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歷代書法風格轉換與書法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書法作為我國特色的文化形式,發展到今天仍具有很強盛的活力,作者以不同的寫作方式賦予了文字藝術以美感,并隨著歷史的更迭不斷變化書法風格特點。很多書法大師都是在前人作品的基礎上,融合了自己對漢字的獨到見解,完成了具有自身風格的書法創新,體現出了漢字與眾不同的美感。
  關鍵詞:書法;風格特點;創新
  書法是伴隨著中國的文字演變而出現的,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漢字為書法的發展創造了許多的可能性,從甲骨文到小篆,從行書到草書,從王羲之到祝允明,無數的人才和無數的書法形式造就了千變萬化的藝術風格,并且人們會在學習中不斷地發展創新,使書法這項藝術文化始終具有強盛的生命力。
  1.歷代書法風格的轉換分析
  受到歷史進程的影響,我國的文字字體發生了多次變化,而書法的形式表達也緊隨字體的變化而不斷改進,并且能夠一定程度上表達出當世的時代精神和社會形態。書法風格特點的變遷離不開字體變化的影響,最早篆刻在龜背上的甲骨文、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金文等都屬于大篆的字體形態,當時的人們將看到的事物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并逐漸形成了書法與繪畫合二為一的藝術創作形式。
  通過文字的改進在古老的先民時期萌生了古典書法藝術,而隨著人類群體數量的增多和知識能力的提升,社會形態發生了變化,進入到青銅器最為盛行的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文化等皆有不同,這也是進行古典書法藝術創新和改革的絕佳契機,當秦始皇的鐵騎踏破臨淄城池,完成一統中原的壯舉后,馬上展開了浩浩蕩蕩的中央集權和統一制度的政治活動,進而秦國丞相李斯結合先前時期常用的大篆文字,通過適當的整理和簡化,領導大家創立出了小篆的字體形式,順理成章地完成了全國的文字統一,這種字體形式不再使用大篆象形的表達方法,而是創造了筆畫和結構等概念,消滅異同文字的同時,也加深了文字的文化思想傳遞,雖然以法家出身的李斯將小篆字體設計得十分規范,無懈可擊,但卻無法實現書法自由調節字體的靈活性特點,但這依然對后期出現的隸書和楷書等書法形式創造重要的先決條件。
  到了秦朝后期,人們為了更加方便書寫,在小篆的基礎上形成了秦篆和秦隸的字體形式,這為書法藝術逐漸向文字的美化和裝飾方向發展,提供了積極的幫助。自從漢朝逐漸形成了以隸書為主體的漢字形式,大體上就為書法的發展定下了基調,從書法最為鼎盛的魏晉南北朝開始,直到現在,出現了眾多的字體形式和眾多的書法大家,這也使書法作為我國文字文明的載體一直傳遞下來。
  2.激發書法創新的因素
  2.1通過評判與賞析激發創新意識
  學習和應用書法的人會逐漸被各位書法大家的作品所熏陶,在強化書寫能力的同時無形中獲得藝術上的升華,這就為有效地進行評判和賞析活動打好了基礎。當我們能夠針對某一幅書法作品明確表達出主觀認知時,就說明自身已具備評判和賞析的能力,而這些主觀認知的評語不僅僅是簡單的好或不好,而是從虛實兩方面進行作品的評價,即筆法、結構、章法的實與意境、思想、想象的虛,評價者需要充分調動思維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實現批評與贊揚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盡可能保證對書法作品評價的客觀性。此外,為了能夠使自己樹立正確的書法創新思維,不應該人云亦云,在觀察一幅書法作品時一定要有自己的鑒賞思路,經過細心地分析后再盡可能地做出自己認為的準確評價。最后,要注重批判意識的培養,許多進步與創新都是由錯誤的發現和提出而獲得的,在對書法作品提出質疑與批評的同時,會對自己產生警示作用,提示自己在日后的寫作過程中不犯相似的錯誤,保證自己始終行走在正確的進步道路上,并不斷對書法的創新獲取新的認識。
  2.2在書法的傳承中實現創新
  人類總會在進化過程中不斷地發展創造,而創新與創造從來不是憑空而出的,書法的創新離不開對歷史的學習與傳承,縱觀我國的書法歷史,歷朝歷代都有不少的書寫人才,并且后輩會緊隨前輩的腳步在傳承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保持文字的藝術美感。當書法的創新脫離了傳承百年的主流文化時,就成了無源之水,很難傳遞出易于被大眾接受的藝術信息。此外,結合我國歷史上書法名人的生動實例,我們可以發現,在漫長的書法演變過程史中,大部分人才都是在早期就已經開始學習并積極吸納前人優秀的書法作品,之后通過自身對作品字形和藝術美感的解析,逐漸形成了成熟的書法形式。由此可見,創新離不開對書法歷史的傳承,利用傳承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快速地達到創新的目的。
  結語:總而言之,書法是我國極為重要的文化表現形式,在經過長時間的洗禮后,其不僅沒有衰落,反而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而若想要更好的對書法進行傳承與創新,這就需要書法愛好者通過研讀歷史,認真學習書法風格的轉變歷程,并經過長期的學習與沉淀,在書法大家作品的基礎上融入自身的藝術喜好和風格特點,如此,才能讓自己在書法的藝術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并更好的對我國書法文化進行傳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1]王守民.從張瑞圖、黃道周的書法風格嬗變看二人審美之差異[J].書法賞評. 2015(06)
  [2]施娟.分析歷代書法風格轉換與書法創新[J].藝術品鑒.2015(02)
  [3]曹云鵬.歷代書法風格轉換與書法創新分析[J].藝術百家.2012(S2)
  [4]薛帥杰.書法創新視角分類及其特征分析——兼及當代書法創作批評[J].書法賞評.2009(05)
  [5]楊鎖強.論書法傳統與書法創新的層次與結構[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1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