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體育百米跑核心力量訓練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百米跑中,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提高跑步者的核心區域肌肉力量,為跑步者創造支點,使其更好地發力,減少運動損傷,并取得良好的比賽效果。然而,在平時的百米跑課堂訓練中,高中體育教師很少對學生身體的核心區部位進行訓練,以至于短跑成績不理想,這就要求加強核心力量訓練。本文通過介紹百米跑專項力量訓練的要點,分析核心力量在高中體育百米跑中的作用,最后探究高中體育百米跑核心力量的課堂訓練方法。
  關鍵詞:高中體育  核心力量  百米跑  課堂訓練
  中圖分類號:G8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053-02\
  學校肩負著體育人才培養的重大使命,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面劃分了不同的項目,突出體現為百米跑(短跑項目)始終貫穿于中小學乃至大學體育的全過程。隨著現代短跑技術的發展,學校體育考核對學生的百米跑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生的體能訓練倍受關注,特別是核心力量訓練對百米跑成績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鑒于此,本文以高中體育百米跑課堂訓練為例,著重研究核心力量訓練對高中生百米跑技術的促進作用,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可行性的訓練方法,以便從整體上增強我國青少年的百米跑專項技術水平。
  1  百米跑專項力量的課堂訓練要點
  任何時代下體育運動都倍受世人關注,像百米跑始終是中國田徑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也從未放松百米跑的訓練力度。在體育百米跑課堂中,訓練過程強調了學生軀干的功能,由于軀干需要承受來自身體的重力,也要承受經下肢傳遞的地面擊沖力,它在維持跑步者軀干姿勢的穩定性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提升學生百米跑運動水平,必須有效把握百米跑專項力量課堂訓練要點:一是突出腹肌力量訓練,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等的力量訓練;二是上肢肌肉的力量訓練,包括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的力量訓練,以便增強百米跑中雙手擺臂動作對邁向終點的沖刺力;三是下肢肌群力量的訓練,即科學地進行下肢力量練習,有助于加大步頻和步幅的力度,提升學生在百米跑中的跑步速度。
  2  核心力量在高中體育百米跑中的作用
  2.1 加速起跑,傳遞力量
  在高中體育100m短跑課堂教學中,合理開展核心力量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核心力量訓練技能,確保學生的核心力量傳遞到四肢,特別是身體的腳踝、膝蓋、臀部和腰部,節約起跑技術的時間,達到加速起跑的作用。同時,在100m短跑的整個過程中,引導學生練習重心和平衡控制的技術要素,持續不斷地傳遞力量,可以讓學生保持身體的平衡,并進行快速沖刺,從而信心十足地沖向終點,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百米跑起跑成績。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學生一旦在起跑階段占據優勢,很有可能成為百米賽跑冠軍。
  2.2 提速途中跑,完善技術
  對高中學生進行核心肌肉群力量訓練,有助于他們在百米跑中省時省力地完成全部賽程,特別是“蹬擺結合”技術大大增加大腿擺動以使軸纏繞,在核心區域形成中心線。這樣一來,學生的身體左右移動到穩定狀態,前腿和后腿的擺動形成彎曲狀態落地,但學生的膝關節不能超過這個圓周。而此時身體達到力量速度最快,動作技術也最完善。從這方面來講,體育教師需要科學引導學生提速途中跑,確保學生在百米跑途中姿勢的完整性,最終實現上身放松、以髖帶膝、以膝帶動腳的最佳跑動姿勢。
  2.3 后程沖刺,穩定核心
  從某種程度上講,百米跑中的后程沖刺技術動作類似于途中跑技術動作,只是該過程出現了疲勞狀態,學生為了保持跑步速度,只能拼命地加大后蹬和雙臂擺動力度,直到接近終點的前一步才做出極速上體前傾的動作??梢姡蟪虥_刺動作可以立即為學生提供短時間的能量,從而保持身體肌肉的足夠強壯,有效控制手臂和腿的擺動,從而不斷提升跑步速度,以協調肢體來傳遞力量。同時,在百米跑中,采用合理的后程沖刺訓練,還能增強學生核心關節的穩定性,延緩肌肉疲勞,增強運動效率。
  3  高中體育百米跑核心力量的課堂訓練方法
  3.1 遵循百米跑課堂訓練原則
  作為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運動項目,百米跑具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其核心力量訓練更應遵循一定的訓練原則,才能達到預期的訓練目標。首先,在100m短跑的基礎訓練階段,體育教師讓學生感受到脊柱的力量和骨盆的穩定性,可以安排平衡球、瑜伽球等輔助物,增強身體的平衡性,控制力量的無限制傳遞;其次,在100m跑技能提升訓練階段,體育教師應注重搖擺動作的練習訓練,以加強腰骶部、大腿肌肉和韌帶的伸展;最后,在100m跑的重要動作的維持訓練階段,體育教師應注重學生的核心速度,課堂上多訓練學生胯關節的擺動速度和振動幅度,增強核心力量訓練的針對性。
  3.2 完善百米跑課堂訓練計劃
  高中體育教師要完善百米跑核心力量訓練計劃,幫助學生克服難關,掌握最佳的跑步技巧。第一步,在基礎熱身訓練階段,體育教師可以采取自重訓練法,周訓練次數為1次或2次,堅持一個月為宜;第二步,增加訓練次數和強度,機體負荷的承受范圍為60%~80%,周訓練次數為2次,堅持兩周或一個月為宜;第三步,在高難度訓練階段,即進行專項訓練,周訓練1次為宜;第四步,制度針對性強的訓練計劃,旨在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例如:在中央脊柱的訓練中,骨盆應平行于地板,然后完全收縮軀干,讓腹部靠近脊柱,并完全收縮背部,最后軀干、脊柱各要放松50%左右的狀態,周訓練2次為宜;第五步,安排康復訓練,以防止運動損傷,加強關節,增強體質,每周至少訓練2次。
  3.3 側重學生百米跑跑步技巧
  盡管百米跑只是一個簡單易操作的運動項目,但是不同的學生會擁有不同的比賽分數,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的成績,關鍵點在于跑步技巧的運用。在核心力量訓練方面,體育教師還應優化訓練技巧,使學生充分發揮運動能量。第一,優化基礎核心力量訓練技能,除了自重訓練,還可以使用瑜伽球、懸吊繩、彈力等設備進行訓練,或者用手捧重球做轉體卷腹動作,增加訓練強度;第二,優化專項核心力量訓練技巧,采用水下壺鈴負重跑、單杠懸垂擺動、等手段進行抗阻力訓練,以便增大肌肉力量,快速提高爆發力;第三,優化傷病預防訓練技巧,可以做內收肌群靜力訓練,每次至少30s,堅持10~20次便可,同時旋轉髖部拉伸,每側拉伸30s為宜,有助于百米跑中的傷病預防。
  4  結語
  總之,百米跑是高中體育的重要運動項目,體育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百米跑的運動水平,有效實施核心力量訓練,不斷提升高中學生在百米跑中的步伐速度。對于百米跑而言,它是高中體育田徑項目的重要內容,體育教師一定要掌握高中學生的身體狀況,一切從實際出發,遵循核心力量訓練的基本原則,科學設置100m短跑的核心力量訓練內容,并注重傳統力量訓練的優勢,將二者結合起來,共同為高中體育百米跑運動成績服務,幫助學生提升短跑成績,樹立百米跑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 宋立娟.高中體育考生百米跑核心力量訓練的實踐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 楊宸,凌雪平.高中體育特長生100m跑訓練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5):48-49.
  [3] 郝利玲.百米跑放松技術的訓練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01(2):41.
  [4] 周譚英.百米跑訓練的主要影響因素[J].科教文匯,2010(2):1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2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