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Ⅲ級產前超聲檢查對產前診斷胎兒畸形的臨床意義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觀察Ⅲ級產前超聲檢查在產前診斷胎兒畸形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來本院體檢的120例孕婦,對所有孕婦分別擦用常規產前超聲檢查與II級產前超聲檢查;以產后隨訪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兩種檢測方式的診斷結果。結果:I級產前超聲檢查在畸形胎兒中的符合率為68.00%,顯著低于常規超聲檢查的24.00%(P<0.05)。結論:Ⅲ級產前超聲檢查在產前診斷胎兒畸形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Ⅲ級產前超聲檢查;產前診斷;胎兒畸形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031—02
  產前胎兒畸形診斷能夠確保社會人口質量,減少家庭與社會負擔,及時發現胎兒畸形的情況,降低畸形胎兒的出生率,提高人口質量1。在現階段產前超聲檢查的臨床診斷中,超聲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具有普及率與檢查無創性等優點。而根據相關研究表明,不同分級的產前超聲檢查對于胎兒結構異常檢出情況均有著不同的影響。本次研究了120例孕婦,分析了I級產前超聲檢查在產前診斷胎兒畸形中的臨床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7年0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孕婦。孕婦的年齡在22~36歲;平均年齡(27.18±5.62)歲;所有孕婦均在22~28周進行產前超聲檢查。所有孕婦在各項一般資料中均無差異,可以進行對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規超聲檢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波檢查儀,探討的頻率為2.5~5.0MHz;檢查的內容主要包含了胎兒的胎位,胎兒生物指標,包含了頭圍、雙頂徑、腹圍、股骨、羊水量深度、羊水指數以及胎盤位置;此外,還需要對胎兒各個重要器官進行形態學觀察,對致死性急性等進行超聲篩查。
 ?、蠹壆a前超聲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含了頭頸、唇面、胸腔、脊柱、腹部以及四肢等進行篩查;對胎兒顱腦進行三切面全方位檢查,包含了丘腦水平橫切面,側腦室橫切面以及小腦橫徑切面檢查是否存在畸形的情況;面部同樣采用三切面檢查方式,分別從雙眼橫切面,面部正中的矢狀切面與鼻唇冠狀切面進行觀察。腹部則由膈肌冠狀切面、經臍孔橫切面、復位測量切面、雙腎橫切面以及臍動脈切面等五個切面進行產前篩查。心臟則分別有三血管切面,右室流出道長軸切面,心臟死腔新切面與左室流出道長軸切面進行觀察。四肢則從16個切面進行全面篩查。
  1.3 評定標準
  以孕婦產后結果進行隨訪,以隨訪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兩種檢測方式的針對準確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包,對患者的各項癥狀評分進行統計;計量資料均采用x±s標識;計數與等級資料則使用頻數標識;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兩組之間對比以x2進行檢驗。
  2 結果
  120例孕婦中,共有50例胎兒出現畸形胎兒的情況;在II級產前超聲檢查中,共確診34例患兒,16例漏診,檢出率為68.00%(34/50);而在常規產前超聲檢查中,共確診12例患兒,38例漏診,檢出率為24.00%(12/50)。如表1所示:
  3 討論
  導致胎兒出現畸形的因素包含了多種,其中最為常見的便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翁耗軌蛲ㄟ^早期的胎兒篩查及時發現[4]。產前診斷的主要目的便是通過遺傳學檢測與影像學檢查,對高風險的胎兒進行明確診斷,通過終止妊娠等方式,能夠有效降低畸形胎兒的出生率,減少由于畸形胎兒而對于家庭造成的經濟與精神負擔。在產科中,超聲檢查是最為常見的檢查方式。其具有無創、無痛、操作簡單等優勢;且隨著現階段影像學技術的發展,超聲檢查能夠提供更為準確與直觀的信息,提高胎兒畸形的診斷率。II級產前超聲檢查在現階段的產前超聲檢查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相比于常規超聲檢查,這種檢查方式能夠提高超聲檢查的全面性與細致程度15);從不同的切面充分了解胎兒各個系統的發育情況,進而能夠有效降低漏診率,提高胎兒畸形的診斷成功率;在II級產前超聲檢查檢查中,其所要求檢查的切面包含了30個以上,如神經系統丘腦水平橫切面、小腦水平橫切面、顏面部的雙眼橫切面、鼻唇冠狀切面、心臟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泌尿系統的雙腎腎門水平橫切面、雙手長軸切面等;且這30個切面涵蓋了胎兒各個系統的重要結構;能夠促使醫師充分了解胎兒的具體情況,針對胎兒出現異常情況進行準確的判斷。此外,II級產前超聲檢查還能夠顯著提高胎兒顏面部畸形與神經血管畸形的檢出率。提高產前超聲診斷的可靠性與診斷質量,能夠準確獲取胎兒的更多的診斷信息,進而為后期醫師的判斷提供更多的臨床依據[61]。在本次研究中,120例孕婦中,共出現50例畸形胎兒的情況;采用II級產前超聲檢查進行檢查后,在畸形胎兒中的檢出率為68.00%(34/50);而采用常規超聲檢查進行檢查后,畸形胎兒的檢出率為24.00%(12/50);由此可見,II級產前超聲檢查在畸形胎兒中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常規超聲檢查(P<0.05)。
  綜上所述,相比于常規超聲檢查,II級產前超聲檢查能夠有效提高畸形胎兒的檢出率,確保社會人口質量,減輕患兒家屬的經濟負擔;同時,II級產前超聲檢查還能夠提供更為全面的胎兒信息,為醫師對胎兒情況作出的判斷提供更多得到臨床依據。
  參考文獻
  [1]唐娟松.彩色多普勒超聲產前診斷胎兒單臍動脈及伴發胎兒畸形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7,v.32(09):2028—2029.
  [2]閆冰,孫漣漪,萬長輝。產前彩超篩查單臍動脈合并胎兒畸形的診斷意義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13(8):56—57.
  [3]王云花.超聲與MRI在產前診斷胎兒畸形中的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8,28(4):178—179.
  [4]王葉穎,董霞,王業珠.彩超規范化檢查在產前胎兒畸形診斷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療設備,2017,9(3):32—33.
  [5]應金巧。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用于診斷產前胎兒畸形的價值研究及妊娠結局[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7,13(12):67—68.
  [6]王麗敏,陳敏霞,張江宇.產前超聲與MRI診斷胎兒先天性肺囊腺瘤樣畸形分型的準確性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8,22(7):179—1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8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