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育人為本。人才是推動歷史和社會進步的最重要力量。在新的歷史時期,教育應該培養怎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是擺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兩個核心問題。毋庸置疑,我們要培養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綜合素養的新型人才。科學素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部分,那么,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讓科學素養成為學生未來立足社會,成長成才的必備素養,這就是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的初衷。
我們為什么要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教育?
1、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是社會與時代發展的必然。
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21世紀是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人與人的競爭,說到底是核心素養的競爭。時代需要我們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牢固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優化學生素養結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在科技創新中全面發展, 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戰略需求,更是推動人類文明自身進步永恒的主題。
2、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是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有益于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成就出彩人生,發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特別是對那些具有科技制作和科技研究特長的學生,可以幫助他們進一步自主發展,更快成才。
3、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是多元智能理論的體現。
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提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八項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每個人都有自己相對的優勢智能和弱勢智能。這些智能彼此關聯、相輔相成。適當的教育與訓練可以使每一種智能都有在某方面發展的潛能和機會。
教育是發展智能的重要途徑,應該在全面開發每人大腦中的多種智能的基礎上,注重對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養,給每個人以多樣化的選擇,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使其揚長避短,從而激發每個人潛在的智能水平??萍紕撔陆逃菍W生理解能力、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綜合培養過程,也是培養具有科學發明天賦人才的必要途徑。
怎樣在核心素養的框架下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教育?
1、更新辦學理念,明確辦學思想,把科技創新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學校秉承“為每個孩子創造成功人生奠定基礎”的辦學理念,把“立德育人”放在學校發展的頭等位置,將“培育科學的創新精神”作為學生培養目標之一,樹立“既關注學生現在的充分發展,更關注學生未來的持續發展”學生發展觀,積極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化成長,多樣化成才,為學生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每學期,學校都制定出嚴格精細的科技活動計劃,并把科技活動計劃細化到每個年級、班級的學期計劃中,積極開展相應科技教育活動。同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注重發揮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力量,綜合推進學校的科技創新教育不斷發展。
2、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機制,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和網絡,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科技創新教師隊伍。
學校把科技創新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專門設立了科技創新教育指導中心。由校長總負責,科研處牽頭,科技輔導員老師和班主任為成員,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
為了組織好學校的科技活動,科技創新教育中心教師進行了縝密分工,他們根據自己的專長和特點,內引外聯,內外雙修,承上啟下,協同作戰。投入了很高的熱情和心血,全力配合支持學校開展好科技活動。
學校先后建立了數十個科技創新教育管理制度,對科技創新評價制度進行了細化,對教師和學生進行量化考核。加強資金保障,??顚S?。改革完善激勵機制,我校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制定了相應的獎勵制度,推動科技創新活動蓬勃開展。如對獲得校級獎的同學在校報上予以表揚,并頒發證書;對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的初中學生,中考時凡報考我校高中適當加分。把科技素質納入學生素質等級評定中,在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行為規范學生中,科技素質作為重要參考評價內容。
學校組建了一支寬視野、能力強、師德好、有特長的科技創新教師隊伍,涵蓋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等多個學科,引領學生探索科技的魅力。以課程為載體,將學生的成長與科技發展、社會需求、創新人才早期培育緊密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激情,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3、加強硬件建設,不斷健全和完善科技創新平臺。
學校建成多個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基地,一個是陜西省科協援建的科普館,一個是青少年創客工作室??梢詽M足學生開展多樣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另外學校還設有科技活動室,科技活動室有地理模型展示、歷屆省獲獎科技作品、機器人活動區、航模活動區、科普讀物區等,供學校學生、興趣小組及社團成員參觀及學習。還增添通用技術教室、網絡活動教室、科普圖書閱覽室、天文臺、氣象臺模型制作展示室、航模活動室、科普畫廓等硬件配備。正在建設的彩虹第二中學,建有500平米的科技活動場館。
4、注重校本課程的開發,強化競賽指導,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
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的興趣特點,學??萍紕撔陆逃行难邪l了《咸陽彩虹中學科技創新系列課程》,Arduino與科技創新課程,青少年3D打印創意課程等,分單元教學,科學分配課時,課程特色設置,課堂活動實踐。著力培養學生卓越思維品質,啟迪思想,開發思維,注重方法,努力使日常教學與專業訓練相結合,學業與特長并重,提高科學素養和科技技能,提高動手、創新和實踐能力。通過教師集體備課、編寫導學案、特色上課;科技輔導老師陳永林先后六次到全省各市、區對教師和學生開展科技創新輔導培訓;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邀請專家來校指導講座,讓學生愛上科學,愛上科技。提升了我??茖W教育的質量。 5、不斷學習、加強交流,以活動為載體將學生科技創新引向縱深。
自2001年起,學校就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課程,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學、人文、歷史、社會學、環保、經濟、旅游、市場、藝術等十多個領域,學生主動圍繞社會熱點、現象進行分析、探究,如:咸陽湖水質探究、如何環保低碳生活、酸雨的危害和用于凈水的磁化杯套、無線隔墻輸電技術等。學生從生活出發、從社會出發,關注生活技術、關注當前科學技術,學生對動手實踐、發明創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用飽滿的熱情走進科學,用最敏銳的眼光去觀察發現,用縝密的思維去探索。
每年三月份舉辦的校園科技節已成為我校富有特色的四大節日之一,現已舉辦了九屆。學校鼓勵同學們熱情參與,積極實踐,大膽想象,勇敢創造。學科技、用科技,提高科學素養,培養科學思維。
學校定期邀請省科協來校開展科普電影展播、科技創新專家講座和科技大篷車進校園等活動,將當前的航空航天、環境保護、機器人技術、電子技術、生命科學、能源、通訊、工程等前沿科學知識帶進校園,極大的開闊了廣大師生的視野。
學校還邀請中科院科學家、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大學的知名教授來校進行科普講座?,F場給學生帶來了太空火箭發射、視覺欺騙、車的演變等展示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濃厚興趣,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對了科學的悟性。
學生社團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科技小制作、小發明,科技書籍的閱讀,科技小論文的撰寫活動,科普教育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又能針對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及個性特長,成立了課外科技興趣小組,充分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長,極大地提高全體學生動手動腦,參與科技活動的積極性。
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全國高??茖W夏令營活動,拓展學生科學視野,激發他們對科技創新的興趣,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養。
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碩果累累
學校開展科技創新教育實踐活動十年來,校級科技創新獎勵1200余項,獲得區級以上獎勵280項,市級以上獎勵152項,省級以上獎勵89項,國家級以上獎勵15項。
我校張博同學的作品《無線輸電演示模型》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銀牌,并代表中國參加英國倫敦科技論壇交流會。蘇靖惜同學的作品《基于單片機智能臺燈系統的設計》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銅牌。在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大賽中,蘇靖惜、張博、元珊珊拍攝并制作的微電影《智能矯姿臺燈》獲得全國三等獎。教師陳永林的作品《天然氣防泄漏抽油煙機》獲得科技發明類省級二等獎,已申請國家專利。
2019年,在陜西省第34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李啟新同學制作的科技作品《水培蔬菜-培養及觀察箱》,賈豪喆同學制作的科技作品《基于樹莓派的可擴展智能AR眼鏡》,亢澤凡、蒙書璠同學制作的《高空拋物行人保護及高空墜落保護系統》獲得省級一等獎。在科學幻想畫中,何欣媛同學的繪畫作品《科技的未來》獲得省級一等獎。同時《基于樹莓派的可擴展智能AR眼鏡》和《科技的未來》作為咸陽僅有的兩項作品成功入選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
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兼修 成就彩虹學子智能雙優
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兩個翅膀,缺一不可。學校在加大科技創新教育的同時,不忘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傳統文化滲透到科技創新過程中。以科技節、科技社團活動、科技興趣小組等為主陣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團隊合作精神,增強獨立探究能力,努力不讓學生“瘸腿”走路。比如,在科技節機器人大賽中,讓參賽選手自己給機器人起有文采的名字,自己編寫有文化內涵的比賽口號等,真正使科技素養與人文素養比翼齊飛,真正讓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對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教育能有效地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未來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不斷地追求與努力,在學生科技創新教育之路上走的更遠、更堅定!
?。ㄗ髡邌挝唬宏兾魇∠剃柌屎鐚W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