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育在我國一直受到重點關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社會對于學生在課堂之中的學習也廣泛關注。體育在傳統教學中并不受重視,但在教育改革的現在,體育已經成為學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主要途徑,本文將主要探討通過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初中  體育教學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c)-0127-02
  體育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要在課堂上不僅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初中學生正是身體以及心理發育的主要階段,在此期間,學生對社會和自身的認知都處在一知半解的狀態,對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初步對家長以及教師進行反抗,因此,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更應該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在青春期有一個健康的成長氛圍。
  1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學生在課前預習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體育教師可以像文化課教師那樣,讓學生在進行初中體育學習之前,對于課堂中教師所要講解的運動知識進行提前預習,了解相關的體育技能知識,對于體育課堂上的學習任務做到成竹在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長以及同學的幫助下進行預習,對于初中體育課堂上體育運動的難易程度有自己的理解,對于較難的技巧可以讓學生在預習中先記住其動作要點,對于比較簡單的運動技巧就可以自己嘗試練習一下,這樣,在初中體育的教學課堂中,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的完成初中體育學習目標,也能夠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對初中的體育課程更加感興趣。初中體育教師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模仿體驗,由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去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探究欲,讓學生在學習運動技巧中發揮主觀能動性[1]。
  例如,在初中體育教師進行《增強體能的鍛煉原則和方法》這一章中“簡便易行的鍛煉方法”教學時,以“太極拳”為例,讓學生在課前觀看太極拳的相關視頻,提高對太極拳的認識,在課堂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講述太極拳的歷史,太極拳作為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悠久的歷史,是一種剛柔并濟的傳統拳術,讓學生對太極拳產生歸屬感以及榮譽感,其次對學生不正確的動作進行指正,如在握拳時要四肢并攏握拳,拇指要緊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個關節;上半身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在三七步中,兩腿左右開立時兩腿承載本人體重的力量要三七開,兩腿虛實有分等。最后讓學生自主學習嘗試,學會之后教師還可以把學生分為十人一小組進行比賽,激發學生對太極拳的學習的熱情,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2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加強品格素養的教育
  學生的核心素質的培養,主要是在課堂上基于基礎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讓學生有良好的情感以及品格素養,體育運動的成績只是體育教學目標的一部分,學習態度作為體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的體育教學中,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初級的體育目標就是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良好的情感,高級目標就是讓學生從體育運動中有更深的感悟,如:學生通過對體育運動的學習,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共同達成目標的能力;在進行有難度的體育運動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了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生在進行體育競賽中,有了拼搏進取的毅力等。這些體育精神和體育運動構成了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有面對困難以及挫折的能力[2]。但是要注意,在進行學生的體育品格的培養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不要讓學生養成仗著體格好,運動好就隨意欺凌他人的習慣,體育精神的培養是讓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品格,讓學生擁有強大的內心,俗話說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要讓學生明白強大的真正含義。
  在進行品格的培養具體的教學時,體育教師要以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培養,例如,想要培養學生的拼搏進取的能力,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體育競賽,在課堂上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就要在課堂上選擇具有挑戰性的體育運動,但是教師要注意學生的情緒,對于想要放棄的學生進行引導與鼓勵,讓其堅持下來,才能讓學生具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想讓學生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可以根據學校的體育場地以及設施讓學生進行籃球以及足球等多人合作的體育競技,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初中體育課堂中還有許多能夠培養學生的品格的方式,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課堂安排。
  3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以及行為素養
  初中體育教師也要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健康意識以及行為素養進行培養,讓學生了解科學的運動方式,對于運動健身都要符合自身的身體狀況,學生的行為也要進行規范,避免學生在公共場合做出不雅行為。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健康意識與行為素養沒有主動進行培養只注重運動技巧的練習,在教學方式改革之后,初中體育教師對于學生的核心素質的培養要加強,把健康知識與課堂的體育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進行體育技巧的學習時,也能對健康知識有所了解[3]。
  例如在進行籃球的教學時,體育教師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在籃球運動中受傷應該怎樣進行處理,如在接球時,球由于慣性較大,學生的技巧也不太熟練,很容易造成手指的挫傷,如果挫傷較輕,這時就需要進行冷敷處理,一天之后再進行熱敷。還有帶領學生在課前檢查器材等方法,都能夠有效讓學生了解健康知識。
  4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改革考核機制
  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初中體育教師要有相應的考核機制進行檢驗,讓學生通過考核可以準確的了解自身的情況,良好的考核體系能夠讓學生充滿信服感,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信。在傳統的體育考核體系中,主要是側重于體育技巧的準確以及熟練程度,忽視了學生在體育中情感的方面,這讓一些身體素質以及學習能力不是十分優秀的學生對體育產生抗拒心理,影響了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體驗,讓學生不能積極的面對體育運動。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在考核中讓學生也參與進來,體育教師不再是考核中唯一的主考官,讓學生根據每節課的表現,這些表現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情感表達等,進行階段性測評,最后,在初中體育的期末中教師把數據進行整理,進行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評價。
  5  結語
  “少年強則國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教師的義務,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會成為今后教學的主要方向,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跟上教育的發展浪潮,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學生,不僅實現自身身為初中體育教師的職業價值,也能為社會的未來發展提供人才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徐剛強.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7(4):87-89.
  [2] 申欣鑫.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教書育人,2018(5):79.
  [3] 阮華權.簡論初中體育教學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2017(8):42-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1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