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對外傳播中的國際話語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校英文網頁是對外宣傳、交流和溝通的窗口,譯文質量關乎著中國高校的海外形象。因此,高校網頁中的英譯文在信息保真、行文適切的基礎上需兼顧對外傳播的美學原則和受眾需求原則,更要注重傳播的“以我為主”,展示出自身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自信,充分占有國際話語份額,最大限度地實現傳播訴求。
   關鍵詞:高校英文網頁;對外傳播;話語權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對外傳播中的譯語話語權研究”(16BXW052)
   中圖分類號:G2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982(2019)05-0046-04
  
  中國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和進行國際政治、文化及學術交流最為頻繁的一個主陣地,理應承擔起對外傳播民族文化以增強它民族對本民族的文化認同,促進國際各族文化之間的融合與交流,為國家經濟和人文社會的發展開創一個更為有利的國際發展環境。隨著全球化不斷深入,英文網頁作為高校在政治、科技、思想及文化方面對外交流的橋梁和窗口,其譯文質量關乎國際話語的份額占有。
  一、高校對外傳播英文網頁的研究現狀
  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通過設定“〈高級檢索〉——期刊/報紙——文獻分類目錄同時勾選‘哲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I輯’和‘社會科學II輯’”,并將〈內容檢索條件〉設為“2014—2018、全文——高校英文/英語網頁/高校英文網站/高校英文簡介”,進行了相關研究文獻的檢索。本次檢索的文獻,其發表時間限定在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日,刊物出版周期限定為月刊及月刊以上的學術期刊、月刊以下且為全國中文核心收錄的期刊,其它未予計算。最后檢索到相關文獻合計約48篇(不排除個別疏漏)。核心期刊及中央級報紙刊文5篇,占比僅為10.4%;外語類期刊刊文5篇,占比10.4%;新聞傳播類期刊刊文4篇,占比8.3%。根據48篇刊文數據來看,關于中國高校對外傳播的英文網頁建設,學者們進行的相關實證和理論研究投入可謂少之又少,尤其缺乏大家、名家的積極參與。高校英文網頁建設關乎國家形象,亦是中國高校對外傳播和宣傳的窗口和主陣地,筆者以為,學術研究既要陽春白雪的“國計”理論探索,也需下里巴人的“民生”實證構建。就專業性期刊及核心期刊發文數據來看,學術界和出版界對于中國高校英文網頁建設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這也間接反映出了當今出版界刊物建設中的某種好求高遠的不良趨向:重理論性的政宣話語研究,輕實證性的話語轉換——譯文話語體系建設——的探討,從而導致開展相關研究的學者越來越少,研究無法深入。
  根據2014—2018年上半年所刊文獻檢索情況來看:
  2014年共計發表相關研究論文11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僅《新聞與寫作》上發文1篇)。關于功能派和目的論研究的共5篇:《目的論視角下的高校網頁英譯失誤研究——以北京高校網頁英譯簡介為例》、《功能派翻譯理論在中國高校網頁英譯中的應用》、《基于目的論的廣東省高校英文網頁的翻譯問題研究》、《目的論視角下的網頁翻譯缺失及分析》和《目的論視角下的外宣網站翻譯問題與對策——以溫州部分英文網站為例》。變譯理論研究2篇:《變譯理論及其在高校網站譯介中的應用》和《基于變譯理論的高校英文網頁翻譯》?;谡Z言及譯文規范的研究合計4篇:《高校英文網頁翻譯中的問題與對策》、《本地化視角下的高校網頁簡介英譯策略初探》、《高校英文網站的語言規范》和《高職院校英文網頁翻譯現狀調查——以廣東省部分高職院校為例》。
  2015年發文14篇。目的論研究3篇:《目的論指導下的高校網頁英譯》、《目的論觀照下的甘肅省高校網頁翻譯》和《基于目的論的大學網站學校概況的英譯文研究》。中西對比研究2篇:《國內外高校外文網站差異比較及啟示》和《中外高校網頁“學校簡介”的平行文本分析》。語言及譯文規范7篇(在《中國成人教育》和《思想理論教育》等核心期刊發文2篇):《本地化視域下網絡語篇翻譯的多維重構——以國內“985高校”網站的英譯為例》、《高校簡介翻譯質量評估模式研究》《中國高校網頁“學校簡介”的翻譯研究》、《高校外文門戶網站建設現狀分析及改進策略》和《公共關系視角下高校網頁簡介的漢英翻譯原則探析》、《談高校英文網站建設》和《貴州省新建本科院校英文門戶網站建設問題研究》。從外宣角度談高校網頁翻譯共2篇:《中國高校外宣翻譯研究述評》和《浙江省高校英文網站建設現狀及其傳播影響力研究》。
  2016年的研究文獻有13篇。其中6篇集中到了地方性或區域性高校網頁研究中的言語行為理論、功能翻譯理論、文本類型理論、生態翻譯理論等理論運用:《言語行為理論視角下高校網頁“學院簡介”英譯研究——以山東省高校網頁譯文為例》、《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高校網頁英譯探究——以昆明理工大學為例》、《國內高校網頁英文翻譯研究》、《文本類型理論視域下高校英文網頁翻譯研究——以山東省六所本科院校為例》、《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的高校網頁英譯策略研究——以湖南省的高校為例》和《新建本科院校簡介網頁英譯質量調查分析——以福建省五所新建本科為例》等。關于語料庫內容構建的對比研究2篇:《基于語料庫的中美高校英文簡介體裁對比分析》和《中美大學英文網頁介紹文本內容構建對比》。關于傳播學理論下文本的呼喚功能、跨文化傳播視角、外宣翻譯策略研究合計3篇:《跨文化傳播視角下高校網頁新聞翻譯研究》、《西方修辭勸說模式下高校網頁的英譯策略》和《“關聯—順應”視角下陜西高校英文網頁中的文化性翻譯失誤探析》等。關于外宣翻譯和翻譯團隊建設的研究各1篇:《高校英文門戶網站翻譯團隊建設研究》和《高校外宣翻譯技巧探究》。
  2017年共計發文4篇:《基于語料庫的大學簡介英譯文詞匯特征及翻譯研究》、《以目的論看中國高校網站的英文翻譯》、《對中國高?!皩W校簡介”外宣翻譯失誤現象的研究》和《譯者主體性在高校外宣翻譯中的作用——以河北省高校官方網站的“學校概況”英譯為例》,主要關于目的論、語料庫、傳播與譯者主體性等方面展開探討。   2018年度7月前發文6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報》和《實驗室研究與探索》各發文1篇:《高校對外傳播譯文質量關乎國家形象》和《基于功能翻譯理論的中國高校網頁簡介英譯方法》。另外4篇主要從傳播、目的論和文本類型角度對高校英文網站的建設進行了研究:《高校英文網頁語言類誤譯及其翻譯技巧》、《中外高校對外宣傳對比研究——基于網頁英文簡介的廣義語篇分析》、《從目的論的角度探索高校網站翻譯——以廣東省重點高校網站翻譯為例》和《文本類型理論指導下的中醫院校簡介的英譯》。
  綜觀以上數據,可以發現,高校英文網頁建設的研究已經逐步將語言學、美學、心理學和傳播學等其它學科糅合起來,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有了長足進展,但90%以上的文獻仍然局限在功能派翻譯理論或翻譯目的論等翻譯理論指導下的純文本、語詞、結構和篇章的研究。
  二、高校英文網頁建設的不足
  國內高校英文網頁與西方高校網頁相比,顏色單一,畫面動感不足,缺乏活力,無法吸引國外受眾的眼球,更無法令他們感受到一種特有而強烈的異質人文氣息和科技感。筆者曾撰文指出,我國高校英文網頁承擔對外傳播的首要任務,但仍然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既有理念傳達中譯者的理解誤區、行文方式上的中式思維表述、語義傳遞中的顧此失彼,也有審美情趣上的唯我至上,忽視受眾內心感受,更有語詞選用和語法結構使用上的混亂。
  因為排版或譯者粗疏導致的標點和單詞拼寫的錯誤以及數字中英文本中的差異在很多高校英文網頁中都能看到。這些簡單的失誤不僅加大了外國受眾的理解困惑,造成認知差異的懸殊,甚至還會直接影響到受眾對該高校治學態度的嚴謹產生懷疑,導致他們對傳播內容和傳播主張的不認可、不接納,從而喪失高校英文網頁建設的初衷。如某大學英文校情簡介中“Among a ll the faculties, there are 178 professors, 421 associate professors, 54 PhD student tutors and 557 masters’ student tutors.”單詞“all”排版時就被分割成了“a” 和“ll”兩個部分,且不在一行。一個單詞未完需另起一行時,應在元音音節字母“a”后加上連字符“-”;又如“...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48, ×× Universit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 is one of the key provincial universities, one of the earliest university inChinato be granted the authority to confer bachelors’ and masters’ degrees and one of the first universities to be authorized to confer doctoral degrees.”其中“inChinato”的錯誤書寫就會令受眾對傳播方的形象大打折扣;而在“××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pursuit of excellence with a pioneering spirit, is now opening her arms to welcome the eqully excellent students, scholars,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to join us in unfolding a new and more bright future together.”中的“eqully”一詞明顯就是拼寫錯誤,何況“同樣卓越……”之譯法似有畫蛇添足之嫌。如此足見文本發布之前審譯人員和編校人員的重要性。
  譯者自身的雙語語言和文化素養,以及起碼應該具備的責任意識,在高校英文網頁建設中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例如:“The past 100 years have been significant,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opening up and reforms of three decades ago, and the school has developed into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nd sciences, with clear guidelines and great potential, with the country’s emphasis on science and education.”學校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過程,就并列連詞“and”的用法來看,一般情況下其前后應該是兩個獨立的句子,而對比中文文本我們不難發現,and前面的內容為后面主句內容發生的時間和背景的交代,兩者存在著必然的聯系且邏輯緊密,加上ago一詞的模糊含義,如此就導致了譯文表述上的語義混亂。又如:“×× University has established sister school relationships with 25 schools and institut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U.S., France, Germany, South Korea, Holland, Hong Kong, and Taiwan”。該譯文最大的問題就在于譯者的知識匱乏和政治敏感性的缺乏。including的先行詞應該為 schools and institutes,其后應列舉學?;驒C構的名稱;退一步來說,即使其先行詞為around the world,從維護國家利益出發,其后將美國、法國、德國、韓國、荷蘭與(中國的)香港和臺灣并列,那也是極不妥當的,香港和臺灣屬于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雖屬于around the world之列,此時也是切不可與美、法、德、韓、荷相提并論的,除非在“Hong Kong, and Taiwan”之前加上Chinese,否則,該譯文文本極有可能被某些別有用心的域外媒體利用來歪曲我們的傳播本意,甚至會被無限放大,導致我們自身訴求的被篡改,失去國際話語的主導地位。   如此種種暗淡的傳播界面和失當的言語表述,只會使國外受眾失去閱讀的興趣,使高校英文網頁喪失自我訴求的正向表達,從而最終導致“光鮮亮麗”的無效傳播行為,自動放棄國際話語的主導權。
  三、高校英文網頁建設應充分占有話語權
  高校英文網頁所展示的精神風貌、科技現狀和文化氣質,某種程度上也是整個國家的一個縮影。因此,高校英文網頁建設中的模塊合理規劃、自身主張與訴求的理性傳達,對其海外形象的整體傳播、海外交流的順利實施和國際話語份額的主動占有,具有戰略性意義。
  從上面文獻中的研究和筆者的分析發現,如今很多高校的英文網頁沒有結合預期受眾可能的實際信息需求、話語習慣和審美情趣差異適當調整原語話語習慣和表達,完全混淆了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之間的概念區分,忽略了翻譯的交際本質①,未能從話語份額爭取的角度實現“以我為主”地“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讓世界理解和接納中國訴求”的傳播宗旨。
  例如:“×× university owns 2577 qualified faculty members. Among 1473 full-time teachers, 817 hold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s, and 847 have doctorate degrees, of which, 6 are members of the state’s Thousands Talents Prog-ram, 5 are members of the state’s Ten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3 ar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Scholars Program.”該文本中就包含了“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和“長江學者”等中國特有詞匯,而相應的譯文部分的talents program和scholars program就很好地解決了前面的“數”與“物”給外國受眾造成的理解困惑。假如沒有后面的補充譯,對中國當今學界不是特別清楚的國外受眾來說,根本就無法明白這些詞匯的具體所指,所獲信息幾乎為零。因此,為方便讀者理解原語文本中的一些鮮為外國受眾所熟悉的概念或現象,譯文中就需要提供必要的背景文字材料和解釋②,否則,就會使國內高校英文網頁成為一個蹩腳的門面擺設,達不到傳播的目的,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喪失對外交流過程中的國際話語份額。
  1. 自身科技實力的主動展示
  目前的中國學界,每當談到某一話題或理論時,就像前文檢索到的很多文獻題名一樣,不引用幾個西方哲人先賢之言,似無以成文,難以行遠。而這些源于西方的學術理論、學術思想和技術行業標準,無不時刻體現著西方的國際話語主導,無形中減少了話語發出者對溝通中話語份額的占有,削弱了中國科技和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一個國家國際話語權的獲取離不開該國學術精英、學術資源和科技力量的世界影響。中國高校英文網頁,應有理、有利、有據地提出中國自己的國際主張,構建自身的科學評價依據和標準,真正意義上地占有國際話語主導,為中國的發展創造一個更為有利的國際發展環境。舉例來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首次根據中國民航自己的適航條例CCAR-25進行設計、生產和試飛驗證的新舟60,其建造規范和適航標準已經得到了國際民航的公認,目前已經在非洲、拉美、東南亞、獨聯體與南太平洋等區域的20來個國家260余條航線上運營。這就使得中國的飛機制造業在國際航空領域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此時,中國相關領域內的高校就可以在其英文網頁上大膽提出本國學者制定的該型飛機制造和研發的理論觀點、技術革新和某些創新的行業規范,從而占有更大的民用飛機銷售的國際市場。話語權的獲取主要是通過反映主觀意識的話語和科技實力的展示,而不是通過冰冷的刀槍來表達和運用權力,因此國際話語權總是滲透著文化、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因素。③
  2.“以我為主”的受眾兼顧
  中國高校英文網頁承擔著中華文明的對外傳播以及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意志的主動表述。這一過程中,對于某些術語及專名的英譯,中國話語的譯語表達方式,必須確?!耙晕覟橹?,兼顧受眾”的原則基礎上進行統一規范?!把员胤Q希臘”的話語形式無益于一國話語權的爭奪,在理論爭鳴和行文規范上,必須勇于打破某些話語禁忌,在更多占有話語份額、使用淺顯明白的受眾語言形式和話語方式的基礎上,暢所欲言,將中國獨特的文化理念、價值標準和科學規范傳播給世界,增強外部世界對中國主張的認同。
  受眾兼顧,就是要在構建國內高校英文網頁介紹文本時,采取靈活機動的語言進行翻譯,充分考慮目標受眾的思維習慣、價值取向和需求期待,對文本內容加以整合,提高文本語篇層面的可讀性和有效度④。中國高校英文網頁作為民族文化及國家訴求對外傳播的一個學術資源性平臺,必須充分考慮到使用受眾明白的語言,淺顯易懂地交流與溝通是兩者或多者之間互換信息的一個過程。文化背景的差異往往導致需求信息和審美價值的不一致性,勉強傳遞,只會增加受眾的理解困惑,導致傳播的無效性。從前文檢索到的中國與國外高校網頁建設的對比研究來看,中國高校英文網頁在“以我為主”突出自身專業特色、專業地位和學校及專業發展愿景的同時,應側重網頁模塊的多樣化設計,避免單一色彩和單一模塊的校園文化等方面的呈現方式,盡量滿足西方受眾的審美需求和閱讀習性,美己之美,不忘美美與共⑤。無論從語言規范、價值理念還是審美角度而言,切不可偏離對受眾審美的關照,強迫他們通過改變原有的話語形式和價值標準來遷就我們。在堅持國家形象和利益不受損的前提下,化人之美為己之美,融己之美為人之美,可稱之為傳播的“化境”。
  3. 傳播訴求的達成
  高校英文網頁對外傳播的訴求會因高校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就高校為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服務,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為核心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所以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須保持高校英文網頁文字表述和語義傳遞中的高度統一,用一個聲音對外傳播。對內宣傳和對外傳播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己所需未必人所求,己所美亦未必人所美,傳播活動中要學會容忍并欣賞不同價值標準的存在,更多地關照受眾的閱讀審美習性,達成美美與共,天下大同⑥。   首先,要想實現高校對外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就得在價值美學兼顧的基礎上,堅持國家的根本主張、主要觀點和核心利益自我表述和自我定義的統一性和規范性,形成傳播的合力。誠然,高校性質不同,訴求各異。所以,高校對外傳播的英文網頁建設中,得立足本地,保持各自獨有的語言特色、行文格式和版塊風范,充分地向國外受眾展示出自身獨特的校園文化和校園風情、研究專長與國際優勢,樹立高校業內良好的國際形象。
  其次,要獲取受眾的關注,達成傳播訴求,須得關注網頁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和務實性。信息傳遞要及時更新,盡量多地針對不同版塊的受眾滿足其不同的信息需求,刪除諸多冗余的無效信息。譬如,對留學生而言,可以多介紹一些學校的歷史傳統、校園環境及校園文化、專業特色及發展方向、留學費用及住宿條件等;而對于尋求合作的域外高?;蚱髽I而言,則需著重考量對方對我們高校學科優勢、學術資源等方面的信息訴求,如此也才能方能達成促進國際辦學與合作的傳播訴求。
  再次,就受眾接受心理而言,高校英文網頁建設中,關鍵概念上,要堅持“以我為主”的表述方式和內容定義,并輔以必要的文化背景補全以避免受眾的抗拒心理;語言表述上,在不損害傳播意圖的基礎上確保語言運用的地道性,切忌不顧受眾理解水平和接受心理的自以為是的中國式表述方式。瀏覽體驗感極差的版塊設計、字體字號運用、內容排列等,也給受眾快速獲取有效信息帶去極大的閱讀不便。因此,高校英文網頁設計上也一定要保持界面清晰的形式美和主次分明的邏輯美,從而使受眾瀏覽起來身心愉悅,提高傳播效果,實現傳播訴求。
  結語
  如何提高中國高校英文網頁對外傳播的效度,更大程度地占有國際話語份額,值得廣大譯者深思,亦亟待應引起管理層的高度關注和認知,著力加強外宣譯員隊伍的建設,善于利用編譯策略,借鑒境外高校的網站編譯及建設經驗⑦,提高網頁設計質量。始終牢記高校英文網頁是本國對外宣傳的又一窗口和平臺,“以我為主,兼顧受眾”的高校英文網頁建設有助于為西方受眾展現一個多維立體的大國形象,增大本國在國際政治、思想、文化和科技領域里面占有的話語份額,創造更有利的國際環境,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注釋:
 ?、?熊欣、宋登科:《高校對外傳播譯文質量關乎國家形象》,《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8月28日。
  ② 楊勤:《高校英文網站的語言規范》,《新聞與寫作》2014年第7期。
 ?、?李英芬:《關于話語權的國際法思考》,《前沿》2010年第5期。
  ④ 汪秀梅:《中美大學英文網頁介紹文本內容構建對比》,《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
  ⑤ 費孝通:《缺席的對話——人的研究在中國——個人的經歷》,《讀書》1990年第10期。
 ?、?劉化軍、郭佩惠:《保護文化多樣性是文化自覺的重要主題》,《蘭州學刊》2010年第5期。
  ⑦ 邱春安:《傳播學視角下的高校網頁英文翻譯》,《編輯之友》2012年第12期。
  作者簡介:熊欣,廣西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廣西柳州,545006;王奕璇,廣西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柳州,545006。
 ?。ㄘ熑尉庉?nbsp; 莊春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30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