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演奏在音樂治療中的特點及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音樂作用于人的聽覺能夠引起人的情緒、情感反應,并通過這些反應發揮一定的治療作用。本文介紹了音樂治療與鋼琴演奏在音樂治療中發揮的作用,分析了鋼琴演奏在音樂治療中的應用特點,并探討了其應用技術,旨在為音樂治療的發展,促使人們發現美好生活提供助益。
【關鍵詞】鋼琴演奏;音樂治療;心理治療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1950年,美國首先推出音樂治療這一治療方式,世界各國漸漸對此進行探索與探究。近幾年,我國也加強對音樂治療在心理疾病治療方面的研究力度,并發現其對治愈人們心理疾病具有顯著作用。在社會生活快速變化的今天,我國不同人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不利于人們健康生活發展,為此,有必要對鋼琴演奏在音樂治療中的特點及應用進行探討。
一、基于音樂治療概述
音樂治療是指通過聽、唱、演奏等多種多樣的音樂活動刺激患者的聽覺,引發其心理的反應,從而達到使其健康的效果。音樂治療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經研究,其已經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治療流程,涵蓋了多種治療方法。音樂治療具有目的性與普遍性,它包括短期、中期、長期治療,是依賴于人們計劃而開展的針對患者的治療活動。
二、基于鋼琴演奏在音樂治療中作用的分析
?。ㄒ唬┬?
鋼琴演奏旋律的形成是通過眾多音的高低、強弱等單聲部的組合產生的,是音樂的靈魂所在,它包括了演奏者、創作者的思想。不同的旋律對患者會產生不同影響,進而導致患者出現不同反應。例如,優美歡快的旋律能夠喚起患者歡快喜悅的情緒。
?。ǘ┧俣?
鋼琴演奏時由于所選曲目不同,其具有快慢差異,速度的快慢能夠表達不同形象。例如,快速演奏能夠引發活潑、愉悅的形象,進而激發患者歡樂的情緒;中速演奏則呈現出安靜、閑適的情境,有助于患者調整心情;慢速則可營造沉重、壓抑的氛圍。因此,鋼琴演奏在音樂治療中多選用快速或者中速的作品。
三、基于鋼琴演奏在音樂治療中應用特點的分析
?。ㄒ唬╀撉傺葑嗟闹鲃有詰锰攸c
主動性應用是指立足于人們自身的音樂能力,通過鼓勵其即興演奏或者引導其學習,喚醒其自我實現的意識,從而使其主動積極地克服不良情緒的治療方法。青少年、成年人均可以通過學習鋼琴演奏的方式調整自身心理、生理等狀態,實現對自我的控制。具體而言,患者被鋼琴演奏帶入到嶄新的情景中,能夠舒緩其心理,主動性鋼琴演奏音樂治療在治療青少年患者方面作用更為顯著。例如,治療具有焦慮、多動傾向或者患有自閉傾向的青少年患者時,可以通過教授其演奏一些簡單的鋼琴曲目,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輔助其大腦的成長,通過刺激大腦反射區進行有效治療。
?。ǘ╀撉傺葑嗟谋粍有詰锰攸c
被動性應用是指治療師演奏鋼琴曲目,有目的地引導患者接受不同曲目所傳遞的情感,激發患者情緒,達到治療的效果。治療師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引導患者對音樂進行自由聯想,在潛移默化中發揮音樂治療的作用。治療師還可以引導患者隨著音樂進行隨性鍛煉,例如踱步、擊掌等肢體動作。被動治療在實踐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該治療方式形象而直觀,又因鋼琴曲目風格具有多元化,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可以選擇有針對性的曲目。
四、基于鋼琴演奏在音樂治療中應用技術的探討
?。ㄒ唬┰谥委熃箲]、緊張心理疾病方面的應用
應用鋼琴演奏開展音樂治療,首先應當選擇適宜的曲目,在治療患者焦慮、緊張的心理疾病方面可以選擇平靜、恬適的曲目。例如,治療大學生焦慮與緊張的負面情緒,大學生心理疾病主要產生于學習壓力與就業壓力兩方面,具體而言,在學習方面,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在大學期間偏重于理論知識學習,不重視社會實踐,他們將目光長期聚焦于課本中,導致理論與實踐相分離。大學生難以在實踐中轉化知識,導致在實踐中頻繁出錯,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學習壓力。另外,在新課改深入推進的今天,社會需要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大學生不僅需要擁有一定的專業素養,還需要一定的實踐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始終處于巨大的壓力之下。在就業方面,近年來,我國高校不斷擴招,在就業崗位有限的情況下,大學生畢業數量逐漸增加,有限的崗位難以滿足大學生的就業需求,部分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情況。許多學生難以承擔社會壓力,無法正確看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在強烈挫敗感的影響下,以及許多企業要求一定“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許多畢業生未從自身實際水平出發,對工作內容等提出許多要求,以從事自己滿意的工作為導向,進而長期待業,其心理焦慮、壓力與日俱增。長期焦慮與緊張的心理狀態不利于大學生個體發展。采用被動性鋼琴演奏的方式對其進行音樂治療有助于緩解大學生焦慮與緊張的心理,在進行音樂治療時可以采用下述兩種方法。一是指導性音樂減壓法,該方法通過演奏者演奏音樂,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放松思維意識,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隨性選擇一個休息的姿勢,例如坐姿或臥姿等,學生思維意識平靜后,開始演奏音樂??梢匝葑嘈ぐ畹摹冬斪婵ā贰㈤T德爾松的《無詞歌》或者舒伯特《即興曲》等節奏變化簡單、中速、旋律優美且篇幅短小的作品,治療師可以在演奏的過程中輕柔地講述與樂曲相應的故事或者創設和諧安寧的場景,讓學生在音樂的帶領下盡情想象,放松心情,舒緩壓力。二是半指導性音樂治療技術。該方法需要治療師演奏一些韻律和諧的曲目,讓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緩解自身焦慮的情緒。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應當關注語言運用,巧妙地引導學生,激發其積極心態。另外,還可以演奏具有變化的曲目,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調動與強化學生情感的方式發揮音樂治療的效果,幫助其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治療師可以選擇演奏勃拉姆斯的《搖籃曲》、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等作品,這些作品中的不同片段能夠傳遞不同情感,治療師可以應用片段。
?。ǘ┰谥委熞钟簟n愁等心理疾病方面的應用
據相關數據顯示,現階段全球抑郁癥患者約有4億人,我國抑郁癥患者約有9000萬人,且大多數患者處于潛在狀態,既沒有尋求親友幫助,又沒有接受醫生治療,還存在大量隱瞞病情的情況。我國抑郁癥患者就醫人員不到8%。抑郁癥表現為失眠、情緒低落、憂愁、社交恐懼等狀態。具體可作如下分析,一是患者呈現持久性憂愁、情緒低落的情況,常有的狀態是自信心降低、記憶力下降、自責程度上升、過于夸大自身問題,對工作、生活的興趣降低,對人際交往排斥與畏懼,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輕生等問題。二是從抑郁癥的治療現狀來看,傳統治療通過藥物刺激的方式進行,通過對患者神經系統、大腦分泌物的影響促使其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在病癥出現后引導其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漸漸樹立健康的心態。因鋼琴演奏具有眾多優勢,隨著我國對心理疾病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通過演奏對患者也有治療作用。因此,鑒于抑郁癥的嚴重性有必要探索與實踐應用鋼琴演奏對患者進行音樂治療。
五、總結
總而言之,鋼琴演奏應用于音樂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但目前尚未形成科學的應用體系。目前,人們物質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然而,心理問題成為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又一障礙。為此有必要研究與分析鋼琴演奏的應用技術,充分發揮其作用,激發人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收獲幸福人生。
參考文獻
[1]夏小英.音樂治療對認知功能減退患者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32):181-182.
[2]胡濤.音樂治療視角下音樂之于人的意義[J].黃河之聲,2018(18):62-63.
作者簡介:楊娜(1969—),女,漢族,四川省樂山人,大專,講師,研究方向:鋼琴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