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體系是現今著名的且極具影響力的一大音樂教育體系,教育原則為“訴諸感性,回歸人本”。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應用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與發展其表現力與創造力,從而實現整體教育教學目標。當前,我國政府組織加大了對高職學前教育的支持力度,為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應用、開發創造了良好條件,因此,本研究重點探究其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的創新應用方式。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1],可有效啟發高職學生與生俱來的習性,將其應用在學前教育中,配合合適的教學方式來增強高職學生的音樂素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鋼琴課作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多數教師仍堅持灌輸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新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不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因此,教師必須及時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貫徹到鋼琴教學過程中。
一、貫徹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原本性,回歸鋼琴教學本真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由德國著名教育家、音樂家卡爾·奧爾夫創立,其最終形成于本世紀30年代左右,其直接擺脫了常規系統性對于音樂學習的桎梏,將學生從簡單的音樂技巧學習中完全解放出來,強調開發學生自身內在潛能,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特征?!霸拘浴笔菉W爾夫音樂教學法的重要內涵[2],富有“尋找音樂源頭”、“回歸人的本源”等含義。一方面,從實施對象來說,這里受音樂教育的包括所有成長著的人、乃至專業音樂家的培養領域。另一方面,從存在的形態層面來看,音樂教育強調利用“音樂元素”本體(如節拍、節奏、速度、力度、樂句、樂段、調式、調性等)進行學習。所以,“原本性”音樂教育觀念中最本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音樂的存在方式。即:選擇一個人本能的、原始的情感抒發方式(邊朗誦邊動、邊唱邊舞、邊唱邊奏等)為學習方式,經常以團隊合作多人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參與音樂活動中感知、體驗、表現、創造音樂,從而形成較高層次的音樂技能,最終提高音樂綜合素養。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鋼琴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不僅僅是單一的傳授知識技能,“人的教育”在鋼琴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奧爾夫指出音樂是人類溝通、交流情感的本能,因此,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應當從學生的本性、音樂本源出發,回歸鋼琴教學的本真。
?。ㄒ唬┡囵B審美能力及藝術感知力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以女生為主,多在16~21歲之間,根據相關研究結果證明,此類學生年齡已經超出最佳鋼琴技能獲取時間,受到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當前很多學前教育學生并沒有扎實的鋼琴彈奏基礎,甚至還有學生都沒有碰過鋼琴,其手指的柔韌性、靈活性與鋼琴專業整體要求相比,差距相差甚遠,基于此,在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可一味強調演奏技能,而應適當回歸鋼琴本真,如在課堂中播放優美的鋼琴作品,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藝術感受力,讓學生體會到鋼琴專業學習的樂趣,主動在課余時間練習鋼琴,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同時,教師應當科學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單一追求演奏能力的理念,引導學生在鋼琴曲中體驗鋼琴,激發學生對于音樂、鋼琴的本能反應。
?。ǘ昂稀钡慕虒W觀念對“幼兒歌曲彈唱”課程的影響
“合”即“合作、整合”,將這種意識放入彈唱課程構建中,即讓師生一接觸課程內容就知道本課程的學習特點是“歌唱與聲勢結合、彈奏與歌唱結合”, 而不是歌唱、彈奏內容割裂的狀態。在彈唱課堂教學中,唱為主彈為輔,伴奏是為歌唱服務的。在這樣的教學觀念指導下,老師的課堂教授就應該時刻要求關注學生的唱,應要求學生養成邊彈邊唱的習慣。讓“邊彈邊唱”貫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使“唱、彈”配合成為一種習慣,從而真正解決歌曲彈唱教學的兩大難題。
二、堅持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綜合性,豐富鋼琴教學內容
學前教育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鋼琴演奏技能,為培養高素質幼兒園音樂教師,在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可過于強調提升演奏技能,而應當與其他學科、職業需求相融合,堅持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綜合性,進一步豐富鋼琴教學內容,從“多層次多角度選擇鋼琴教學內容”“突出鋼琴教學的特色”兩方面切入,讓學生全方位接受鋼琴知識。
?。ㄒ唬┒鄬哟芜x擇鋼琴教學內容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具有綜合性的特征,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需求,多層次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3]。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接受鋼琴專業學習的學生雖然年齡已經過大,但他們與首次感受鋼琴的幼兒一樣,也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感悟力、興趣愛好,通過恰當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藝術品位與審美情趣。
根據青年學習心理研究結果可知,在高職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參與,將可參與行為轉變為合作,引進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綜合式體驗,融合演奏、律動、演唱等多種教學內容,開展綜合式教學。選擇多層次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實現與未來工作的無縫式銜接。以初步學習鋼琴為例,教師可通過“色彩”中的七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與唱名融合起來,幫助學生記憶音位。樂譜與彩色音符,在鋼琴教學初期,用彩色樂譜符頭作為學習內容,當教授學生音符位置后,用相應的顏色將其點綴起來;彩色紙片或者卡片,在鋼琴鍵的對應位置上貼好彩色卡片;制作彩色指環,要求學生自主制作指環,根據手指大小卻確定指環。
?。ǘ┩怀鲣撉俳虒W的特色
綜合性作為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的特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突出鋼琴教學的特色。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中有自身獨特的樂器演奏內容,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因素[4],將鋼琴教學內容與其他教學內容相區分,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收集創新的內容、知識,不斷開拓學生知識眼界,讓學生用心感受鋼琴這一美妙的世界,自主投身于鋼琴學習過程中。 三、突出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創新性,更新鋼琴教學方式
“創新”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關鍵,也是新課程改革對培養人才的要求,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更新鋼琴教學方式,培養符合學前教育發展潮流的人才。奧爾夫認為“即興創造是每個人的本性”,即在鋼琴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參與到創造過程中,通過恰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充分挖掘學生潛在創造力。
?。ㄒ唬┮爰磁d演奏教學方式
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其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感受音樂,奧爾夫認為他追求的是通過學生自己創造、奏樂等方式,即“即興演奏”來設計獨特的音樂[5],從而將自主化音樂學習貫徹在學生鋼琴學習過程中?!凹磁d演奏”是鋼琴教學體系中常見教學方式,與鋼琴彈奏技能教學分開,學生無法及時將已學知識運用在即興演奏中去。在即興演奏時,為了讓學生有演奏靈感,通常教師會給出多個演奏模型,限制了學生想象。在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中,強調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創造音樂,在教授鋼琴技能時應當加入即興演奏,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空間去想象、創造,如學習完某一鋼琴曲后,要求學生進行一次作品設計,再與其他同學進行比較,經過教師指點后再修改,讓學生的即興演奏變得更為合理。
?。ǘ┮雽嵺`式教學方式
實踐出真知,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引入實踐式教學方式,改變學生固定的彈奏模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多讓學生實踐,在練習中提升其鋼琴技能。以節奏教學為例,節奏教學是應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突破口,節奏是高職學生學習鋼琴、音樂的首個階段,為引導學生感知節奏,在開展鋼琴音樂教學活動時,可充分發揮學生身體的作用,加入動作讓學生感受不同音樂的節奏、律動,發展其聽覺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將節奏融合到演奏過程中。此外,針對具備彈奏能力的學生,教師可要求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收集大自然中的音樂聲音,并將其加入藝術創作,將生活中的音樂元素轉化為鋼琴曲,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四、把握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多元化,促進學生共同成長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教師應當將其融合到教學評價中,利用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共同成長,引入學生互評的方式[6],要求學生相互點評彈奏的鋼琴曲目,指出同學彈奏過程的優點,通過此種方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落實教師評價,教師應當及時落實學生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自主投入到鋼琴學習中。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不斷完善我國學前教育研究系統。在實際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根據學生個性特征、興趣愛好,豐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游戲等活動,不斷豐富鋼琴教學內容,利用創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演奏鋼琴曲目,從而更好地增強學生音樂素養,促使學生主動感知音樂旋律與節奏,培養學生良好的韻律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雁.從奧爾夫音樂教法在中國的蛻變看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的發展方向[J].邢臺學院學報,2017,32(1):167-169.
[2]朱笛揚.奧爾夫節奏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的運用——以“視唱練耳”課程為例[J].鎮江高專學報,2016,29(3):107-109.
[3]張學蕾.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應用的探索性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17):155-156.
[4]崔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6,12(13):213-214.
[5]涂遠娜.奧爾夫音樂理念下的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教學與實踐[J].黃河之聲,2015,23(10):51.
[6]余蓉.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教育界,2017,(22):31-32.
作者簡介:席雯婷(1985—),女,漢族,江蘇蘇州,江蘇省蘇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音樂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