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音樂教育創新對大學生價值觀培養的滲透與引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立德樹人”理念的提倡下,高校需要在音樂教育中滲透以及融入德育教育,對當代大學生開展價值觀培養,促使其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理念,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夯實基礎。本文主要就音樂教育創新對大學生價值觀培養的滲透與引導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以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音樂教育創新;大學生;價值觀培養;滲透;引導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其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也更加廣泛,新媒體成為了音樂教育創新的重要途徑。同時,新媒體的盛行也對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西方思潮在大學生群體中有所抬頭,例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以及拜金主義等,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十分不利。因此,教師要在音樂教育創新中滲透以及融入價值觀培養,對學生的道德意識和理想信念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將滲透教育和顯性教育充分結合,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一、在課堂教學創新中滲透價值觀培養
  課堂教學是音樂教育的前沿陣地,教師在開展教學創新中,要摒棄以往的固化教學模式,通過網絡直播和網絡公開課等模式,在課堂中滲透價值觀培養。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網絡教學模式,突破以往課堂教學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利用智能手機完成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創建班級QQ群組或者微信群組,通過與學生的日常交流把握其思想動態,進而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引導,提升價值觀培養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在學習《在太行山上》這首歌曲后,教師可以引入“翻轉課堂模式”,將制作好的教學視頻分享到網絡平臺上,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下載和觀看,掌握歌曲的創作背景、內涵主題以及情感基調。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微信群組推送《在太行山上》這一歌曲蘊含的革命情懷,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價值觀培養,將課堂教學與價值觀滲透充分結合,使教學變得更加富有效率和意義。
  又例如,在學習《黃河怨》這一歌曲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或者數字電視技術,創設擬真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結合音樂作品本身的情緒,身臨其境地感受其中蘊含的仇恨和心酸。在完成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社交平臺組織學生針對這首歌曲的主題和內涵進行交流討論,將愛國教育和民族主義融入教學中,促使教學實現以樂怡性、以樂促智、以樂輔德,進而達到價值觀培養的目的。
  二、在教學環境創新中滲透價值觀培養
  教學環境是潛在的價值觀培養資源,隨著新媒體的盛行,學生習慣通過新媒體獲取知識和信息,因此,教師需要以新媒體為支撐創新教學環境,切實提升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效率,為學生構建更為民主、自由以及和諧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要將價值觀培養融入和滲透到新媒體中,構建具有育人功能的媒體圈,將教學環境與價值觀培養充分結合,進而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
  例如,在學習經典歌曲《黃河大合唱》后,教師可以將相關視頻通過新媒體傳遞給學生,促使學生體會到國弱民困,日寇肆無忌憚殘害我國人民的悲憤,國土淪喪,抗日英雄奮起反擊保家衛國的激昂。通過視頻將歌曲中蘊含的歷史意義和故事內涵全部、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深化學生對這首歌曲的情感認知,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使命感。
  又例如,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音樂資源,定期利用新媒體為學生推送蘊含德育元素的音樂知識,在校園中形成富有人文氣息和理想信念的教學環境,通過教學環境熏陶和感染學生,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價值觀培養。
  三、在音樂欣賞創新中滲透價值觀培養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通過音樂欣賞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欣賞水平和音樂素養,其作為滲透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渠道,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在音樂欣賞創新中科學地滲透價值觀培養。首先,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師一個人講述、學生在臺下接受的固化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技術促使課堂更為形象、生動和活潑;其次,在音樂欣賞中,教師給予學生大量的時間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個性化觀點,并且組織學生針對作品中蘊含的價值觀進行分析和討論,在課堂中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在交流中對學生的價值觀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最后,在課下教師還要積極利用社交平臺實現教學的有效延伸,鼓勵學生將社交平臺作為分享個人價值觀念的地方,促使學生在交流和借鑒中完善個人的價值觀念。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詩詞中蘊含了大量的德育資源,具有價值觀培養的育人功能。因此,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通過教學創新,引導和滲透價值觀培養,實現學生音樂素養和道德品質的均衡發展。例如,在欣賞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將《游子吟》《送別》《思鄉曲》等貼近學生生活和富有教育意義的傳統音樂曲目分享給學生,組織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欣賞,領悟曲目中蘊含的情感與內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進行體驗交流,將價值觀培養融入課堂互動中,促使學生對黨、對社會、對教師、對父母心懷感恩之心。
  四、在實踐活動創新中滲透價值觀培養
  實踐活動是音樂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當前,很多高校給予了音樂實踐教學以高度重視,并且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嘗試個性化創新,進而發揮實踐活動的育人價值。因此,教師在實踐活動創新中,需要發揮其育人作用,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行引導和滲透。
  例如,高校要充分整合音樂教育資源,積極舉辦各種形式的音樂實踐活動,例如歌唱比賽、文藝晚會以及校園音樂節等,將正確的價值觀融入到實踐活動中,鼓勵學生利用新媒體提出自己對實踐活動的意見,進而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在歡樂以及愉悅的音樂氛圍下提升其音樂素養和價值理念。又例如,高??梢耘c社會公益團體開展深度合作,組織學生到貧困山區或者落后地區進行文藝匯報演出,豐富當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使學生在匯演中接受德育教育和責任教育,提升其社會責任感。同時,高校還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各種公益演出,例如“捐助貧困山區兒童匯演”,所取得的收益都捐贈給貧困山區作為教育資金。通過這一有意義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舞臺表演技能,還可以將價值觀培養融入到實踐活動中。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行,高校在音樂教學中要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將價值觀培養滲透和融入到音樂教育中,通過各種創新途徑對學生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進行科學引導,促使學生音樂素養和道德品質的全面發展,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夏雄軍,鄢雨朦朦.音樂教育創新對大學生價值觀培養的滲透與引導[J].北方音樂,2019,39(1):184-185.
  [2]劉冬梅.高校音樂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J].高教學刊,2018(20):157-159.
  [3]史坤,李歷.新時代下高校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實現途徑[J].北方音樂,2018,38(12):128-129.
  [4]王翼如.高校音樂教育中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實踐路徑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6):159-161.
  [5]李花,傅議萱,陳紅.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美麗價值觀滲透路徑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4):62-63.
  [6]王志春.以音樂教育為抓手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藝術教育,2018(1):74-75.
  作者簡介:張艷(1982—),女,山東諸城,本科,講師,音樂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2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