驗,增強實驗教學效果
   作為一門基于實驗的學科,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有大量的實驗教學,如果對這些實驗逐個進行現場操作,由于實驗條件和課時的限制,是無法實現的,或實驗結果不理想,或演示實驗過程不能多次重復。一些物理實驗難以控制或耗時較長,使學生對主要物理現象的觀察不夠詳細和清晰。學生只能從理論上理解它們,這給教學帶來了一些困難。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一節中,我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伽利略理想斜面,這導致教師很難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清楚。但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對這些實驗進行設計,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模擬這些實驗,對實驗教學做以有效補充,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信息技術手段對物理實驗的模擬特點,能夠極大地占有教學資源,有助于學生對相關教學內容的理解,可以順利地感知和理解實驗的基本要義,促進學生對有關物理現象、物理原理的感知和探究。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理想實驗進行模擬,并對教材中的三組實驗進行仿真演示,從而演示出物體的無受力狀態,再加上通過適當的解釋,學生可以很快地理解和掌握它。在“電學”有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動畫顯示短路、電擊等現象的產生和危害,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避免生活中類似事故的發生。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仿真實驗或播放實驗視頻,可以展示實驗現象,節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設備輔助教學的交互性特點,不僅可以實現知識信息的獲取、處理、存儲和反饋,而且可以調節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例如,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制作的物理教學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章節和難度不同的內容進行學習,可以回放不清楚的內容視頻,還可以參與練習和測試等。換句話說,學生可以選擇他們需要學習什么并控制程序運作的流程,從而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網絡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信息量大、更新快的各種資源,通過網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查閱相關物理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浮力的內容時,學生會對潛水艇產生好奇的興趣,我們就要引導學生上網查閱資料,然后自制潛水艇模型,在課堂上予以充分的演示,并給予積極的評價,就會發現,多媒體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實現了從排斥到接受,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這樣一來,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網上學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既學會了自主解決問題,又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
   六、運用多媒體技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在許多物理現象的探究中,實現靜態圖形與動態圖形的互換,從宏觀上解決微觀問題,協同調動學生感官,改善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例如,在探索平面鏡成像的特征時,我們可以播放“澆不滅的蠟燭”視頻,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好奇心,營造啟發式、探究式、發現式教學情境,化繁為簡,解決重難點問題,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為了使枯燥生硬的物理課堂教學更加生動,使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積極,可以通過宏觀圖像將微觀問題可視化,在擴展學生的宏觀視野的同時增強教學的視覺效果,從而有效打造精品教學課堂。例如,在討論電流的方向時,可以使用多媒體動畫箭頭來顯示電流的方向,這樣就能夠很容易將抽象問題具體化,使學生看清楚、想明白。
   七、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側重于講解和示范,缺乏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就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在中職物理教學中,對學生思維的開發是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教師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以及形象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在借助和融入信息技術元素的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進行引導和開發,就會變得容易和順利。例如,在“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教學中,教師單純地講解和描述或簡單的滑輪組演示,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融入信息技術手段后,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設備播放滑輪組應用的動畫和視頻,生動、全面地展現出滑輪組的運動過程和機械原理,從而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
   綜上可知,借助于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當前中職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難題,信息技術之下的物理教學,可以通過大量的圖片、動畫、視頻等,豐富中職物理教學資源,使中職物理教學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氣息,使一些物理知識和物理實驗變得更加直觀,這樣一來,不僅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幫助學生充分理解了實驗的本質和過程,還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學習能力,全面提高了物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萬成.淺談多媒體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3).
   [2]韓韶莉.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衛校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4(14):276.
  ◎編輯 陳鮮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5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