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過程性評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小學數學學習課堂引入過程性評價,可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改進和提高學生學習的方法與效率,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有很大提高,促使學習方法更加科學,學習效果提升明顯,過程性評價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素養的提高。為此,本文主要就過程性評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過程性評價;小學數學;教學
  一、過程性評價的特點
 ?。ㄒ唬╆P注學習過程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習方式又會導致不同的學習結果,而現有的評價方法與評價工具,更多地側重于對表層式學習方式所產生的學習結果的評價與測量,對于那些由深層式學習方式所導致的學習結果要么不予關注,要么無法評量,從而形成一個評價的死角,這是導致學生采用表層式或者成就式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其結果是形成一個“表層(成就)式學習方式--低層次學習結果--表層(成就)式學習方式”的惡性循環。過程性評價卻恰恰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方式,通過對學習方式的評價,將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到深層式的方向上來,所以過程性評價很好地填補了上述的評價死角。
  (二)重視非預期結果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豐富多樣的,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學習經歷,從而產生不同的學習結果。傳統的目標導向的學業評價,將評價的目標框定在教育者認為重要的、十分有限的范圍內,這種做法使得很多有價值的教育目標被忽視,評價導向的積極作用被削弱。過程性評價則將評價的視野投向學生的整個學習經驗領域,認為凡是有價值的學習結果都應當得到評價的肯定,而不管這些學習結果是否在預定的目標范圍內,其結果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經驗的豐富性大大增強,這正是現代教學所期待的最終目標。應當指出的是,過程性評價也會對學習的結果進行評價,與傳統評價所不同的是,這里的結果是過程中的結果,并且其評價標準不是預設的,而是目標游離和價值多元的,比如,學生自己的一些非正式的學習活動,如與人談話、瀏覽網絡、看電視或者閱讀一些教師所列書單上沒有的書籍等等,都可能引發新的思考,這些新思考往往成為新思想、新發現的重要來源。
  二、小學數學展開過程性評價需注意的問題
  對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程度的評價,應從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和有效參與等方面進行考察,考察時可采用活動紀錄、探究后的反思、感悟與總結等形式;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與能力的評價,應從學生是否主動地與同學合作、是否認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是否愿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交流時表達是否清楚、流暢、簡潔;表達的思路是否清楚,條理是否分明,邏輯是否嚴密;能否在小組間起到調節、組織的作用,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使全組同學進行有效的溝通;
  對學生數學思考與發展水平的評價主要是對數學思維過程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獨立思考,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數學思維品質、思維能力、思維策略和方法等。教師可以通過評價量表的觀察記錄、課堂提問、交流討論、作業分析、測驗等方面了解學生思維的獨立性、靈活性、廣闊性和創造性,以及思維的深刻性與批判性等思維品質,考察學生是否有獨立思考的習慣、提出問題的深度與解決問題中所表現出來的抽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合情推理能力、演繹推理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等各種思維能力水平。能否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與提出問題,所提問題的深度如何;能否恰當應用各種策略和方法解決問題或者自己獨立探究出解決問題新的思路與方法;能否用數學語言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文字、符號、圖表等)進行表達;能否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對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質疑、調整和完善,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能否將問題及其結論作進一步的概括、推廣與發展;
  情感與態度作為非智力因素,直接誘導與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行為,所以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與態度的發展以知識與技能為載體,而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又必須以情感與態度、數學思考、解決問題目標的實現為前提,所以,在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數學學習中情感與態度的體驗,可以通過實踐活動或解答具有真實情景的問題來考查,考查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自信心、勤奮、刻苦、克服困難的毅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質,以及對數學的價值體驗。
  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應注意多種評價形式相結合,除了本文提到的采用課堂觀察評價量表,課后訪談、作業分析、操作、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應相結合。
  結語
  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意義是深遠的,而對于老師來說,這樣的評價也是重要的。隨著對學生評價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對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越來越清晰,評價體系的改革任重道遠,對于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說,我們應該成為評價制度改革的研究者、主人翁,研究和開發課堂評價的有效模式,是我們每一位一線教師應該擔負的責任,做這樣的一種探究者,這樣的一種實踐者,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我們期望,這樣的示例研究能夠為一線數學教師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幫助,也能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實證性材料。
  參考文獻:
  [1]盧君娥.小學數學課程過程性目標的達成策略[J].江蘇教育,2013(45):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4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