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求真務實科學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1億往昔崢嶸歲月;砥礪奮進譜新篇
  輕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也是中國最早進行改革開放、市場化程度最高、競爭最充分的一個行業。國家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前夕,輕工業建設項目的整體工程設計工作還是空白,1952年10月,輕工業部從全國各地抽調一批干部和工程技術人員,籌建能夠獨立工作的設計機構,1953年1月,正式成立了輕工業部基本建設局設計公司,即中國中輕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輕國際)的前身。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黨中央改革開放方針的指引下,國家基本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我們主要的業務范圍——輕工和建筑行業也無一例外地處于大規模的工程建設、技術改造中,設計行業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
  從1980年起,公司作為輕工業勘察設計單位企業化管理的首批試點單位,對設計體制和設計經營管理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各方面工作有了新的進展。
  1992年底,根據輕工業部《關于部屬設計院深化改革的意見》和《關于試行技術經濟承包責任制的幾點意見》,公司獲得對外經貿部批準的“直接對外經營權”,可以直接對外開展國外經濟技術合作以及承擔對外咨詢、設計和設備材料出口等業務,公司面向國內外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努力實現變技術事業型為企業經營型,變單一設計型為多功能型,變內向型為外向型,變封閉型為開放型,真正成為具有開拓、競爭能力的、技術商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
  1995年5月、10月,公司分別由建設部、輕工總會確定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經營范圍涵蓋了全國范圍內承擔輕工業的工程咨詢和工程承包任務、造價咨詢業務、輕工行業規劃研究、建設項目監理業務等,以項目為中心,全面發展經營生產,取得了可喜成績。
  2000年開始,根據國務院(1999)101號文、(2000)71號文要求,原中國輕工業北京設計院進行了脫鉤改企整合重組,2000年10月成為交中央企業工委管理的大型科技型企業,2003年1月原中國輕工國際工程設計院本部改企轉制后更名為中國輕鑫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1月23日,公司取得了由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3月20日,公司取得了由建設部頒發的工程設計甲級證書,經過一系列組織機構調整、整章建制,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進入了正常運作的軌道,2004年4月,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正式更名為中國中輕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現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
  這些時間節點,記錄了公司的成長,見證了公司的發展。六十五年的發展道路是坎坷曲折的,經受了重重磨練和考驗,企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涉及到多元經營的發展過程,公司職工從初創時期的百余人,增加到現在的近千人,中輕國際人奮發向上、勵精圖治;開拓創新、勇于拼搏;砥礪奮進、不斷前行,可謂“指顧崎嶇成坦道,笑談荊棘等浮云”。風風雨雨,鑄就了輝煌的業績,磨礪了中輕國際“嚴謹、專業、創新、卓越”的企業精神,積淀了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留下了豐碩的奮斗成果。
  四十年改革開放,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家基本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建設高潮,公司的主要業務范圍——輕工和建筑行業也無一例外地處于大規模的工程建設、技術改造中,宏觀環境給公司發展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中輕國際作為以輕工行業為主業的勘察設計咨詢單位,身處強手如林的激烈競爭中,能屢創歷史新高,總結經驗,主要歸因于:解放思想是中輕國際發展的先導,改革創新是中輕國際騰飛的動力,求真務實是中輕國際振興的基石,科學發展是中輕國際強盛的途徑,外部內部的良好環境為中輕國際走上改革創新科學發展之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耕耘奉獻幾十載,碩果累累立豐碑
  中輕國際堅持以市場為先導,以技術為支撐,以管理為核心,以資源為平臺,以創新為動力,為顧客提供全過程、多方位、專業化、質量高、效果好的滿意服務。歷經六十五年的創業、發展、壯大,中輕國際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大型科技型企業,是全國勘察設計單位歷屆綜合實力百強單位。
  公司秉承與客戶目標一致、共同發展的理念,在輕工行業耕耘多年,在行業中已形成品牌,處在輕工設計行業競爭第一梯隊,在行業內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戶認可度。公司在制漿造紙、日用化工、玻璃、窯爐、啤酒、葡萄酒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競爭優勢,具有較高的品牌影響力。公司民用板塊涵蓋了策劃研究、規劃、建筑設計、室內外裝飾設計、景觀設計、工程造價咨詢、BIM技術咨詢、工程管理及總承包等建筑全產業鏈、全過程的技術和管理服務,在商業綜合體、醫療等領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公司為國內5000余家大中型企業,20多個國家的60余個大中型項目提供了工程設計、咨詢、項目管理、總承包等服務,與國內外著名的300余家大型公司建立了實質性合作和業務往來關系。
  自2003年以來,中輕國際簽定合同總額近80億元(2013年新簽合同額達10億元),總營業收入43億元;年營業收入從改制前2002年的3950萬元,到2005年首次突破億元大關,2008年登上實現收入2億多元的新臺階,2012年突破4億元,2017年達到5.2億元,盡管每一步跨越的過程都十分艱難曲折,但是結果是豐碩的,成果是顯著的;改制后的中輕國際為職工增加了福利,為股東創造了效益,為國家創造了財富,很好地履行了社會責任。
  中輕國際是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中國工程咨詢協會等國際及國內100余個協會、學會的主要成員。1995年1月在世界銀行“DACON”數據庫認可登記。1992年6月在國內設計單位中首批獲得國家授予的對外經營權。2009年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公司作為以咨詢、設計、監理、項目管理、工程總承包為主體業務的大型工程公司,擁有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輕紡全行業、化工石化醫藥行業(化工工程)、市政行業(排水工程、環境衛生工程)、農林行業(林產化學工程)、建筑行業(建筑工程)和環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專項設計等甲級資質;城市規劃、招標代理、化工石化醫藥行業(生化、生物藥、化學原料藥)、電力行業(火力發電)、商物糧行業、建材行業(新型建筑材料工程)、市政行業(給水工程、城鎮燃氣工程、熱力工程)和環境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專項設計乙級資質;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設計與施工二級資質;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工程咨詢、工程造價、工程監理甲級資質以及壓力容器設計、壓力管道設計許可證。   公司始終堅持科學規范、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建立并不斷完善符合市場規律與客戶需求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體系。自1986年起推行全面質量管理,1989年通過輕工業部、建設部的驗收;1997年12月率先在輕工設計系統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8年8月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管理體系認證;公司各部門嚴格按照“三標體系”要求,堅持方案比選、成品校審,做到嚴格把關,周到服務;將工程承包納入管理體系,全過程監控毫不放松;2003年至今共獲得部(委)級以上各種嘉獎270余項,其中國家級優秀設計、咨詢獎和科技進步獎35項,共擁有11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6項。
  多年來公司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和完善了市場化選人以及有利于人才發揮和成長的用人機制,倡導以事業的發展吸引人,以先進的文化塑造人,以濃厚的感情凝聚人,以適當的待遇激勵人,以優秀的成果鼓舞人,以良好的環境使用人,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輕國際現有國家級設計大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輕工行業設計大師6人;各類國家注冊工程師258人次、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61人。公司高度重視培訓及后續教育工作,組織開展覆蓋全員的各行業、各專業的業務培訓以及各類管理類培訓,每年定期開展知識競賽活動,公司接受培訓的人員和次數逐年增加。
  3花開數朵,風景這邊獨好
  伴隨中輕國際的發展壯大,公司制漿造紙行業設計咨詢的專業團隊已從建院之初的造紙設計室,發展到今天成為涵蓋備料、制漿、造紙、堿回收等工藝專業以及總圖運輸、建筑、結構、儀表、給排水、暖通、電氣、熱力等公用工程專業10個組、122人,擁有2名國家級設計大師、3名行業設計大師、27名教授級高工及26名高級工程師的制漿造紙設計工程部。部門內部擁有相對成熟的經營生產、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體系,充分利用并發展壯大了公司在造紙行業的傳統技術優勢和品牌,在業內擁有可觀的市場份額,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華泰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太陽紙業有限公司、上海泰盛制漿(集團)有限公司、亞太森博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山東泉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中國造紙業龍頭企業成為公司的長期合作伙伴。立足傳統制漿造紙行業優勢,部門積極開發技術改造、技術更新,造紙相關環保工程(污水處理、廢渣治理、節能利用等等)市場,取得豐碩成果。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公司制漿造紙項目合同數量由第一個十年的年均5個前期咨詢項目和10個施工圖項目增加到近十年的年均17個前期咨詢項目和20個施工圖項目。建設項目的規模也大幅增加,完成的前期咨詢項目總規模由改革開放第一個十年的年均13.7萬t提高到近十年的年均319萬t,完成的施工圖設計項目規模由改革開放前十年的年均11.2萬t提高到近十年的年均242.4萬t,單個合同項目的建設規模提高20~30倍。
  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是2001-2015年,我國制漿造紙行業新改擴建投資高達1.9萬億元,年均增長近20%,這些投資建設項目使得我國目前建成的制漿造紙生產線擁有了國際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中輕國際作為具有65年歷史的咨詢設計大型國有企業,參與了其中多個行業領先的巨無霸生產線項目。中輕國際先后完成了廣州造紙集團有限公司9號機年產40萬t膠印新聞紙工程、1號機年產15萬t新聞紙搬遷工程、5號機年產6萬t膠印新聞紙搬遷工程,完成山東華泰紙業10號機年產20萬t、11號機年產35萬t和12號機年產40萬t膠印新聞紙工程,總計完成新聞紙設計產能156萬t。其中幅寬9.6m的廣州造紙集團公司9號機生產線于2007年12月19日運行車速達到1684m/min,創造了同類紙機開機的世界紀錄。
  中輕國際于1996年開始與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PMl項目合作,至今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玖龍紙業目前已發展為在國內擁有東莞、太倉、重慶、泉州、沈陽、天津、樂山和河北八大生產基地、總產能超過1500萬t的包裝紙行業龍頭企業,中輕國際參與了每個基地的初期規劃和集團公司約70%總產能的工程設計工作,僅在2008-2018年間就完成595萬t產能的設計任務。
  2006年起承接了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多個大型改擴建漿紙項目,更加穩固了中輕國際在制漿造紙咨詢設計行業的地位。2011年投產的湛江展鳴紙業有限公司年產70萬t漂白木漿項目是國內咨詢設計單位首次完成全部詳細設計的大型木漿項目,獲得2013年輕工勘察設計一等獎,湛江美倫紙業3號機年產30萬t文化紙項目、4號機年產120萬t涂布紙板項目、壽光美倫紙業有限公司4號機年產30萬t文化紙項目及7號機年產51萬t文化紙項目、黃岡晨鳴年產56萬t溶解漿項目、壽光美倫漂白木漿及化機漿項目等工程咨詢與設計服務助力了晨鳴紙業集團的發展與壯大。其中2016年投產的湛江美倫紙業4號機幅寬9.85m,車速1800m/min,是目前國內最大產能的涂布紙板生產線,壽光美倫紙業7號機是目前國內產能最大的文化紙生產線。
  延續20世紀80年代承接青山紙業有限公司15萬t本色針葉木漿項目和南寧鳳凰紙業10萬t漂白木漿項目的技術優勢,公司在90年代末承擔的山東日照年產24萬t漂白木漿及年產17萬t液體包裝紙板項目中,首次采用點菜拼盤方式實施,為我國造紙工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成為我國認識和重視采用新技術的一個重要起點,項目獲2003年度輕工勘察設計一等獎、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2002年7月投產后,該企業成為我國木漿生產領域中的標兵。在該公司更名為亞太森博(山東)紙業有限公司后,中輕國際繼續承接了其年產150萬t漂白木漿項目從備料到漿板機的全部主工藝生產線的過程設計任務以及以后的多項技術改造項目,公司制漿造紙設計團隊的設計經驗和設計水平大幅提高。
  中輕國際長期致力于非木纖維原料的制漿工藝及項目實施,20世紀80年代采用中西結合的技術先后完成了年產5萬~7萬t的廣寧人民造紙廠、四川雅安造紙廠和福建邵武竹漿廠的漂白竹漿項目。2001年首次在國際競標中中標、采用產品還貸及全部采用國產技術裝備承接并完成緬甸200t/d竹漿項目,是我國國產設備從備料、制漿、堿回收到漿板機以及相關輔助電站、給水、污水、化學品等系統全方位的走出國外,帶動了國內制漿造紙設備制造企業投入制漿造紙設備研發和制造的積極性,為國內總包企業、設計咨詢、施工安裝等企業走出國外開辟了新市場。項目獲得2007年度輕工勘察設計一等獎。基于這些技術的積累,公司2003年承接赤天化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0萬t漂白竹漿項目,是當時全國第一家經三次國務院辦公會審定的國家林漿紙一體化示范項目,是當今世界上工藝技術最先進、可選擇性生產輕ECF或TCF、單線產量最大的竹漿生產線;之后進一步加大自有技術和國產設備的應用,于2009年設計完成四川永豐紙業有限公司年產15萬t漂白竹漿項目、2017年設計完成瀘州永豐紙業有限公司年產20萬t漂白竹漿項目,我國竹材制漿技術和裝備水平達到了歷史上的又一新高峰。此外,中輕國際設計完成的麥草漿、葦漿等項目也都成為了該類工程的模板項目,在非木漿堿回收工程方面的業績更使得我國非木漿黑液堿回收技術站到了世界的頂峰。   在溶解漿項目方面,公司在近10年先后完成多個新建及化學木漿轉產溶解漿的技改項目。新建的項目包括太陽宏河年產40萬t溶解漿項目、黃岡晨鳴56萬t溶解漿項目?;瘜W木漿項目建設后進行技術改造轉產溶解漿的項目包括2009年投產的安徽華泰漂白木漿項目于2011年技改轉產溶解漿;太陽紙業有限公司年產18萬t漂白木漿項目于2009年技改轉產溶解漿以及亞太森博漿線轉產溶解漿項目等。其中采用連續蒸煮設備生產溶解漿技術成為國際先進技術應用的首例和成功實施的典范。
  中輕國際完成的其他特色工程項目還包括首臺將簾式涂布技術應用于牛卡紙生產的浙江吉安紙業有限公司年產60萬t涂布??椖?山東華潤紙業年產10萬t、年產15萬t及山西強偉紙業年產15萬t、年產20萬t的石膏護面紙板項目;濮陽龍豐紙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tAPMP工程及年產30萬tLWC紙項目;琥珀紙業有限公司年產30萬t箱板紙及新建生活用紙工程;中煙施偉策(云南)再造煙葉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9450t煙草薄片工程;廈門瑞科際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日處理1200t生活垃圾、500 t餐廚垃圾工程;宣化紙廠和國內鈔票紙廠的棉短絨制漿、證券用紙及鈔票紙項目;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下屬的中輕特種纖維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實驗紙機項目等。
  多年來公司高度重視制漿造紙行業的研發和技術進步。公司研究開發的大型板式降膜蒸發技術為后續非木漿堿回收系統的技術開發奠定了基礎,使得我國非木漿堿回收系統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穩定和牢固了我國非木漿堿回收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研發成果在1995年即獲得了“輕工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一技術使國內蒸發設備由改革開放初期的50t/h蒸發能力發展到600t/h,并出口東南亞和加拿大等國。大型堿回收爐控制技術開發使得我國在大型堿回收爐設計制造和供貨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堿回收爐設計制造和供貨能力由改革開放初期的國產日處理75t固形物雙汽包堿回收爐,發展到1992年出口國外日處理1000 t固形物、2008年出口日處理2200 t固形物的單汽包低臭型堿回收爐,目前已運行的全部國產化的大型堿回收爐日處理固形物能力為2500tDS/d。
  公司研究開發的國產石灰窯技術,使公司石灰窯總承包工程實現突破,成為國際上兩個僅有的主要供貨商的競爭對手,并成功進軍東南亞,向泰國供貨了兩套白泥回轉窯。目前還正在實施俄羅斯項目以及大型國產石灰窯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國產石灰窯的市場開拓,結束了國外供貨商獨攬行業的局面?;瘽{廠臭氣收集處理集成技術和白液氧化技術及裝備的成套解決方案也順應了國內節能減排和發展綠色紙業的趨勢,為國內客戶提供了可靠的成套技術裝備和良好的技術服務支持。
  進入“十三五”,我國制漿造紙行業從超常發展回歸到理性平穩發展的軌道,紙業在“走出去”的大潮中尋找新的市場機遇,中輕國際的國外業務也在逐年擴大。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初期是引進技術裝備,到“十五”和“十一五”期間成套出口中型制漿造紙裝備及承接國外項目的工程設計和總承包項目,盡顯了改革開放政策帶來的成果。中輕國際2014年承接的阿聯酋年產32萬t文化紙EPC總包項目,包括項目開工許可、設計、采購、施工、指導開機和質保管理等工作。項目被列入2016年中國造紙工業十大新聞,是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在國際市場上通過國際競標簽訂的最大的工程總承包項目。項目團隊逐一攻克相關的技術和非技術難點,如應對國際工程采用歐洲、美國規范和標準,應對多地區用戶產品質量需求(歐洲、美國、日本、中東等質量指標要求不同),應對極端氣候條件下的工藝設備選擇(通風、制冷、空調、污水處理以及污水回用等),應對當地政府和業主提出的特殊要求等,并首次實現工業項目全專業BIM設計,實現多專業設計軟件的互相對接和轉換,保證了項目順利推進,贏得了業主的信任并提升了公司設計和項目管理團隊的水平。
  4關山萬里、而今邁步從頭越
  六十五年的中輕國際伴隨著中國輕工行業的發展而成長,見證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輕工行業從簡陋落后的作坊工廠到基本門類齊全的現代輕工業體系,成為世界輕工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的全過程;更見證和親歷了制漿造紙行業從“非木纖維為主”到“草木并舉”,再到“以木為主,合理利用非木纖維”進而“提高木纖維比重、加大廢紙利用和科學合理利用非木纖維”實現“綠色紙業”發展的全過程,作為項目的參與者、建設者和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我們感到無比榮光和自豪。未來,中輕國際將通過科技興業、質量強業、管理治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繼續向科技型國際工程公司目標邁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3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