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將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有效整合,主要是把語文教學當作平臺,將信息技術當作工具與方法有機融合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質量,使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閱讀、探究和解決問題。訓練小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他們的素質。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活潑的發展自己,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教學 深度融合 研究
【課題】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088;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立項號176230018)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44-02
在教育信息技術廣泛實踐與應用的今天,它有效的推進了教育現代化的歷程,也很好地將各學科進行了有機融合。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先進的技術理念和方法指導,使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閱讀、探究并高效的解決問題。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情境教學法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如《絲綢之路》這節課,為了讓學生感受當時的繁榮和現狀,我要求學生在網上尋找《絲綢之路》的有關錄像、圖片資料,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示,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交流,使學生了解了古代的絲綢商貿、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接著讓學生觀看我制作的視頻,真實再現了當時的情景,讓學生去感受穿越了幾千年的文明與輝煌,理解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再由此延伸到我們今天的“一帶一路”,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合作探究,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語文的閱讀教學要關注到學生個體的差異,關注個性化的閱讀,這就要求教師能夠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思維,不斷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比如,《草原》《秋天》這一類寫景的課文要實現真正的鑒讀與賞讀,就需要入情入境,此類課文的閱讀教學應分層次朗讀,充分感悟文中作者的情感??梢赃\用信息技術提供的課文錄音隨意控制進度,讓學生嘗試跟讀、仿讀、模仿語音語調等,熟練之后,可以借助“錄音”功能,錄制下學生的朗讀,采取自評和互評的方式,通過小組探究的形式,提出改進的方案,再反復改進錄音。這樣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會不斷提高。
三、分析點評,調動學生閱讀思維
教師應有效利用網絡教室的點播功能,可利用大屏幕顯示出一些具有代表性閱讀設計及問題,鼓勵學生分角色閱讀并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如教學《白楊》一課,可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段關于白楊樹的視頻,讓學生觀察,并在課件上輸入自己的問題,教師借助網絡監看,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篩選和點評并將其作為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讀課文和對教師提供的資料庫進行查閱,找尋答案。學生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不但能看到自己的問題,同時能看到同伴的問題,對于這些的問題,學生有強烈的探究精神。學生經過閱讀后,找尋到的答案時的愉悅感和成功感是最好的見證。
四、合作學習 促進學生閱讀交流
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完美地將網絡合作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整合,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交換意見和看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如小組可以把組內學習成果進行匯總,做成PPT進行匯報等。
五、巧用信息技術 實現閱讀教學的深度挖掘
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有效實施和技術手段,都可以成為我們教學活動的延伸平臺,更是搭建教師—課文—學生之間的閱讀思維的橋梁,可完成全新的閱讀教學方式轉變。如在每課的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在班級微信公眾號里發布朗讀視頻,讓學生有感情的跟讀課文,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深入意境。也可以先提出問題,再讓學生閱讀,讓學生在微信群里交流分享,相互評價,中肯地給對方提出修改的建議,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梢姡柚F代信息技術,學生的閱讀內容會更加豐富,閱讀深度不斷被挖掘。
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融合,是多元信息與語文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將為小學語文注入新的活力,為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好、用好知識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為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只要我們語文教師能夠以新的思考和創造性的勞動,去精心搜集、選擇適合教材內容,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信息媒體,選擇適當的教學時機,靈活巧用信息技術手段,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一定會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
參考文獻:
[1]陳代云;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探究[J]學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19期
[2]劉潔涵;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J]文學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05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