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的輔助工具,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強調:“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確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整個教育發展浪潮中的關鍵戰略地位。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是推動信息化進程的一個核心研究內容,加強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會貫通是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
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文學素養與思想情操的重要學科,將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融合起來,有利于改善傳統語文教學的短板,使教師跳出知識覆蓋面的限制,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意義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是需要教師認真實踐的一件大事。首先,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理解,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化,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目的;其次,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使小學語文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培養了小學生語文創作的聯想與創新能力;最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小學生的語文情愫,促使他們產生更加強烈的閱讀與創作欲望,同時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全面技能。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的策略
為了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結合的優勢,在教學中,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以興趣為源頭,用信息技術營造最佳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乏味等問題。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如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猴王出世》中有很多生僻詞句,對小學生來說略為枯燥。這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拓展課文內容,下載與之相關的視頻和音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聯想猴王出世的情境,再配合課文進行講解,結合課堂白板,突出了課文重點。這樣,不僅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內容。
2.攻克理解與記憶難點,用信息技術變抽象為具體
語文是一門對理解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如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材中的文章《筍芽兒》,這篇文章的重點與難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感受竹子生長的過程。對于沒見過竹子的學生來說,理解課文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3D動畫技術,模擬由竹筍到竹子的微妙成長過程,讓學生感受生物成長的奧妙與神奇,體會大自然帶來的快樂,體味文學的樂趣。
3.提升聯想與想象能力,用信息技術展現語文魅力
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是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應運用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將課文內容形象化,為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情境,幫助學生聯想和想象。如在教學《黃河魂》時,僅憑教師口頭說教,學生難以領會黃河驚心動魄的磅礴氣勢。這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黃河魂》的錄像資料,讓學生清楚地看到許多游客在黃河岸邊走,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嘩……嘩……”“轟……轟……”的巨響,好似浪濤聲,又好似松濤聲,未見其形,先聞其聲。這樣,能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促使他們感受寫作意境,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為寫作打下基礎。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中的注意事項
1.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面對海量般的信息,一些學生不知去哪兒查資料,不知查哪些方面的資料;一些學生查到資料后,不知道哪些對自己有用,哪些對自己沒有用;課堂回答問題時,常見學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資料照本宣科地機械宣讀;或者學生能夠選出相應的資料,卻無力針對資料談自己的理解等等。因此要注意訓練他們在短時間內對大量信息的快速瀏覽能力。讓他們在不斷實踐中掌握對信息的選擇、整理、加工和表達的能力,同時給予及時的信息評價,幫助他們信息素養的形成。
2.適時運用 “留白”。
語言的魅力就在于它塑造的一個又一個逼真的形象,以這些形象激發人們去想象、體驗,進而產生共鳴。文字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比視頻圖像更具生命力。如果不加考慮地選擇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總是把課文語言所描繪的情景以圖像、動畫、聲音等形式展示給學生,會剝奪學生充分想象、思考的機會,減少他們自主參與活動的機會,壓抑他們想象的靈感。久而久之,學生會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信心。因此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適時巧妙地運用國畫中的“留白”手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親身體驗語言文字,在直覺與靈感之間感受語文的鮮活形象。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有機融合,為學生提供了最優質的學習文化環境,能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信息素質,形成并發展語文素養和語文實踐能力,從而推動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進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新課程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領域的不斷深入,將信息技術、新課程理念與語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我們的教學能夠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學過程更趨于最優化。雖然信息技術的運用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廣闊的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但信息技術的運用必須符合教學規律,不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將有礙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師要學會適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作用。此外,教師不要放棄教學中的主體引導作用,因為信息技術不能取代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特點、學科特點進行協調與整合,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ㄗ髡邌挝唬核拇ㄊ『辖h合江鎮月亮街小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