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應用型高?!冻杀緯嫛氛n程教學改革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應用型高校重在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本會計是應用型高校會計學專業學生必修的主干課程,在會計專業整個課程體系中處于承前啟后的地位。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進行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能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特點使得其對學生的實際核算操作技能要求較高。而成本會計的內容零散、繁多、不成體系,使很多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容易混亂、一知半解,難以把所學知識點融合成整體。在應用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如何讓學生真正掌握成本會計的核算與管理職能,在實務中學會活學活用,是當前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理論教學內容滯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成本會計的職能不斷延伸,主要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七個方面。時代的進步和管理方法的創新使得企業要想具有市場競爭力,必須更加注重成本會計的預測、決策、分析等管理型職能。但目前包括我校在內的大部分應用型高校,其本科教學主要以成本核算為主,對成本會計的其他職能涉及較少,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不全面,僅掌握單一的核算技能,綜合能力不高,難以適應社會變化、滿足社會需求。
  2.實踐教學環節相對薄弱。應用型高校要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宗旨,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其教學體系的核心環節應是實踐教學。但現在的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忽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于成本會計這樣一門操作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涉及很多費用的分配方法和成本計算方法,要使學生更好掌握繁瑣、復雜的知識點,離不開實踐教學的支撐。但是目前我校在教學計劃的安排上,理論課時過多,實踐課時很少甚至沒有,即使有也僅僅是在教室完成假設企業習題的計算,缺乏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導致學生對企業的生產過程沒有深刻的認知,理論與實際脫離,很難將眾多知識點串聯到一起,畢業后不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知識應用能力差,難以勝任工作崗位。
  3.課程教學方式方法落后。目前我校成本會計的授課方式還是以傳統的講授為主,以教師為中心,結合多媒體通過“教-學-做”的方法單向灌輸給學生,繁多復雜的計算容易造成學生不專心、不思考、被動學習的現象,逐漸喪失學習信心,學習效果差。例如,對于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教師只是把五種分配方法演示一遍,學生學一遍,課堂練習一遍,整個授課過程枯燥、乏味,學生參與度低,極易降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不會課下獨立思考與學習,舉一反三的能力差,對做過的題只要稍加改動便無從下手。
  4.課程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我校成本會計的課程考核由平時成績(30%)和期末卷面成績(70%)兩部分構成,雖然考核構成比例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弊端,導致難以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比如,平時成績來源于作業、考勤和課堂表現,其中作業大多于課下完成,抄襲現象嚴重,考核結果有失公平;課堂表現多依據提問回答情況和聽課情況而定,評判主觀性強,標準單一,不能真正起到考核的目的。
  5.任課教師缺乏相關經驗。成本會計這門課程邏輯聯系緊密、實踐性強,教師需具有一定的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經驗才能將整個課程內容融會貫通,通過實際案例使學生更好理解理論知識,適應未來崗位需求。但是目前的應用型高校大多數聘用的是剛畢業的研究生,不僅授課經驗不足,而且沒有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經驗,導致授課時不能理論聯系實際,講解不夠透徹,學生似懂非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措施
  1.理論教學內容的改革。在教學內容上,應以企業對成本會計崗位人才的要求為導向,兼顧成本核算與成本分析等管理型職能,重新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深入性,順應社會需求。此外,鑒于本課程的成本核算主要以制造業企業為主,而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其他行業對成本會計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為滿足時代變革,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在對象上還應適當增加其他行業,擴大教學內容適用的廣泛性。
  2.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應將課程內容進行合理分解,科學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對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的學習只通過理論講授即可,但是對于各種費用的分配及成本計算方法,應在理論講授的基礎上,增加實踐教學環節。一方面可以增加成本會計實驗課時,使學生通過具體實驗充分消化理論內容。例如在校內可借助信息化技術,建設會計模擬實驗室,其較強的仿真性可以使學生充分運用課堂理論知識進行實驗,通過親自動手操作鞏固所學內容,將理論知識融匯貫通。此外,還可以根據分解后的課程內容攝制經營實體視頻,使學生體驗完全真實的現場環境,并結合實際案例讓學生進行整體過程的核算,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另一方面學校還應加強校企合作,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實地參觀和學習,通過直觀了解和接觸企業“產-供-銷”流程,將理論知識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相對接,在實際操作中熟練掌握課程內容,進而形成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成本會計教學質量。
  3.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1)基于成果導向思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由傳統“教-學-做”的灌輸式思維向“學-做-教”的成果導向思維轉變,以完成教學效果和滿足社會未來需求為導向,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結合其實際情況和學習內容因材施教,在授課時可將課程內容分為具體任務下發給分好的小組,小組以查閱資料、討論等方式研究任務內容并予以完成,教師在課堂上對結果進行評價并重點講解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保證教學效果,更能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能力,滿足社會未來需求。(2)充分利用在線教育平臺,打造智慧課堂。在轉變教學思維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下的在線教育平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筆者在《成本會計》課程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利用“課堂派”教育平臺來進行教學,課堂形式比較豐富。課前可以上傳課程資源供大家提前學習,以便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聽課效率;課中可以插入互動試題,讓學生討論后進行搶答,充分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內容的掌握程度;課后對布置的作業可以提供相似度檢查,從而多維度了解學生的做題情況,輕松過濾搭便車行為,另外學生也可以在課下隨時跟老師進行溝通和分享,及時解決學習困難。(3)案例教學與課堂討論相結合。成本會計課程不僅內容多、計算量大,而且各章節之間聯系緊密、邏輯性強,為使學生更好掌握成本核算流程及方法,教師在講解時可充分結合案例進行討論教學,實現教與學的融合。例如,在講解逐步結轉法和分項結轉法時,對一個教學案例,可讓學生同時采用兩種方法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并比較計算過程和結果,討論兩種方法的差異和各自的優缺點,從而加深理解、防止死搬硬套。(4)直觀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即通過實物、觀看視頻等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便于學生在沒有實踐經驗的前提下更好的理解。比如,在講生產類型時,為使學生更直觀的區分大量大批、單件小批以及單步驟和多步驟,可以播放發電廠、紡織廠、重型機械廠等企業的生產過程,極大調動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在《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具備成果導向思維,以學生為中心,針對課程的不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融合,優質完成教學任務,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
  4.課程考核體系的改革。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成本會計》課程的考核應更加注重過程性考核,筆者根據課程特點,在期末考試時擴大試題覆蓋面,適當增加綜合型試題,使學生必須真正理解相關知識點后才能通過考試,從而達到考核的目的。在考核平時成績時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注重學生能力的考核,比如在布置作業時,可以提出課程問題,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并分析得出結論,從而在避免雷同的同時還能考核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評判課堂表現時,采用隨機小測試、案例討論、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次數等多種方式,并制定詳細的評價標準,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考核其綜合應用能力。
  5.加強對任課教師的培訓。為更好完成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目的,學校一方面可以通過組織觀摩課和邀請企業專業人員開展培訓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師的授課手段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排青年教師赴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實地接觸生產過程,了解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以便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綜上所述,成本會計作為一門內容繁多、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要想使應用型高校的學生真正掌握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職能,在實務中靈活運用以滿足崗位實際需求,教師必須發揮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中心,結合教學現狀,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教學方式等方面加強課程改革,同時學校還要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平臺,共同努力,培養應用型高素質專業人才。
 ?。ㄗ髡邌挝唬荷糖饘W院應用科技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676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