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實施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與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要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是新課程標準確定的四個理念之一。由于遺傳、環境、地理位置等諸多因素,每一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能力是有差異的,這些差別不僅表現在每個學生個體在活動中價值取向的差別,還表現在完成這個活動的能力差別。眾所周知,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對每個學生的能力進行提升。為了讓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都能學到東西,要實現這個教學目標,體育教師采用“分層次”教學是為個體差異的有效體現提供了途徑。為培養學生身心和諧、愉快健康的發展,終身體育意思,從而使得每個學生能夠進行全面的發展,為此我探討了“分層次”教學模式,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體育教學  分層次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807.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a)-0175-02
  “分層教學是目前很多課程教學管用的方式”,為了確定“分層次”教學的目標、內容、項目、考核、組織結構等,2014年我對學校七年級(1)班(2)班學生在第二學期進行測驗,為八年級事實分層次教學做好準備,測驗項目的50m跑、1000m跑,立定跳遠和握力體重指數四項內容,評定的標準按照《學生體質將康標準(試行方案)》七年級學生的評分標準,把七年級(1)班(2)班,64分同學分為A級、B組合C組、即三項優秀分在A組,三項良好在B組,其他在C組。結果如表1所示。
  為了探討新課程新的教學模式,依據教育發展的規律,應從學生的心理、體能和個性心理特征等實際情況出發,以教學目標統領教材內容,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建立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余地,有助于發展學生個性和創新能力。
  1  實施方法
  為了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體育興趣,根據新課標的四大理念:(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讓學生健康成長。增強學生體能,能夠熟悉基本的體育技能并加以運用;培養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體育運動的習慣;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展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提高對人健康和群體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發展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2)關注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3)以學生個人的發展出發,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4)留意學生之間的差異和不同的要求,保證好每一個學生都能受益。按學生體育能力的綜合評分,劃分成A、B、C三個層次,這樣一來,打破了長期以來以班級為單位體育課的常規模式,且一節課全班同學同一課程目標同樣的教學內容,單一的組織結構和相同的教學方法。經過優化篩選后,按照不同級別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使每個學生各有去處,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按照各自的目標選擇教材內容和鍛煉方法,真正做到每一個學生都受益。
  2  分層次教學的特點
 ?。?)符合從實際出發和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能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能力需求,從而大力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和培優秀體育人才。
  (2)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運動興趣,使不同身體差異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高。
 ?。?)通過分層次練習與施教,使每位學生都擁有同等的學習機會和適合自已的發展空間。
  3  “分層次”教學的措施
  3.1 師生實行“雙向綜合評分”制
  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包括教學態度、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三部分。
  教學態度包括教書育人。盡職盡責,教學儀表和教學常規、權屬分為25分。
  教學能力包括:組織能力,講解示范,教學手段,生理負荷,教學創新,課內外結合,因材施教,權重分為45分。
  教學效果包括:為學生發展奠定基礎的體育與健康基礎即使,基本技能和方法,技能水平和素質狀況,權重分為30分。
  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包括:體能(25%)知識與技能(35%)、出勤(10%)、進步(15%)、情意合作(10%)、健康行為(5%)。
  3.2 堅持填寫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對采用“分層次”教學中對不同組別的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否明確,達到教學目標所選用的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過程進行分析,反思學生在一節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寫節課所需改正的方法和采取措施,這樣不斷反思不斷完善。
  3.3 公平競爭,保持“優升劣汰” 的狀態
  實行分層次教學過程中,不能把學生定格在某一個組。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C組的學生進步快的,可以升到B組或A組,A組的學生中退步大的課外鍛煉不認真完成作業的也可能降到B組或C組,為同類層次的學生造就一個公平競爭的氣氛,C組的學生趕超B組,B組的學生向A組看齊,A組的學生要保持領先,為體育教學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  分層次教學的結果
  一方面,經過一個學年“分層次”教學的嘗試,八年級(1)(2)班學生有著明顯的進步(見表2)。
  從表1和表2進行比較,A組人數從原來的90人次增至120人次,增加了30人次,C組人數從原來的53人減至34人,升級了19人次,整體的進步是明顯的,因此,九年級繼續把八(1)(2)兩個班的學生按“分層次”教學模式教學,屆時九年級畢業時,班級兩個班所有學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另一方面,2016年民族中學九年級體育升學考試結果是:九年(1)班平均分28.26、及格率100%、優秀率56.91%,全縣百班創業競賽第二;九年(2)班平均分29.15、及格率100%、優秀率79.86%,全縣百班創業競賽第一;全校平均分28.907、及格率100%、優秀率68.385%,民族中學與全縣平均分26.15高出2.757分、及格率99.10%、高出0.9個百分點;優秀率31.27%高出37.115個百分點;民族中學2016年九年級體育升學考試居全縣第一名。
  5  分層次教學的意義
 ?。?)有利鼓勵競爭意識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2)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明確“目標管理”。
 ?。?)有利于形成了師生平等、民主與對話。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有利于促進新課程改革學習方式的轉變。
 ?。?)有利于加強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有利于構建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
  實行“分層次”教學為個體差異的發展和提高提供了廣闊途徑,因此,課堂教學就因該為個體差異的發展及學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 徐依凡.“分層次”教學模式在羽毛球技術課中的實驗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5.
  [2] 張天瑤.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7):89,134.
  [3] 郭興虎.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17(24):1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4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