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高校武術教學發展滯后的原因及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武術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強身健體、振奮精神的一種有效措施。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高校對武術教學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加大,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升。然而從客觀角度來講,高校武術教學的滯后性仍然凸顯,是阻礙當下高校武術教學的重要因素?;诖耍疚闹饕透咝N湫g教學發展滯后的原因和改革措施進行了詳細地闡述,以期提升高校武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校  武術教學  滯后原因  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094-02
  武術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代表形式,借助武術學習,不僅可以學習到專業的攻防技巧,而且也是傳承我國優秀文化的一種具體形式。然而,由于高校武術教學發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武術教學滯后性明顯。因此,加大對高校武術教學研究,深入分析導致其發展滯后的主要因素,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改革策略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1  高校武術教學的意義
  第一,武術教學是“禮”的體現。這是因為,在進行武術活動時,武德和習武者的自身修養都能得到充分的呈現,“禮”的教育也能得到有效的貫徹。在“禮”的教育下,學生對武術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武習慣,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二,武術教學是“仁”的體現。這里所說的“仁”囊括了善良、仁慈、忠厚等思想,歷來我國習武之人對此方面的要求較為嚴格[1]。因此,在高校武術教學時也可以將武術教學作為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場所,不僅可以有效遏制學生違法亂紀的現象,而且對學生團結他人、相互尊重等良好品質也有著積極影響。
  2  高校武術教學發展滯后的原因分析
  2.1 高校對武術教學缺乏重視性
  與傳統專業相比來講,武術學科具有周期性長等特點,加之其社會效益較低,所以許多高校對武術教學并未給予高度的重視。無論是在教學課時安排方面還是教師資源配備方面乃至教學器具投資等,都與武術教學的相關標準存在一定差距。從教學課時方面來講,武術課程的課程安排數量較少,同時也會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出現停課、調課等現象,減少了武術教學的授課時間。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教師為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和目標,通常采取加快教學進度的方式,甚至部分教師還會選擇走過場的方式,在此背景下,學生既沒有充足的時間對教師所講內容進行消化與吸收,教學效果又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高校針對學生自發組織的武術社團也沒有太多的重視。社團平常的活動經費、社團建設也缺乏學校的有力支撐,使得許多高校的武術社團不得不面臨解散的困境。
  2.2 高校武術教學內容稍顯陳舊與落后
  在高校課程教育改革逐漸推行的背景下,普通學科的改革都初有成效,然而,武術教學的改革效果卻差強人意。部分高校使用的武術教材仍然包含以往較為傳統的初級三路長拳、初級劍術等內容,雖然后續在這些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較為新穎的套路和拳法,但是整體發展態勢仍然緩慢。另外,還有部分教材內容設置缺乏相應的合理性,沒有嚴格參照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內心需求來建構教學內容。在教學形式上也缺乏細致化與靈活化,教師在課上照本宣科,學生在下面機械模仿,很少涉及武術精神和武術道德等內容的傳授,學生只能學習到一些較為表象的內容,對武術學習的精髓把握不準確,這也是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的重要原因。
  2.3 武術教學的師資力量有待加強
  據了解,當下許多高校的武術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配備專業的武術教師,通常都是由體育教師來教授武術知識。但是,由于體育教師并未接受專業化的培訓和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承擔起武術教學任務,其教學效果也得不到良好的保障。部分高校雖然有專業的武術教師來開展武術教學,但文化素質偏低、專業水平有待提升的現象仍然是制約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這是因為當下許多武術教師都屬于本科學歷,在開展武術教學時針對知識點的教育教學缺乏完善性。而對于一些研究生畢業的武術專業學生來講,其主要側重點在于學術理論研究,對教學工作沒有太大的興趣,使得目前高校武術教師學歷普遍低下。
  3  高校武術教學改革措施
  3.1 加大對高校武術教學的重視力度
  意識形態的重視對事物自身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所以高校要加大對高校武術教學的重視程度,才能保證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升。具體來講,首先,高校的領導層要深刻認識到武術教學的重要意義,提高武術教學在高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同時,分配專人負責學校的武術教學任務,并對其實施定期考核與檢查,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次,針對武術教學制定健全的考核評定制度,注重對武術教師的教學考核,從而形成對武術教師教學質量和水平提升的督促作用,同時要鼓勵武術教師采取創新性的教學模式,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升武術教學的實效性;最后,加大對武術教學的資金投入,培植武術社團。這就需要高校對教學經費進行合理規劃,劃分出部分經費用于武術教學的資金扶持,并引進當下先進的武術教學設備,及時淘汰落后的、陳舊的器材。此外,還要為武術社團提供必要的建設經費和活動經費,并根據其自身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活動場所,同時建立有助于社團穩定發展的規章制度,推動高校武術社團的可持續發展。
  3.2 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加快武術教材的更新換代,除了吸取當下較為先進的教學內容外,還要及時摒棄一些較為陳舊和落后的武術內容,并將富有特色化的內容納入到武術教學中,如跆拳道、格斗術等[2]。同時,還要注重武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活躍性,從而使學生能夠以飽滿、積極的狀態投入到武術學習中。從教學形式改革方面來講,要及時改變以套路教學和技擊教學的教學模式,而是應該在講解武術套路的基礎上強調各套路間的銜接,以此幫助學生對武術動作的記憶和理解。在開展技擊教學時,要將側重點放在攻守教學上,使學生能夠在腦海中建立科學化、合理化的攻守策略,提高其技術運用能力,以此強化學生對武術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此外,基于傳統應試考試模式下,許多學生采取了死記硬背的方式從而尋求考試的通過,但是此種方式不僅會給學生的武術學習帶來壓力,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會造成學習過于表面化的現象。所以還要對現有的考核模式進行改革,將學生的日常課堂表現等均作為評判學生武術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參考依據,有效規避傳統考核模式帶來的各種弊端。
  3.3 強化武術教學的師資力量建設
  高校要著重關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強化武術教學教師的師資力量建設,積極引進一些高學歷、水平較高的專業武術教師[3]。同時,還可以借助優越的待遇和薪資條件,吸引碩士畢業生到高校任教,從而為高校武術教學注入新的血液。此外,要加大對現有武術教師的培訓力度,對其開展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訓,推動現有教師的文化素質和職業素質,并建立正確的就業觀,有效防止高校武術教師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情況。還要積極調整現有武術教師的薪資待遇,針對弱勢學科的教師要給予相應的補助,這樣既可以幫助此類教師解決生活中的各類問題,而且對提高學科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也有重要意義,是高校武術教學實現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
  4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近年來我國高校武術教學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是不容忽視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當下高校武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找出其問題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策略,從而推動我國高校武術教學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華.高校武術教學發展滯后的原因及改革對策研究[J].武術研究,2017,2(6):82-84.
  [2] 李振東.高校武術教學發展滯后的原因及改革策略[J].才智,2016(29):109.
  [3] 王才船.高校武術教學發展滯后的原因及改革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5):4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9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