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政治論文  > 
  • 中國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后傳回前所未見的“近距離”圖像(節選)

中國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后傳回前所未見的“近距離”圖像(節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架中國航天器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并傳送回了這片從未探索過的月球背面的圖像。
  據中國媒體報道,嫦娥四號在當地時間上午10點26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上午2點26分)降落,并首次拍下了月球背面“近距離”照片。
  嫦娥四號將嘗試探索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沖擊坑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火山口。這個區域,深8英里(13公里),直徑1,600英里(2,500公里)。
  它還將進行礦物和輻射測試,讓科學家首次有機會探測月球背面的物質。
  月球背面——也稱為黑暗面——實際上與月球正面獲得同樣多的光線,但因為總是背對著地球,因而稱其為黑暗面。這是由于潮汐鎖定使得月球繞地球公轉與自轉的周期相同,因此從地球上總是看不見月球的背面。
  這個相對來說未開發過的地區山多、崎嶇,能夠成功著落其實難度很大。
  在傳回來的圖片中有一些圖像呈現紅色調,諾丁漢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克里斯托弗·康塞利斯解釋說,這是受到光線的影響。
  這次開拓性著陸表明了中國逐漸高漲的想與美國競爭成為太空大國的野心。北京方面希望明年再發射一架探測器,并將月球探測樣本帶回地球。
  新華社報道稱,探測器于北京時間8:55進入橢圓月球軌道,距離月球表面15公里。
  嫦娥四號于12月12日首次進入月球軌道。嫦娥四號的任務包括天文觀測,測量月球地形、地貌和礦物成分,測量中子輻射和中性原子以研究月球背面的環境。
  除了輻射監測和礦物實驗外,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還包含一個“月球微型生物圈”進行生物學研究。
  這個生物圈包括馬鈴薯種子、蠶卵、擬南芥種子等一些被生物學家常用作植物在不同環境中表現的模型。
  研究人員希望這些種子能夠在月球上生長發芽,這一過程將被相機捕獲并傳輸回地球。
  嫦娥四號降落所降落的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火山口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已知撞擊盆地。
  選擇馮·卡門火山口著陸點還有另一個原因:該盆地南部的火山口幾乎是平坦的,這能增加成功著陸的可能性。
  研究月球背面,需要在宇宙飛船上使用高功率和高分辨率的太空望遠鏡或航天器搭載照相機。
  神秘的月球背面引發了一系列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的傳說和迷信。
  地球上第一張來自月球背面的圖片由蘇聯方面于1959年拍攝。
  布滿顆粒狀的圖像引發了公眾對它的各種猜想。盡管蘇聯和美國幾次訪問了月球正面,其背面一直以來還是個迷。
  英國上世紀70年代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在1973年發行了一個名為“月球黑暗面”的專輯。
  然而,這些廣受歡迎的音樂家將此稱號用于比喻精神疾病。
  據說,這張專輯的靈感來自樂隊成員西德·巴勒特(Syd Barrett)的精神健康狀況,他于1968年離開了樂隊。
  在這張專輯越來越受歡迎之前,月亮的黑暗面在世界各地的民間傳說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含古代巴比倫文化,現代陰謀理論和冷戰中的潛在用途等。
  巴比倫人曾用粘土片記錄月球的各個階段,但他們很可能不知道它是一塊球形的貧瘠巖石。
  18世紀,艾薩克·牛頓用其引力理論解釋了宇宙的許多奧秘,使我們能夠理解月亮的存在是如何產生潮汐的。
  一些陰謀家聲稱,為了避人耳目,宇航員和政府機構已經在月球背面建立了一個月球基地,甚至是一座城堡。
  毫無疑問,這些說法都被美國宇航局否定和駁斥。
  也有報道聲稱,在冷戰高峰期,曾有計劃在月球背面引爆核彈。
  這些未經證實的說法從未實現過,直到今天,月球背面仍未受到人為干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3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