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校體育保健課程教學改革思路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高校作為我國培養人才的主要陣地,肩負著培養未來接班人的重要責任,其中,體育保健課程就是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保障大學生健康發展的主要課程之一,在高校教育改革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中,筆者從目前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開設與教學發展現狀出發進行了深刻剖析,結合體育保健課程改革在高校發展中的重要實踐意義,給出了幾點新時期高校體育保健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關鍵詞:高校 體育保健 教學改革 思路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008-02
1 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教學現狀探究
2014年國務院下發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的通知,該通知中從五個方面明確指出了高校體育工作的基本標準和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開展在大學生學習生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從目前我國的高校體育課程的開設情況與教學現狀來看,還存在很多需要完善和發展的地方,筆者以所在的城市為例,隨機選取了當地5所高校,對高校的部分學生進行了詳細的問卷取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其中回收479份,回收率為95.8%,通過調查問卷得出,57%的學生表示自己不會主動的進行體育鍛煉,這一部分學生中23%的學生表示參加體育課程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身體,剩余學生表示體育保健課程的開展確實對于強身健體有一定的積極效果;19%的學生表示參與體育課程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是因為對其中的教學項目不感興趣或者已經具備這項技能,還有一部分學生表示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是由于其期末考試的要求相對較高,擔心自己水平無法達到導致掛科。
綜合以上的調查分析結果,筆者分析了當前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開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從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開設方面來看,據筆者所知,高校體育課程的開展僅僅在大學生生涯的前兩年,很多高校甚至僅在第一年開設這門課程,直接導致學校和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與參與性不高,同時也是學生缺乏體育鍛煉和體育意識的直接原因;其次,從體育保健課程的教學內容來看,大多數高校僅僅以日常所見的體育運動項目作為教學內容,直接導致了學生在參加體育課程中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不高,再加上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專業訓練和基礎的教學目標,使得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最后,從體育保健課程的教學與評價方式來看,很多教師會以大量的體育熱身鍛煉來開展課程,缺乏相應體育項目的專業化指導與訓練,導致學生的參與性不高,在教學評價方面又有相應的技術化和專業化評價和審核,從而使學生及格存在難度,這也是阻礙高校體育課程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2 新時期高校體育保健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體育保健課程帶給高校學生的不僅僅是一個健康的身體素質,更是未來人生發展中的基礎支撐,學生通過體育保健課程學到的也不僅僅是專業的體育項目技能,更是通過學習和鍛煉體會到的堅持不懈和全力以赴的精神與理想。因此,在高校體育保健課程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具有深刻的教育和發展意義。
一方面,新時期高校體育保健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是深化新時期素質教育全面改革,培養學生綜合發展素質,提高學生綜合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素質教育改革要想全面和深化,必須從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進行深入,高校體育保健課程作為提高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和增強學生受挫能力的重要基礎性課程,加強對它的教育改革、對學生的教育和學校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實踐意義,有利于促進學生在學習階段和能力提升階段的實踐性和自主性,是深化學校發展改革和促進素質教育改革深化的必要途徑。另一方面,高校體育保健課程教育改革更是加強學校教育資源投入,豐富體育課程相關理論體系構建,提高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教育價值和體育價值的重要體現。體育保健課程的教學改革能夠有效促進高校體育課程教師團隊的建設,從而不斷完善高校體育保健課程體系的構建,增強體育保健課程對大學生的基礎教育價值和體育教育價值,增強高校學生的體育意識,從而在全校甚至社會范圍內形成全民運動的體育氛圍,著重體現體育的教育價值,是促進高校體育教學資源發展和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重要實踐舉措。
3 新時期高校體育保健課程教學改革思路分析
從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教育教學現狀和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來看,新時期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深入改革和發展是高校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一步和必經之路,以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為主要改革目標和改革內容的實踐是深化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重要實踐,筆者以自身的實踐教學為基礎參考,結合自身的思考和實踐,給出了以下幾點深化新時期高校體育保健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以資源優勢強化人才培養,以體系優勢保證教學質量,形成軟硬兼施的全方位教學布局。
高校體育保健課程資源的開發及利用程度體現著體育保健課程教育效果和教學質量,也決定著體育保健課程教育改革的廣度和深度,優化高校體育保健課程教育教學資源的配置就是促進體育保健課程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從而培養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型人才,在資源配置的優化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個體化需要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出發,不斷深入挖掘可以利用的發展資源,從而優化配置,提高體育保健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例如,從學校的硬件設置資源來看,學校體育運動項目所需的運動器材,以及教學場地等都需要學校不斷優化配置,提高學生的運動體驗,促進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著力構建優勢項目教學,進一步實現體育保健課程項目的不斷延伸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優勢,構建系統化的教學體系。
當前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教學對于高校學生的發展和教育無法達到素質教育下對學生基本要求,因此,在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學校應當從當前的教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出發,深入剖析體育保健課程帶給學生的重要實踐價值,針對不同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個性化需求實現精準化教學,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改革中,不斷發展和延伸教育教學內容,構建完善的體育保健課程教育教學體系,例如,以本校的體育課程教學為例,太極拳課程是我校相對受歡迎的體育教學項目,課程改革可以從這里入手,不斷提升該項目的教學質量,著力構建以該項目為主體的多元化教學體系,通過開展太極拳大賽等項目來進行課程的延伸教學,形成良好的體育健身校園氛圍,并以此為契機,構建多元化的體育課程來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以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為改革創新思路,實現體育保健課程的多元化改革需求,形成體育保健課程的全方位改革模式。深入改革體育保健課程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對課程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進而達到課程的開設與教學目的。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發展需要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體系,教學方式的發展和評價體系的完善對于發揮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具有較強的導向和促進作用,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參與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具有更高素質水平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虹.基于終身體育能力的大學體育保健課程設置——以集美大學為例[J].體育科學研究,2017,21(1):84-92.
[2] 常繼齋,鄭繼超.蘇南民辦本科院校體育保健課程開設現狀與對策研究——以蘇州理工學院為例[J].運動,2018(14):32,44-46.
[3] 王軍偉,余丁友.高校體育保健教學改革的探究——基于“三藝通備”模式啟示[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7(7):45-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