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礎教育理念下音樂教師個人成長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教授音樂課程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在向學生傳授知識,自身的教學經驗也在不斷提升。新基礎教育理念的提出,對于音樂教師自身的成長也有很多收獲。本文主要從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注重課堂的實踐性、關注課堂的活躍性以及注重評價的多元性等角度探討新基礎教育理念下音樂教師的個人成長。
【關鍵詞】新基礎教育理念;個人成長;小學音樂
【中圖分類號】G623.4 【文獻標識碼】A
新基礎教育理念的提出,對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有了更新的要求,使教師在教學中更多地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問題,從而按照學生的學習方法設置教學問題,并幫助學生在此基礎上能夠將自身的能力進行拓展,使學生找到更好的方式方法進行學習。
一、關注學生的主體性
新基礎教育理念要求“從生命和基礎教育的整體性出發,喚醒教育活動的每一個生命,讓每一個生命真正‘活’起來?!庇纱丝梢钥闯?,新基礎教育理念對于學生主體性的關注,以此教育理念進行小學音樂教學,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主動去學習知識,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上有所創新與突破。
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我也逐漸開始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在設計教學方案時,用各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對音樂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使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比如,在教授學生學習《月亮月光光》這首歌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進行學習,我采用圖像展示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此次音樂課堂中,將月光照射下皎潔的畫面、平靜的森林、恬靜安謐氛圍的相關圖片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在看到這些圖片時,能夠了解到此音樂課程所要學習的歌曲。學生在觀察了這些美麗的圖片之后,對于本課要學習的內容更加感興趣。于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歌曲的歌唱練習。這種充分給予學生學習空間,使學生的主體性能夠更好發揮出來的音樂課程,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主動積極,并掌握相應歌曲的歌唱方式。所以說,關注學生主體性這一教育理念對于音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時刻謹記這種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性,使學生自由地進行學習。
二、注重課堂的實踐性
新基礎教育理念中還提出“以實踐觀為基礎的學校日常教學生活與班級生活的轉換”。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通過實踐活動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這一教學理念的提出,也使我在教學時更為注重課堂的實踐性,并希望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運用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具備音樂實踐能力。
因此,在為學生設置音樂課程時,我經常讓學生在課堂中根據音樂的曲調進行音樂編創,在學生進行音樂編創的過程中,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也在不斷拓展與提升,學生也漸漸能夠在此基礎上掌握更多的能力,并提升自己的音樂基礎。比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小螺號》這一音樂課程時,在學生掌握了這首歌曲的旋律之后,我便讓學生根據我所提供的一些打擊樂器,將這些歌曲的旋律用這些打擊樂器演奏出來。通過這種音樂編創活動,能夠使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學生在此課堂中非常積極,并希望在以后的音樂課堂中都能進行此類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踐。可見,新基礎教育理念中對學生學習實踐性的要求,能夠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提升自身的音樂實踐能力。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課堂的實踐性,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實踐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才能使學生學有所獲。
三、關注課堂的活躍性
在新基礎教育理念中,對課堂的活躍性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注重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當師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便拉近了,這樣一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更加輕松,學生學習起來也更為輕松。對課堂活躍性的要求,也是希望教師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暢所欲言,從而實現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提升,使學生在放松的環境中掌握這些音樂知識。
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也極為注意對音樂課堂活躍性的引導,積極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當我與學生進行互動時,便可抵消教師的威嚴,使教師能夠與學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中進行交流。學生在與教師進行互動的過程中,課堂氛圍也便逐漸活躍起來了,從而更利于學生的音樂學習。比如,我教授學生學習《我們大家跳起來》這首歌曲時,我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方式使音樂課堂變得更為活躍。在教授學生學習此歌曲時,為了便于與學生進行溝通,我讓大家圍成一個圓形,我與學生一起邊學習這首歌曲的演唱,邊圍繞圓形進行旋轉。這樣一來,便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樂于與教師進行互動。在學習此歌曲時,課堂氛圍熱烈高漲,學生很快便將這首歌曲學會了。由此可以看出,在教授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方式,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并促進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進步與發展。所以說,在教學中,新基礎教育理念中所提出的問題,使我意識到課堂活躍性對于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也正因如此,在音樂教學中,才需要教師為課堂的活躍性作出貢獻,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方式,便是最為便捷的一種方式,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距離的同時,也能夠使學生音樂歌唱能力、表演能力不斷提升。
四、注重評價的多元性
在新基礎教育理念中,要求教師“注重教學行為的反思與重建”,也就是說,教師在完成教學之后,要多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思考,對自身的教學能力進行反思。因此,在教學完成之后,我也經常對自身的教學過程、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等進行反思,經過反復思考,我認為,之前以學生成績論優劣的評價模式應當摒除,尤其是對于音樂課程看來說,更應注重評價的多元性。從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對音樂的演唱方式、對音樂的創作等方面進行評價的同時,還應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對音樂的喜愛程度等進行評價。
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我也常常運用這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一來,便能夠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學生也能夠看到自身的優勢,從而促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上更為用心。比如,我在教授學生學習《西風的話》這首歌曲時,就在學生學習完這首歌曲之后,對學生進行多元性的評價。我從學生學習音樂的態度開始,到學生對這首歌曲的掌握程度、在音樂課程中的表現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評價。學生在聽到教師對自身音樂學習的認可之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更為濃厚了,并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提高自己的音樂實踐能力。從學生的表現中我便了解到注重評價多元性這一教學策略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更強??梢姡禄A教育理念對于教學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也應從教學過程、教學活動、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反思,教學評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反思內容。
總而言之,新基礎教育理念有利于促進音樂教師的個人成長,有利于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創新。從對新基礎教育理念的了解,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注重課堂的實踐性、關注課堂的活躍性、注重評價的多元性。
參考文獻
[1]林會國,沈月鋒.研修與服務并舉 成長與成才共融——記嘉興市小學音樂(林會國)特級教師工作室研修思路與歷程[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6(11):16-19.
[2]劉赟.小學音樂課程實施中教師教學實踐的教育敘事研究[D].揚州大學,2016.
[3]劉婧.基于新課標的小學音樂教師教學思維轉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