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音樂教育的價值及其實現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民族音樂也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得到傳承與弘揚。我國眾多高校開設了民族音樂專業,進行專業的民族音樂教育,使得民族音樂得到了傳承,也能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國民文化藝術修養,使得我國的音樂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本文首先闡述了民族音樂教育的價值,又為高校民族音樂教育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以期高校的民族音樂教育更上一層樓,真正挑起傳承、弘揚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重擔。
【關鍵詞】高校民族音樂;音樂教育;民族藝術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價值
?。ㄒ唬┨嵘龂艘魳匪仞B,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音樂作為文化的重要因素,具有文化資源的重要意義。如今,我國的教育不斷改革,不再只重視語文、數學的教育,而是力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行民族音樂文化教育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與眼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得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也能促進國民的音樂素養提升。多年來,我國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影響很大,高校音樂教育受西方音樂的影響較深,許多學校甚至只重視發展西洋樂,不重視民樂,這就有失偏頗??傊?,民族音樂文化的觀念未能深入走進學校的課堂、走入音樂課本中,眾多音樂課的教材包含過多的西方音樂篇目,種種情況都不利于我國民族音樂的傳承。所以,高校進行民族音樂教育能夠重新建立民族音樂文化觀念,扎實民族音樂文化基礎,為小學、初中、高中音樂教育樹立榜樣,不斷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尊心。
?。ǘ┖霌P華夏文化,豐富世界音樂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國只有不斷弘揚民族音樂,豐富民族音樂的種類與內涵,才能長屹于世界音樂之林。如果我國的民族音樂得不到較好地傳承與發展,將會在世界音樂體系中黯然失色,甚至淡出世界樂林,世界音樂也會缺失華夏音樂,多樣性和豐富性受到損失??梢赃@么說,一個民族的精神品質與風貌蘊藏在民族文化、歷史遺跡當中,高校進行民族音樂教育也是在弘揚華夏民族的精神與品性,展現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十分必要。高校進行民族音樂教育能夠給學生一個了解、認識民族音樂的機會,學生很可能在一次次的音樂課中愛上民族音樂,并樂此不疲地學習民樂,進而更好地弘揚華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所以,高校音樂教育中加強民族音樂教育是非常正確、非常必要的。
二、高校民族音樂教育的發展與實現分析
?。ㄒ唬[正中西音樂教學的位置
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是高大、開放、包容的,雖然清朝出現閉關鎖國現象,但是縱觀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我國音樂幾乎一直秉持與其他國家交流、互相吸收、互相促進的發展狀態。21世紀以來,中西音樂的交融更加頻繁,更加和諧。但是,我國學習、吸收西方音樂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民族音樂,應該以民族音樂為主,西方音樂為輔,這種模式才能真正促進我國音樂的發展與提升。一味吸收、學習西方音樂是不能推進民樂繁榮的。過度推崇西方音樂,認為西方音樂優于民樂,則會使得民樂成為附庸,不利于民族音樂的發展,甚至引發民樂的消亡。所以,必須擺正中西音樂教學的位置,更加重視民族音樂教育。
縱觀我國高校幾十年來的音樂教育,不論是各大音樂學院還是其他高校中的音樂課程,都遇到了如何擺正中西音樂位置的問題。個別時期,一些院校對中西音樂有些迷惘,同時,西方音樂正盛時期,一些院校也大力推崇西方音樂教學,出現有偏誤的現象。高校音樂教育要使我國的青年一代樹立起中華本土音樂是主體的觀念。但這樣并不代表中國排斥西方音樂。高校必須要青年一代深深地理解中國民族音樂的價值,使得青年一代不能崇洋媚外、顧此失彼??傊?,高校學生要在一次次的民樂學習中傳承中華民族音樂的薪火,并將其發揚光大。
?。ǘ┮陨顬閹煟匾暱陬^傳承,確保民族音樂的原汁原味
根據調查,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方式大致分為書面、口頭、樂器傳播三種。而高校進行民樂教學時往往采用書面教學,教學生識五線譜和簡譜,但這種書面的音樂不能完全反映民族音樂的優美與高雅,更體現不出民族音樂的氣韻,久而久之,高校音樂教學只把形與骨傳給了下一代,卻丟失了民族音樂的靈魂。這種缺乏特有音色的書面樂譜再經過一代代的視唱,會將民族音樂的獨有音色消磨殆盡,也將會缺少靈魂,難以打動人,甚至會使得國人對民族音樂的興趣衰減,最終民族音樂走向落寞。所以,高校民族音樂教學必須打開新局面,以生活為師,不再單單傳授樂譜,而是更重視口頭傳授,高校也可邀請民間藝人,因為民間藝人自小學習民族音樂,受西方音樂的影響較少,其民族音樂也保存得較為完整,他們能把民族音樂的魅力更好地傳給青年學生。
?。ㄈ╅_設更多的少數民族樂器、聲樂專業
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往往開設有眾多藝術高校,這些地區往往更加重視本民族傳統音樂教學,并開設了相關的專業課程。例如貴州大學就把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的各種樂器、聲樂形式作為其藝術學院的一個專業,這樣提高了民族音樂傳承的專業性,更加嚴謹。西藏大學也開設了一個專業,專門為學生傳授藏族的各種樂器、樂譜,使得高校民族音樂教育更加完整。
?。ㄋ模┨剿骺茖W、合理的民族音樂教學方法
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能使得教學效果得到保障,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我國高校民族音樂教學深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填鴨式”教學至今未得到全面改進,高校學生被動地學習音樂,其興趣和創造力也自然下降。而民族音樂的學習不可缺少靈魂與創造力、想象力,學生在此種環境下學習民樂難以保障學習的效果與質量。高校必須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民族音樂教學方法,首先,音樂教師要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起到輔助作用、指導作用即可,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主動與周圍同學進行溝通與交流,大膽表達自己對民族音樂的看法,大膽展示自己的聲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感染,在體味民樂的美妙與魅力的過程中完成一堂堂的音樂課。
(五)培養、引進民族音樂人才
在高校民族音樂教育中,高校音樂教師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高校教師的師資水平不高,自然難以將民族音樂更好地傳授給學生,更難談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揚。所以,高校有必要培養一批傳承民族音樂教育的師資隊伍,提高民族音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此外,高校還可以引進民族音樂人才。首先,可以引進具有較強的教學和科研能力的教師,為眾多音樂教師起到榜樣帶頭作用。同時,還可以選派優質的青年教師進行培訓與學習,不斷豐富他們的民樂知識和眼界,并將這些傳授給學生。最后,還可以邀請優秀的民間藝人傳授心得。有些民間藝人擁有原生態唱法,能夠彈奏不常見的民族樂器,例如馬頭琴、揚琴等,這樣也能激發學生學習民樂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歷史悠久,民族音樂源遠流長,意蘊深遠。民族音樂教育是我國音樂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環。進行民族音樂教育,高校學生也能深入了解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熱愛祖國、熱愛自己的民族。所以,高校提升自己的民族音樂教育水平是義不容辭的。進行民族音樂教育還能提升國民的音樂素養,使得國民的知識得到豐富,也能增加業余音樂活動,一舉多得??傊?,弘揚與發展中華音樂文化對社會各界都有價值,其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張磊.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探討[J].北方音樂,2017(14):1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