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依托課文,引導意象練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夫之作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對教育也有深入的研究,他曾提出:“文以意為先,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边@就說明寫作時,要有深刻、鮮明的立意,作品要能激發讀者的思考,才能是一篇有水平的作品。因此,在高年級的教學中,教師應著力進行培養,推動學生的思維層次和習作質量更上一層樓。
  一、借助文本虛詞,引導意象練筆
  化實為虛,針對的是寫話題材中一些關鍵詞的理解。在我國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化里,很多實詞都有它意義為虛的一面,往往這層含義更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所以對于寫話而言,理解好詞語意義為虛的一面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如,在教學《師恩難忘》一課后,一位教師對學生的寫話練習提出了要求:“請結合‘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句話,說說你的理解?!币话愣?,很多學生都會回答要感謝老師,但當追問其原因時,卻不得而知。于是,我把“種子”一詞圈了出來,讓學生就此進行討論。根據生活經驗,播種之后人們要不斷地勞作,才能讓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而文中所提到的“文學的種子”,種在了“我那幼小的心田里”,那么“我”會怎么樣呢?我先提示學生,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當代作家,再讓學生對這句話的意思進行思考。學生在對“種子”的虛義有所了解后,自然就把握住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寫話練習的成果也更有可讀性。
  像這里“種子”一樣能化實為虛的詞有很多,比如“路”可以表示人的選擇、創造以及人生道路等,“燈”可以表示一種希望、光明,或者給人以安全感和幸福感等。引導學生開展化實為虛的寫話練習,有利于學生寫話時的深刻立意,使所寫的習作能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二、借助文本“小材”,引導意象練筆
  對學生的習作來說,要想通過描寫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展現大道理,難度是很大的。所以他們可以取一些小的事情,正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往往在一些小事中也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所以有時候取一些“小材”,其道理反而更能震撼人心。因此對于講道理的寫話訓練,我們可以讓學生從大處著眼,而在寫的時候則抓住一些細節進行展開。
  如,在《滴水穿石的啟示》的課后習題里,讓學生在學完課文后結合個人感悟寫一篇讀后感,對此我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作手法來展開習作。學生根據自己日常的生活經驗,從自己所經歷的小事里提煉出了很多有意義的大道理來:“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專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這樣才能把我們的美好愿望付諸實踐?!边@樣的寫作方式,使得習作更加形象和具體,而不是簡單的、毫無對象的空談,這種具有實際意義的文章才能激發讀者對此展開深入的思考。
  三、激活閱讀思維,引導意象練筆
  即使是閱讀同一篇文章,或者回答同一個問題,由于個人閱歷和思考角度的差別,每個人的答案都會有所不同,這就如同我們常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敝挥袕亩嘟嵌葘栴}展開思考,才能使我們的寫話練習更有效。在日常的教學里,我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順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只有注重思維的培養,學生才能在寫作時把習作的立意完成得更有深度,更有特色。
  如,在對《諾貝爾》一文展開教學時,學生無意間提出了“失敗”一詞,于是我讓學生把自己遇到過的失敗和有關看法寫下來并進行交流。有的學生認為:“失敗不值一提?!币灿袑W生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不經歷風雨,怎么會見彩虹?”最后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題目——《為失敗唱贊歌》,讓他們就此寫一段話。學生經過逆向思維,對“失敗”產生了新的認識,增添了立意的深刻性,賦予了寫話訓練更大的意義。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意象練筆十分重要,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
 ?。ㄗ髡邌挝唬簭V東東莞市東華小學)
  責任編輯 劉 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99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