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用詩情召喚詩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范式闡釋】
  中國的詩歌向來講究情景交融、音韻和諧,是一種美到極致的文學樣式?!睹娦颉氛f:“詩者……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闭b讀可使鑒賞者感受到聲音的魅力,能從有聲語言中進入一個奇妙的想象空間,得到審美的享受。
  但是,當前詩歌教學中的誦讀卻非常尷尬:要么是將之等同于背誦,要么是朗誦干巴巴,要么是淪為“表演”的環節……在日常的詩歌教學中,我們該怎樣讓誦讀發揮其真正的作用,用聲音點燃激情呢?
  一、導入有詩情
  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它特有的莊重感,要求讀詩必須在一種特定的情境中,不需要辯論的鋒芒畢露,也不是日常交談的隨心所欲,而是一種適合的有畫面、有色彩、有樂聲、有情懷、有歷史和文化積淀的“場”。而這個“場”,就需要教師在上課伊始就通過自己的聲音、形體語言、知識的積淀或外界教具的輔助來創設。在詩詞教學中,以詩情為引導,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喚醒他們訴之于口的誦讀欲望,喚起那沉睡在學生內心深處的詩情。
  二、涵詠有指導
  一般而言,詩歌教學中的誦讀大致可以分為“初讀有印象”“再讀掃障礙”“三讀找感覺”三個環節,教學中要做到誦讀有要求、涵詠有指導,可用以下四種方法:
  “初讀有印象”最適合用“明確要求法”,即在初接觸詩詞時,教師對學生的誦讀提出明確的要求,如字的讀音、句子的斷連、聲音的大小、內容的初步把握等,都可以作出具體的要求。
  “再讀掃障礙”可用“知人入詩法”和“瞻前顧后法”。前者是用優美的、指向明確的詞句,在作者介紹中滲入詩意的色彩,喚醒學生“讀人讀詩”的欲望?!罢扒邦櫤蠓ā眲t是聯系單元教學目標、課后練習的具體要求,或者是引入以前所學的知識,教師作出具體的解讀,用落實在書本上的權威判斷來指導學生誦讀。
  “具體指導法”更適合“三讀找感覺”。因為它強調對字、詞、句的品讀,在品讀的過程中通過比較、設境、代入等方式,去體會作者想要傳達的細膩的情感,并將這種體悟用聲音表現出來。具體指導到位,讀詩的“感覺”自然而至。
  三、吟詠有性情
  在課堂上引導孩子們誦讀,最終目的仍然是要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將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特級教師于漪曾說:“要反復誦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讀出感情,讀出氣勢,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币髟佒袔侠首x者的性情,讀出自我,讀出個性,才是誦讀的最高境界。
  【案例呈現】
  今宵別夢寒
  ——《雨霖鈴》誦讀教學
  柳永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絕對是一個另類的存在。一開始,他也像絕大多數文人一樣,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政治,又像很多文人那樣在科舉、在皇上面前碰了釘子。可是他碰了釘子后沒有像大多數文人那樣轉向山水,而是轉向市井深處,扎到市民堆里,在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他愛這市井,愛這里歌姬美女的輕歌曼舞,愛這充滿人情味的煙火氣?!队炅剽彙纷鳛榱篮屯窦s詞作的代表佳作,讓學生一接觸就感受到了一種朦朧的熟悉和深深的喜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這首詞的情感,我特地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加入了很多誦讀設計,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真心去體會、去演繹。
  【教學片段一】 “導入有詩情”
  師:世間離別總是令人如此傷情,也許能讓人在一瞬間就能蒼老了容顏,讓心深深地沉落?!跋嘁姇r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是李商隱的離別,他在依依不舍中傷了春、傷了情;“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是王維的送別,他從送別的那一刻開始,相思便如從江南蔓延到江北的春色般綿延不絕;“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是晏殊的離別,他的離情無處排遣,竟然埋怨起那不解風情的明月……今天,我們會領略另一種離別的風情,那就是柳永的《雨霖鈴》,它更細膩、更柔美、更凄楚、更纏綿悱惻。
  【教學片段二】 “初讀有印象”
  師:流年,總喜歡穿心而過,遇見,似一場璀璨的煙花。我站在歲月的轉角,感嘆生命中的傾心相遇與無常別離。千年以前,柳永和他的戀人面對一場離別,也曾柔腸百轉,也曾情意纏綿,也曾長吁短嘆……請同學調動自己最深的情、最美的音來演繹這一首詞,在讀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注意要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你的深情。
 ?。▽W生伴著輕柔的音樂自由朗讀)
  師:請你先朗讀,之后用自己最真摯的語言來描述這首詞的主要內容。
 ?。ㄒ簧x《雨霖鈴》,聲音柔和,語速緩慢)
  生:這首詞講述了詞人和戀人的一場離別。一場大雨過后,他們兩個在城外的長亭中飲酒送別。兩個人依依不舍,特別悲傷。詞人還想到分別以后自己特別孤單,再美好的景色,因為沒有“她”的相伴,也覺得沒有意思了。
  師:所以我們在讀的時候,除了要讀出婉約詞的柔美,更要讀出它的悲傷,聲調要更低沉一些。
  【教學片段三】 “再讀掃障礙”
  師:也許我們從沒想過,一場離別,竟被柳永寫得如此傳神細致又具體可感。那你可知道,柳永為什么能將這首詞寫得這么動人嗎?因為——
  他是最敬業的詞人,是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他是最受百姓喜歡的詞作者,民間巷陌中,甘洌井水旁,都會響起對他精詞妙曲的曼聲吟唱;他是最多情的男子,整日流連歌樓妓館,將那些供士大夫取樂的歌姬視作知己、情人;他是最不羈的文人,敢憑借才華自封“白衣卿相”;他是最委屈的舉人,只因一句牢騷就被皇帝掃出了科舉的大門……
  而此時的柳永,正當科考失利、滿懷郁憤,離開汴京,同時也要離開那個最貼心的歌姬戀人。各位同學,若你能化身為柳永,你認為我們還需要在這首詞中讀出什么呢?
  生:他科舉考試沒考中,沒了好前途;自己的未來在哪里也不知道。所以我覺得還應該讀出一種沉重。
  師:那你覺得哪句話最能體現這種沉重感?   生:我覺得應該是“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師:那你認為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沉重感呢?
  生:要讀得重一些,速度再慢一些,“念去去”要拖一點長音。
  師:非常棒!你對語言和聲音的把握又準確又深刻!那就請你讀一讀這一句吧。
 ?。ㄉx)
  【教學片段四】
  (兩名學生讀“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緩慢,略帶平淡)
  師:把課本翻到第33頁,請看單元導讀第二自然段,“詞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和音樂性,欣賞時要反復吟詠,體會其聲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內容的同時,運用聯想和想象,領悟其中情與景渾然交融的意境”。所以我們在欣賞作品時,要置身詩境,借助聯想和想象,將作者所描繪的意象和畫面一一再現到自己的腦海中,反復誦讀,使整個心靈沉浸在一個想象的世界之中?!皥淌窒嗫礈I眼,竟無語凝噎”就是畫面感非常強的動圖,請大家來想象一下這個場景吧。
  生:我覺得是淚眼蒙眬的,可能都看不清對方了。
  生:我認為眼淚是流也流不盡,替對方擦眼淚,怎么也擦不干。
  師:對呀,這該是多么舍不得對方呀!那“執手”是怎樣的狀態?
  生:兩雙手分別緊緊拉住,生怕一松手就再也抓不到了。
  師:千般不舍。
  生:我覺得應該是詞人將戀人的手包在自己手心里,這樣表達出一個男人的愛與憐惜,還有不放心。
  師:你真是個細膩的孩子!那這種愛與憐惜、不放心只是詞人對戀人嗎?女子有沒有相同的情感呢?
  生:我知道啦,應該是他們的手相互交疊、相互包裹著。這樣感情就是雙方的啦!
  師:非常棒!那我們模擬這個場景,再來讀這一句。
 ?。ㄉx)
  師:能體會出該在這一句中讀出什么嗎?
  生:讀出不舍、愛、憐惜、擔憂、痛苦,要讀得哽咽,讀得快要哭出來,聲音若斷還續。
  【教學片段五】 “三讀找感覺”
  兩女生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讀得輕柔緩慢。
  師:你為什么讀那么輕呢?
  生:我覺得有楊柳、有曉風,就是一種很溫柔的感覺,似乎就該輕柔一些。
  師:那“殘月”也該這么輕柔嗎?
  生:應該比較沉重。
  師:那你再感受一下“楊柳岸”和“曉風”。
  生:楊柳本是要“留”人,卻留不下詩人;“曉風”是清晨的風,對了,還是秋天和雨后,應該是清冷的。
  師:嗯,這次你考慮得特別周全,分析得也細膩。
  生:那就應該凄冷一些。
  【教學片段六】 “吟詠有性情”
  師:古人有言,學習詩歌一定會“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這節課,我們不僅依靠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深度觸摸了這首送別詞中的“千古絕唱”,更用自己的聲音摸索著作者的情感,深入他的內心深處,挖掘出了他沒說出口、常人難以體會到的深隱心聲。我想,大家一定對這首詞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誦讀方式。現在,老師給大家配樂,請你讀出你自己的《雨霖鈴》。
 ?。ㄅ湟浴肚锎帮L雨夕》,生自薦進行朗讀)
  【教后反思】
  詩歌誦讀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個人的誦讀都會有亮點,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在日常教學中,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尤為重要:
  1. 凸顯誦讀重要性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朗讀的時候,對于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闭b讀不只是學生熟悉課文的手段和課堂的點綴,而應該是幫助學生理解并內化詩歌情感的重要途徑。
  2. 以情動情是捷徑
  詩歌本就是“言簡義豐”的生命,它的“言簡”決定了我們必然要搭設一座橋梁,引導學生觸摸它深厚的“情”,而以飽滿的、豐厚的詩情來引導,不僅讓學生更容易入境,而且更容易帶動情緒,讓誦讀更具激情。
  3. 凸顯誦讀目的性
  誦讀不是要求學生怎么讀,而是告訴學生為什么要這么讀。教師不僅要從技術上作出具體的指導,還要聯系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去解讀,去觸動學生的情腸。葉瀾教授曾經說過:“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成生命的涌動?!?
  4. 誦讀方式多樣性
  課堂上誦讀方式可以更多樣一些,如教師范讀、名家賞讀、齊讀、對讀、接龍讀、分角色朗讀等,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在嘗試中不斷提升,進而培養他們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及純正的文學趣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6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