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創新基地建設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是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有力依托和平臺。文章論述了創新基地的重要性,從創新基地的硬件建設、軟件建設及管理機制運行三個方面分析了創新基地對開展多層次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創新素質人才的作用。創新基地營造了良好的“雙創”氛圍,提升了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創新基地;建設;大學生;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3-0020-03
   Abstract: The bas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 powerful support and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novation base from hardware, softwar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peration of the innovation base. It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innovation base in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quality talents.The innovation base has created a good atmosphere and enhanced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innovationbase; construction;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萍紕撔禄厥谴髮W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有力依托和平臺,是高等學校實現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手段,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及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已成為各高校的重要舉措,成為高等學校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多層次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創新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
  一、科技創新基地的重要性
 ?。ㄒ唬┦锹鋵嵈髮W生創新、創業活動的平臺
  創新基地是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各單位利用自身學科優勢和特點建立起來的、有專人管理的、有相關實驗設備的開放的創新創業實踐場所。為加強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與管理,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推進大學生創新研究和高科技創業實踐活動,實現實踐基地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我校于2016年出臺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管理辦法”(華水政2016-240號)。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立項批準了16個校級創新創業基地,并給與每個基地每年維護經費8000元的投入。成立由基地所在單位負責人為組長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和管理小組,有完善的管理和監督制度。通過定期舉辦講座等使更多學生了解創新、參與創新,利用教師的科研項目提煉出適合大學生科技創新的新課題,采取了多種辦法吸收更多的學生進入創新團隊,有效解決大學生專業教學與實際技術發展水平脫節的矛盾,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其提供創新項目研究、實踐新想法的場所,有效地發揮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學術研究能力,真正把所學專業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ǘ┦谴龠M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保障
  基地利用每個學科優勢和特點,盡可能的配備較先進的實驗設備,鼓勵多學科交叉融合,充分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循序漸進,使學生的思維方式、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我們鼓勵從老師的科研項目中適合本科生完成的部分提煉出來作為大學生的科技創新項目,指導老師一對一輔導,保證學生的單項技能達標,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基礎訓練,為綜合設計性實驗做必要的準備;選題、立項是重要的環節,學院、學校一定要嚴格評審,要保證條件成熟,難度適中。每個大學生創新團隊自己申報的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為自己形成的研究課題提供資金支持。例如,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的一組2016級給排水專業創新團隊結合專業所學污水處理方面的知識,申報了“SBR高效處理生活污水實驗研究”校級創新創業項目,設計并定制了間歇式污水處理(SBR)實驗裝置一套,去鄭東新區污水處理廠采集活性污泥、馴化,反應器啟動、調試后,運行狀態良好。該項目已先后獲得2018年省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ㄈ┦桥囵B大學生創新精神和重新構建知識體系的途徑
  創新精神要具有能夠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觀點的思維能力和進行發明創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通氣和智慧。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是要以所學科學文化知識為前提指導,著重培養大學生的懷疑意識、批判精神,通過創新基地這個橋梁,開發出更多具有開拓性、前瞻性、獨立性的新思路、新見解。同時,也是重新構建知識體系的途徑。以往的學習都是統一的課堂教學,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甚至產生厭學情緒。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通過創新創業項目,指導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實施方案,規劃學生如何實現,應該加強哪些知識內容,學生會主動自覺學習,主動與老師交流、探討具體問題,效果非常好。我校于2016年9月出臺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華水政2016-177號),規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面向全日制本科生,原則上以二、三年級本科生為主,項目驗收專家組重點考察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的創新思維、創新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情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可以使科研和大學生創業更加緊密結合,基地依托分院及專業的優勢,吸引在校大學生加入到教師科研的隊伍中,使大學生提前進行創新創業訓練,積累經驗,為自己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新基地的建設內容
  (一)加強基地的硬件建設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環境工程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是從2012年開始的,經過不斷實踐以及與兄弟院校調研交流,感受到大學生科技創新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不斷積累,系統、連續地訓練,僅僅開放實驗室是不夠的,必須有一個專門的研究實踐場所,因為實驗室由于要安排不同學生實驗內容,不便于學生連續在此工作。基地的硬件建設是基礎。2016年12月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成功申報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拿出新樓的2間80平米的房間,使用首批的專項建設經費進行了建設,根據大學生科技創新的需要配備了分析天平、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離心機、蠕動泵、多功能水質儀等必備的儀器設備,學生真正地有了屬于自己的自由設計的實驗操作場地。還配備了電腦、常用的設計軟件供學生利用現代設計手段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使得創新基地儀器設施能夠完全滿足學生獨立進行科技創新的需要。
 ?。ǘ┘訌娀剀浖贫冉ㄔO
  軟件建設是創新基地更好地發揮功能的關鍵。為了更好地將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深入開展下去,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學校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領導小組,創新創業學院牽頭,與教務處、校團委、科技處、學生處等統籌規劃,溝通協商,制定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第二課堂教育活動工作量計算管理辦法》、《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學分認定辦法》。兩個辦法的出臺大大地激勵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一方面解決了教師的后顧之憂,指導大學生創新教育教學方面的工作有了具體的量化指標,根據驗收的結果優秀、良好、合格,以及項目的級別(國家級、省級、校級)給與不同的教學工作量。另外,該辦法把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參加競賽獲得的獎勵級別,與完成相應的科研工作相對應。如指導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獲得省級一等獎的作為申報副高職稱的科研坎值,使得一部分有熱情、有激情的年輕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之中。另一方面,對學生也提出了要求,規定從2016級開始,學生需修滿2個創新創業實踐學分方能畢業,而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獲取學分的途徑之一。學生參加一項創新創業項目,既可以有完成項目的經歷,又可以獲得相應學分,一舉二得。獲得省級一等獎以上的科技創新作品或公開發表的研究論文、專利、軟件著作權等可以作為免試推薦研究生的重要參考。此種辦法的出臺使得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得到空前的調動,有了一支能力強、肯付出的指導教師團隊,參與大學生科技創新的人數越來越多,形成了良好的創新氛圍。
  三、規范基地的管理與運行
 ?。ㄒ唬﹪栏褚幏兜墓芾硎腔剡\營的有力保障
  項目指導教師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具備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驗技能,能夠指導學生順利完成項目,保證實踐基地的安全和衛生,從方案設計、操作、實驗結果的分析處理方面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作用,擴大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操作、獨立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實踐基地的專管技術人員要保證實驗室的所有儀器設備完好無損,做好技術保障工作,教育進入實驗室的學生能遵守《開放實驗室學生守則》等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實踐場地正常開放及設備的正常運行;吸收部分優秀研究生到創新實踐基地進行助管、助研、助教工作,將教學、實踐、創新和科研相結合,較好地協調了基地、科研平臺、學生論文、導師科研等方面的關系,形成了動態但相對穩定的可持續管理隊伍。
 ?。ǘ┍U匣氐恼_\行
  基地是開放的創新創業場所,要有一批有責任心的老師來管理,要有相關實驗設備對外開放。基地對外開放,在平時工作日期間,可能問題不大,但在雙休日、寒暑假期間,確實需要合理安排,需要有奉獻精神的老師。而本科生平時上課較忙,有大塊時間的恰恰是雙休日、寒暑假,老師需要利用這“八小時之外”,為學生傳道受業解惑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這樣的學術氛圍、價值取向,這樣的老師就像強大的磁鐵,構建一所大學的精神磁場,吸引著有理想的大學生,特別是優秀學子。在這方面,不少“雙一流”的高校做的很好,值得借鑒。對實踐基地培育表現突出、前景看好、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建議學校給予經費資助,支持進一步孵化和成果轉化。
  四、學院兩個“創新基地”建設取得的效果
  2017年2月“環境工程”、“廢棄物綜合利用實踐”兩個基地被批復以來,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與管理小組”,專人負責實踐場地的管理,保證大學生實踐基地的開放時間和設備的正常使用,我院在南工訓樓的二樓、四樓建立的固定的實踐基地,掛牌、制度上墻,內部分為創新區和創業區,利用專項經費進行實踐基地的建設和維護。目前已為我院相關專業的14項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每年至少要接收100名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項目。2018年我院兩項目獲得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分別是“SBR高效處理生活污水實驗研究”和“空氣源熱泵無霜技術研究”,上半年參加學校了第四屆“華彩杯”創新創業大賽和第六屆“綠源杯”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強化通風生物過濾器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取得了一等獎,4個項目取得二等獎的好成績,營造了廣泛參與的積極氛圍;在今年8月由河南省教育廳等主辦的“建行杯”2018河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學院一青年教師指導的項目“互聯智能——拋物線槽式光伏光熱融合技術”榮獲的河南省級一等獎。
  參考文獻:
  [1]劉允,陳小惠.大學生創新基地建設與運行機制研究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2):176-177.
  [2]劉亞敏,王金貴,于佐東.大學生水利創新基地建設和管理機制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科版),1997,11(3):233.
  [3]向長城,陳世強,楊儀,等.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4,37(5):51-54.
  [4]宮鶴,李士軍,郭穎,等.以創新基地建設帶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6(12):11-12.
  [5]徐曉影.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35(12):103-104.
  [6]段宏韜,卜穆峰,“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對策研究[J].創新科技,2018,18(10):61-63.
  [7]陳子輝,王澤生.基于創新實驗項目的實驗室開放機制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17-20.
  [8]王文濤,趙宏,劉榮娟,等.大學生創新實驗室建設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1):30-32.
  [9]曹青日,劉揚,游本剛,等.產學研合作培養高素質藥學人才的創新實驗基地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7,43:5-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8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