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融合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以計算機與網絡為主的信息技術在各行業獲得廣泛應用。與此同時,在人們日常交往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對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維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載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教學效能。加強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鼓勵在教學活動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如何將信息技術與相應的學科教學融合,成為教學實踐的焦點與重點。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信息技術更具強勢性與特色性。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載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改善教學活動的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的教學目標。
  一、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就教育教學活動實施的具體情況來看,不同工具在其中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利用信息技術,就應當充分了解信息技術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唯有了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才能充分體現出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走進課堂教學,給當今課堂教學模式注入了無限生機與活力。信息技術的強大的功能主要表現在動畫、視頻、音頻等方面。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的引導生動有趣,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小學生對于新奇的事物會有很大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創設一個情境,使學生產生好奇心,讓學生的思維一直保持一種活躍的狀態,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課堂上,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課堂的效率。例如:在教學《橋》時,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展示一個視頻,將山洪暴發,浩蕩而來的情景展示給學生,學生看到兇猛的洪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洪水的可怕,老師接著可以問問學生:哪些語句寫出了洪水的可怕?在這危急關頭,發生了什么事情?學生一聽教師這樣說,就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積極地去探索老師所講的事物。這樣通過將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相結合,將生動的畫面通過網絡媒體展示給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課堂的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許多。
  2.優化課堂教學
  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內容是比較抽象的,復雜的,僅憑老師的三寸不爛之舌是難以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內涵與魅力?,F代信息技術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當然教師的講解是不可否認的,只是在老師講解的基礎上,很多內容通過信息技術可以達到一個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的效果。很多在課本中抽象的,概括性強的文字或者是符號就能夠通過信息技術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的東西。例如小學一年級《四個太陽》中有這樣的描寫“春天,春天的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哦,畫個彩色的,因為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這段文字寫得非常美,但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有限,他們無法真正體會其中的內涵,于是我給學生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的圖畫,有綠綠的柳樹,紅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黃的迎春花,在此促進下,學生很好地理解了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的涵義??梢娊處熇眯畔⒓夹g進行教學,可以解決教學中的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豐富學生學習資源的同時,還能提高教學質量。
  3.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能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方式相對比較單一,不管是形式、內容還是方法技巧都較為狹窄,而信息技術,給了老師們一個很好的平臺。像實物投影、交互電子白板、局域網、班班通等信息無限拓寬了傳統課堂的教學空間,無論是資源的豐富還是手段的多樣都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新穎,更加有吸引力。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老師從傳統的傳授者變成了學生的幫助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學生也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了主動的享受者。這種轉變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動,讓教師轉變觀念的同時,也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例如《太陽》這節課,如果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依靠書本,依靠教師的講解來獲取知識,但是,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讓學生上網查找太陽知識的同時,自己也廣泛地搜索了太陽的有關知識,制成課件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如此學生興趣盎然,大大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對課文產生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二、信息技術如何融合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從前面的簡單論述就可以了解到,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就應當把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融合,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1.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
  我們目前使用的教材知識內容較為單一,往往局限于課文中的內容,缺乏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延伸知識,知識面不夠深化。而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架起一座與社會相近、與自然相融、與天地相通的橋梁,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的同時,拓寬了小學生的視野,開拓其思維,實現對事物的多層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因此語文教師應該緊緊抓住信息技術新、快、全的知識傳播特點。在課堂外,通過各種手段拓寬信息來源渠道,為語文課堂教學收集更豐富更全面的信息技術資料,從而豐富課堂內容?!饵S山奇石》一課中所說:“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不信你……”,為此我收集了黃山其它奇石的圖片,讓學生一邊欣賞,一邊觀察,一邊給取個名字。這樣不但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而且教給學生一種學習理念和方法,讓他們明白,書本上所表達的往往只是“管中窺豹”,要想開闊視野,須得通過信息渠道獲得豐富的課外知識。
  2.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
  在時代發展下,傳統的“滿堂貫”教學模式已經明顯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活動發展的需要,單一的教學方法,不能體現學生的主動性,致使學生的被動性非常明顯,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多種不足之處,信息技術具有的優勢可以充分彌補。
  信息技術的融入,使學生的認知方式多樣化、迅速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展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如教學《恐龍的滅絕》一課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無法正確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如果教師讓學生們在課前從網絡上搜集與恐龍曾經輝煌、恐龍滅絕的原因的文字、圖片、視頻,拿到課堂上分享,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這樣的教學拓寬了師生間傳遞信息的方式,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融合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5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