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鋼琴伴奏中和聲理論知識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鋼琴演奏對專業水平要求較高,尤其是鋼琴伴奏,既有創作性特征,又考驗基本功扎實度。隨著素質教育推進,鋼琴伴奏教學改革越發深入,但因為和弦理論知識的不扎實使得其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在此基礎上,對鋼琴伴奏教學對策以及和聲理論知識運用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鋼琴伴奏;和聲理論;鋼琴教學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提高學生鋼琴表演水平,前提是夯實和聲理論基礎。對此,要求教師加強和聲理論教學,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深入理解,并能夠學以致用。在學習中,不斷嘗試將其與鋼琴伴奏理論相結合;在鋼琴學習的較高層階段,需要進行聽力訓練和觸感訓練的結合,從而使得之前學習的和聲理論得到切實的運用。這意味著,提高學生理論實踐綜合能力意義重大,理論基礎知識與鋼琴伴奏等實踐訓練處于相同地位,前者對后者韻律的掌控有著現實指導意義。和聲理論不夯實,一味提高演奏技能,會使鋼琴伴奏水平停滯不前。完成整合伴奏表演,還需強化和聲理論知識,在此基礎上提高演奏技巧與自身修養,提高伴奏層次。
  一、鋼琴伴奏與和聲理論概述
  鋼琴伴奏指的是演奏者在對演奏樂曲旋律熟悉的基礎上,通過對樂曲和聲理論的分析,將自身的鋼琴演奏技巧配合不同的音色融入到樂曲和聲理論中將樂曲演奏出來的形式。和聲理論定義不同,認為是將超過三個音節,依據某規則共同發聲的音樂組合,涉及和弦與和聲兩部分。和聲理論中比較重要的概念有和聲縱向運動以及和聲橫向運動,前者是指超過三個音節,以疊置組合發聲。后者是指以先后次序形成和聲,相比縱向運動,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聲縱向運動以及和聲橫向運動是相輔相成、互相融合的。在實踐中,應當在伴奏基礎上,將和聲融入進去,從而豐富整體鋼琴伴奏的演奏情感以及層次感。
  二、主旋律中的和聲理論分析
  鋼琴伴奏是演奏人員在長時間的演奏過程中摸索出來的一種新的演奏形式,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同時具有所有鋼琴演奏類型中的表演性質。伴奏主旋律不同,和聲理論運用也存在差異,主要可以從和聲風格的把握以及和聲配置的方案來進行探討。
 ?。ㄒ唬╀撉侔樽嘀袑τ诤吐曪L格的把握
  要對鋼琴伴奏的彈奏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彈奏者必須提高自身對于鋼琴伴奏和聲風格的基礎認識。鋼琴和聲風格到目前為止大致有五個發展時期。
  1.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很明顯的音樂風格表現為各個音樂分部屬于平行關系,也就是說,各音樂分部相對獨立,之間的聯系相對較弱,但在音樂總體的地位上屬于平等關系,從而使得巴洛克時期的鋼琴伴奏和聲風格屬于多音部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各音部都需展現相對應的作用。巴洛克時期,人們對和聲理論的研究剛剛開始,所以導致了其和聲風格較為平淡,演奏雜音等現象相對普及。
  2.古典主義時期
  古典主義時期的和聲風格是在巴洛克時期的基礎上建立的,其為和聲風格增添了主次作用,在和聲編排上增加了“大小調”。這使得在鋼琴伴奏中,主調音樂作為該伴奏的主體思想情感表達,而和聲就成為了音樂中主調旋律的表達環境,對主調風格起到烘托和點綴的作用。
  3.浪漫主義時期
  隨著鋼琴伴奏中和聲理論的不斷發展,演奏者對于和聲在鋼琴伴奏中的作用愈加重視。在古典風格的基礎上,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伴奏中添加和聲,除了完成鋼琴伴奏的表達環境鋪設外,更加注重添加和聲本身帶來的聽覺觀感。和聲理論初步成型,為之后和聲理論在鋼琴伴奏中的全新突破打下了基礎。
  4.印象主義時期
  在這一時期,鋼琴伴奏中的和聲理論主體以及發展成熟,藝術家們在此基礎上,為了尋求更加完美的創新效果,在其創作中盡力避免前人已經創作過的和聲理論,在實踐中的創新性等特征更加強烈,力求表現出與其迥異的和聲織體。
  5.現代音樂時期
  鋼琴伴奏中和聲理論發展到現在,其風格已經完全發生了質變,這與音樂創作者的個人資歷以及世界音樂大環境的巨變有關。在這一時期,和聲理論擁有更強的邏輯性,在和聲編排上,作曲家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不再使用傳統的和聲編排方式,而是以聽覺觀感為最終目的而出發,根據獨特創作思路,個性化統籌織體結構。
 ?。ǘ╀撉侔樽嘀械暮吐暸渲梅桨?
  在鋼琴伴奏的和聲配置中需要明確的一點是,不同音樂部分的和聲編排方案存在很大區別。在鋼琴伴奏的開始階段,和聲主要的作用是進行主調表達環境的鋪墊以及聽眾的氛圍營造,從而使得聽眾能夠迅速融入到作品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之中。在樂曲的結束部分,要綜合分析和聲的特點,使得和聲能夠在樂曲的結尾處進行配置。表達樂曲的結束或者終止。此外,不同音樂主題中和聲配置的風格是存在很大差異的,例如,在顯示主題的音樂風格中,和聲的編排應當遵循清晰、規范以及單一的特性;發展主題中的和聲編排應當遵循流動和活躍特性,能夠快速營造情感共鳴氛圍,以此帶給同種別致的情感體驗,并跟上發展主題的音樂節奏;轉折主題的和聲應當根據鋼琴伴奏主調的敘事風格轉變而進行變化;結束主題的和聲風格應當在之前鋪墊的基礎上,再次升華總體樂曲的思想感情,調動起聽眾的情緒,以獲得樂曲的完美演奏效果。
  三、鋼琴伴奏中和聲理論知識的應用
  (一)和弦的選擇方法
  在鋼琴伴奏和弦的選擇中需要注意三點,注重和弦目的性,更強調和弦合理性,以此強化整體演奏效果。首先,和弦的選擇是需要一定的合理性為基礎的,其含義是和弦的選擇需要基于樂曲主調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風格特征和表達效果為基礎進行合理選擇,為了在后期的和弦編排中能夠更加自由地融入作曲者自身的藝術風格,合理選擇和弦意義重大,從而使得和弦能夠兼顧作曲者的藝術風格而不顯得雜亂。其次是和弦選擇的目的性。和弦編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完成對于主調演奏的烘托以及表達環境鋪設,注重目的性才能使和弦編排顯得主次分明,不影響樂曲結構。最后就是和弦選擇中的演奏效果。通常來講,演奏效果的高低基本取決于樂曲編排者和演奏者,在編排者方面,和弦選擇在遵循合理性以及目的性的基礎上,編排者需要根據自身經驗以及樂曲風格,將和弦根據主題區分而安排得恰到好處,使得樂曲演奏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聽眾的情緒,帶給聽眾別致情感體驗,拓展演奏內涵,獲得高質量的演奏效果。   (二)和聲織體的應用
  和聲織體的運用,更看重和聲組織形式與組合展現形態。在和聲織體的運用上,需要注意其三個特性,即多樣性、靈活性以及整體性。和聲織體的多樣性是指在和聲編排中需要根據樂曲不同的思想感情表達選擇不同風格的和聲織體,例如,在主調為低音區的和聲織體選擇中,一般選擇渾厚和低沉的和聲織體;在主調為高音區的和聲織體選擇中,一般選擇靈動以及活潑的和聲織體風格;和聲織體的靈活性含義為,在和聲織體構建中,除了做到有頭有尾外,和聲織體在不同樂曲階段,為了表達不同情感的差異也可以做一些適合于樂曲當前階段主題的相關調整,從而保證樂曲思想感情表達的連貫性;和弦織體的整體性是指和弦織體不能脫離主旋律而單獨存在,整體上,和弦織體的表達是完全契合主調的樂曲風格的,但在部分演奏階段中可以根據主題不同進行調整;體現和弦織體整體性等特征外,在和弦織體的構建中還應當從實際演奏效果出發,綜合考慮和聲和樂曲的風格管理,為和弦編排添加一定的色彩性。
  四、鋼琴伴奏與和聲理論知識融合的措施
 ?。ㄒ唬┘訌妼嵺`學習
  和聲理論具有一定程度的復雜性和抽象性,使得初學者在將和聲理論知識融入到鋼琴伴奏的實際演奏過程中時容易出現理解不足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有效融合和聲理論知識與伴奏,要求表演者加強實踐練習。具體來說,演奏者應當在演奏中進行手、眼、口的三方面訓練;同時,在演奏練習中應當將樂譜唱出,從而達到主調以及和聲織體在手和口中的不同表達,使得演奏者能夠切實體會到和聲理論在鋼琴伴奏中的融合方式。除此之外,唱出樂譜的方式還能夠讓演奏者將抽象的和聲理論具象化,方便演奏者理解鋼琴伴奏中的和聲知識。
 ?。ǘ┮幏妒褂米兒拖壹记?
  變和弦技巧是在和聲理論的基礎上,將其深入理解并融合到實際鋼琴演奏中的一種演奏技巧。變和弦技巧的主要含義是將互相矛盾的音色在鋼琴演奏中通過和弦與主調分開彈奏以使其統一的方式,從而達到演奏效果提升的目的。變和弦技巧是在和聲理論知識的理解上通過演奏技巧而將其升華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和弦在鋼琴伴奏中的使用范圍,從而將不同的音色材料混合演奏出來,獲得全新的樂曲演奏風格。從變和弦技巧入手分析,色彩性變和弦與功能性變和弦的整體演奏效果不同,色彩性變和弦是在樂曲主調風格不變的基礎上進行變和弦技巧的演奏,功能性變和弦是將不同音色材料進行混合,在不同演奏主題下進行的契合于主題的變和弦演奏。變和弦技巧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樂曲中的演奏雜亂效果,并在不同音色的演奏統一中獲得全新的藝術效果,使聽眾的聽覺觀感獲得全新的感受,提升演奏效果。
  五、結語
  鋼琴表演者具有扎實的和聲理論知識基礎意義重大,同時對提高鋼琴伴奏水平意義重大。但因其抽象性和復雜性使得初學者在和聲理論知識融入到鋼琴伴奏演奏的過程中容易發生困難。針對此問題,初學演奏者要不斷地加強自己的實踐學習,在演奏練習中將樂曲主調以及和弦內容分別通過唱出樂譜以及手部彈奏的方式進行統一化訓練,實現理論知識與演奏技能有機結合。除此之外,在和弦的選擇中,要注重其合理性、目的性以及演奏效果,使得和弦能在不混亂的情況下融入編曲者的自我藝術風格和思想感情,同時能獲得一定的演奏效果??偠灾吐暲碚撝R的應用,無論是在編排還是演奏中,對于鋼琴伴奏的總體藝術表達都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子書.淺析鋼琴伴奏織體在合唱作品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8(15):50.
  [2]楊青育.淺談聲樂演唱中聲樂鋼琴伴奏起到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樂,2018(1):43,45.
  [3]李曉.和聲基礎在鋼琴伴奏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7(9):128-129.
  [4]徐青,王葳.以鍵盤和聲為基礎的合唱鋼琴伴奏視奏與移調技術探索[J].藝術科技,2017(4):5-6.
  作者簡介:廖瑞潔(1980—),女,湖北,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2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