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護理在腫瘤患者癌性疼痛護理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腫瘤患者癌性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本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腫瘤患者92例作為資料,依據護理方案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為常規護理、循證護理,各46例,評級兩組疼痛改善效果。結果:護理前兩組均伴隨較嚴重疼痛程度,且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3d,7d觀察組疼痛程度逐漸減輕,且與同時間段對照組比較,評分均更低,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腫瘤患者癌性疼痛護理中開展循證護理模式對促進疼痛盡快緩解,并明顯減輕有較高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循證護理;腫瘤;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作為腫瘤患者常見癥狀,程度嚴重,且患者受到疾病影響耐受力較差,對其生活造成極大影響,此時需重視可靠護理服務,確保緩解疼痛,改善生活質量[1]。循證護理作為體現人性化、科學性及合理性特征的護理模式,能夠針對患者病癥有效緩解。為此,本次研究對循證護理在腫瘤患者癌性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探討,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將本院收治的腫瘤患者92例作為資料,依據護理方案分組,均經病理確診為相關腫瘤疾病,且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分[2]。對照組共46例,年齡在32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95±2.53)歲,男28例,女18例;觀察組共46例,年齡在32歲至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89±2.61)歲,男27例,女19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護理干預包含用藥指導、注意事項告知等。
1.2.2 觀察組 結合常規護理及循證護理理念開展循證護理模式,如下:①循證護理計劃,通過查詢相關文獻資料,了解科學護理腫瘤及癌性疼痛的方法,獲得最新臨床護理方法,制定循證護理計劃[3]。②循證護理實施,護理人員需為患者提供舒適整潔的住院環境,確保病房定期清潔,空氣流通,維持適宜溫濕度;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做好對其的健康教育及并發癥預防指導;針對疼痛程度較輕患者以轉移注意力、心理疏導、放松指導等進行緩解,疼痛嚴重患者需給予藥物鎮痛,采用階梯給藥方式,確保用藥合理。
1.3 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護理前、護理后3d、7d疼痛程度,分數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分析表1可知,護理前兩組均伴隨較嚴重疼痛程度,且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3d,7d觀察組疼痛程度逐漸減輕,且與同時間段對照組比較,評分均更低,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如今對腫瘤疾病的篩查手段越來越先進,發現腫瘤患者數量也相應增加,對其的治療及護理備受重視。循證護理模式主張結合已有先進護理方法,針對疾病癥狀開展科學性護理干預,遵循護理證據和患者實際情況開展,確保護理的可靠性[4]。護理人員結合不同腫瘤臨床特征、病程等進行綜合評估,并針對患者癌性疼痛嚴重提出護理問題,提出環境因素、疾病因素、心理狀態等均為癌性疼痛因素,并針對各類因素提出可靠的護理服務模式,尤其掌握當前先進護理方法,提高護理效果。本次研究記過顯示護理前兩組均伴隨較嚴重疼痛程度,且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3d,7d觀察組疼痛程度逐漸減輕,且與同時間段對照組比較,評分均更低,差異顯著,P<0.05,針對腫瘤患者癌性疼痛開展循證護理模式對促使疼痛程度緩解有明顯作用,快速減輕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腫瘤患者癌性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較好,確?;颊呖焖倜黠@減輕疼痛程度,利于有效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丹梅. 循證護理在腫瘤患者癌性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18):235-236.
[2]李金英. 循證護理在腫瘤患者癌性疼痛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2):258-259.
[3]王新梅, 陳秀波, 亢淑艷. 循證護理干預在腫瘤患者癌性疼痛護理中的價值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30):221-222.
[4]賀倩. 循證護理在腫瘤疼痛護理中的應用及對疼痛緩解率和護理質量的影響觀察[J]. 山西醫藥雜志, 2018, v.47(09):126-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