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美術教學中如何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美術課程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美術課程作為“德育”、“美育”的重要舞臺,能夠培養學生的諸多能力,包括學生的形象思維。教師必須把握美術課程及小學生學習特點,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以更好地利用美術課程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進而提高美術教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兒童思維;發展對策
新時期,美術教師必須正確認知美術課程的重要性,在“右腦智力開發,發展形象思維”的引導下有效的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美術教學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一、啟發兒童自愿參與美術學習
美術學科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學科,它需要靠學生的思想啟迪和情感激勵來打開美術的大門。為激發兒童參與美術學習的積極性,讓兒童能夠以積極的情緒投入到美術課堂學習中來,教師要注意采用合適的方法去啟發兒童,讓兒童投入到美術學習活動中。
教師要讓美術課堂上的繪畫形象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以激發兒童內心的創作沖動,讓兒童能夠在吸引力的促使下認真的審視美術形象、鑒賞美術形象,進而結合自身想象思維去構造屬于自己的美術形象,以在興趣的趨勢下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以發展。
二、構建兒童創造性活動環境
教師要想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以發展,讓學生敢想、敢做、敢實現,就必須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們能夠在合適的創作環境下,將自己的形象思維得以直觀表現出來,以讓學生的美術作品變得靈動,富有生命力。教師把握學生“泛靈論”的心理特點,不約束他們的形象思維,讓他們能夠無拘無束的、不分時空的為物品注入生命與情感,并在此基礎上讓他們了用色彩鮮明、形象夸張又新穎的表現形式構建繪畫作品,以讓他們的形象思維得以有很好的釋放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要適當的在教學中“放權”,不要約束學生的繪畫活動,這樣才能給學生一個獨立展現自己的舞臺。
三、采用引導式教學方法教學
教師要注意自己在美術教學課堂上方式方法的選擇,為有效的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同時提高美術教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教師要注意采用新式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改變過去“言傳身教”教學模式,讓學生的自主性能夠得到發揮,自我想象力能夠得到騰飛。這就要求教師要采用新課改下所提供的小組合作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來實施教學,正確把握這些新式教法的特點,結合教學活動加以靈活利用,以調動學生的創作欲望,滿足學生的形象思維發展要求。
教師要明確自身所承擔的引導責任,不要過分的約束美術作品的主題、美術作品的形式,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來為學生展示不同的美術作品,給學生以形象思維啟迪,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式教學下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形象思維。
四、可觀、公正評價兒童作品
為鼓勵學生的形象思維發展,讓每一位學生能夠在參與美術活動中愛上美術活動。教室就要采用合理的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既要公平、公正的看待每一位學生的美術作品,給每一位學生美術作品展示的舞臺,如將學生的美術作品粘貼在班級欄上,或舉辦美術作品展覽會。又要及時的從多角度去看待學生的美術作品,夸獎學生并鼓勵學生,以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意識,進而實現美術教學發展兒童形象思維的最終目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美術教師必須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中以形象思維訓練帶動幼兒繪畫之時和技能的提高,盡可能的在全面育人、發展個性的理論指導下從多角度來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以讓兒童能夠在參與美術學習中,提高體驗感受,提高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杜玫.在美術教學中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J].學前教育.1996(Z1)
[2]王禹涵.抽象思維藝術在兒童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