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音樂教學中視譜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音樂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核心的教育,視譜是音樂教育的重要基礎,也是系統學習音樂的必修課程。而在《音樂課程標準》也有明確指出“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識譜能力的提高對學生感受、理解、表現及創造音樂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音高概念;由淺入深;節奏變化;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笔俏覈糯逃铱鬃釉缭诙Ф嗄昵疤釋绲慕逃枷?。教育目的就是完善高尚的道德人格,要求在掌握技巧、培養樂感、確立觀念、增強美感的同時,還要藝術性地接受知識來塑造美好的人格品德,使學生在音樂教育中,真正感受到對人生理想和希望的渴求。音樂課主要是傳播知識,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所以視譜是音樂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基礎課程,必須強化視譜教學的地位,讓教學落到實處,實現有效教學。視譜教學一直是難題,學生不喜歡唱,老師不想教,一學期下收到的效果甚微。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對視譜教學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一、查找原因
一次隨堂檢查中我發現學生視唱節奏、音準等參差不齊,還有只唱幾句就唱不下的等等。平常隨伴奏或隨鋼琴伴唱都沒發現這么的問題,而這次檢查清唱出現的情況,引起我的深思。課間留下幾個同學在音樂室聊起來,各人把情況反映:“我讀了小學6年才上2節音樂課”“我們一節都沒上過”“我爸:說學好語數英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不是專門學音樂,又不考音隨便唱就行了”……。為什么同學們在思想上這樣不重視音樂?這還得從根源查找原因,四會撤縣建市多年,但城區的的居民多半是從農村轉到城里的,受老一輩人的影響很多家長保留著傳統的思想,認為學好“語、數、英”走遍天下都不怕。除了受到家長的影響,還有很多學校為了應試,不重視音體美的教育教學工作,導致音樂課形同虛設,只有形式而無實質性的內容,教學過程也被簡化了很多,處在了學科教育的邊緣。課堂上發現不少同學隨鋼琴或伴奏模唱歌曲的能力相當強,但要他們唱譜卻感到困難,上了6年的小學1234567都不分不清。如果說學生都是“音盲”或“音高感不強”,但他們唱很多歌曲的音準都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模唱流行歌曲時很高的音程都唱得相當準,說明他們的音高感是相當好的。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喜歡唱歌詞,不喜歡唱歌譜,即使是他們非常熟悉的歌曲要唱譜也感到困難;這就是思想上和同用“唱名”來表示音高的觀念始終沒有培養起來。一是思想不重視;二是沒有音高概念;三是學生普遍對識譜興趣不高。
二、了解音樂的意義 ,轉變觀念
音樂作為藝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生活和心情的調節劑,也是心靈的彼岸,精神的家園。莊重肅穆的音樂使人沉穩如山,輕快活潑的音樂使人飄忽如云,舒緩悠揚的音樂使人心靜如水。它是你急噪不安時的一針鎮定劑,是你憂傷感懷時的一抹笑容,是你灰心沮喪時的一句鼓舞。音樂能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讓我們得以感受自然,感受人生,感受世界。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聽一首特殊的歌會有不同的感覺和效果。有人說音樂是母親的手,是愛的召喚,是情的流露,讓煩惱的時候寧靜,讓痛苦的時候溫暖,讓緊張的時候松馳。在學校用音樂課堂來營造輕松的工作環境;在閑暇時候用音樂來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還用音樂來放松心情,提高精神氣。了解了音樂的意義和生活中的好處,同學們不禁驚嘆,音樂無處不在,是生活不可缺少的調味劑!
三、視譜能力的培養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識譜能力的提高對學生感受、理解、表現及創造音樂有著重要的作用?!?
?。ㄒ唬┯蓽\入深,簡單到復雜
樂理課堂教學是枯燥無味的,要改變學生對樂理的興趣。要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從單音到多音。首先從單音開始,例如1=C4/41---|1-1-|1111|簡單的樂譜能引發他們的興趣。逐步加深,在原有基礎上增加難度。如:(1)1=C4/41---|1-1-|1111|2222|3333|1-2-|3---||(2)1=C4/4 3212|333-|222-|1232|1---||反復的練習并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遍帶著手號唱,第二遍用心聆聽,第三遍同桌互檢等,不斷地復習鞏固提高,唱名和音高在心和腦形成了一定的概念。
?。ǘ┴S富多樣的節奏變化
音樂節奏是指音樂中聲音強弱、長短的配合、對比、反襯、聯系等千變萬化而有序的組織形式。音階的學習可以通過千變萬化的節奏進一步的鞏固提高,可以通過熟悉的歌曲節奏入手如1994年世界杯的主題曲《we will Rock You》節奏,節奏簡單強弱有鮮明的對比,在熟悉節奏的基礎上演變成簡譜如1=C4/411 20 11 20 |22302230|33403340|4450 4450‖一遍的范唱同學們就能準確無誤的唱、拍。在節奏變化的同時加入力度的變化,最富有感染力的要說三拍子舞蹈,三拍子在音樂中表示舞蹈性并富于動感的情緒,經常用于圓舞曲中。其音樂特點是:一強二弱,強拍每隔兩拍才出現一次,即強弱弱。如《青年友誼圓舞曲》前面4小節就能充分體現圓舞音樂特點,節奏鮮明、強弱突出,在練習中把原譜是i改為6目的是讓同學們再次鞏固音階的唱名和音高。逐步加入切分音、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等的節奏變化,節奏的不斷變化,音階不斷的反復練習,使唱名和音高概念在大腦的反復記憶不斷提高。
?。ㄈ┬〗M合作培養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在傳統的音樂課堂上,師生關系因授課方式的過于呆板,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氣氛過于沉悶,因而容易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不能參與到探究知識過程中,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小組合作注重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使他們動口、動手、動腦、團結協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全班分成5個小組,由組長組織圍成半圓就坐,做練習筆記;對于思想經常開小差和耐不住寂寞的同學把他們分到不同的組里,每次都要通關,不通關的要找出原因解決問題,直到通關為止;教師在布置完任務,穿梭于各小組之間,進行旁聽、指導、幫助、糾正,學習氣氛活躍而輕松,學生間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促成他們親密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進一步培養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視譜能力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提升,要貴在堅持。老師可通過布置一些耳熟能詳的流行歌視譜作業,一方面增強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回課檢查,有效鞏固學生的視譜能力。
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聲音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情感,是一種聽覺藝術。視譜是一門重要的基礎,通過視唱和音樂聽記來訓練學生的音樂聽覺,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音準、節奏具備敏銳的聽覺,對提高個人素質和今后進一步發展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李重光.簡譜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教程[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1.
[3]邱高超.視唱練耳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融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