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在學前教育中傳承紅色基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紅色文化是我國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教育內容,在國民思想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學前教育中要提高紅色文化教育內容,強化紅色基因的意識。
  【關鍵詞】學前教育;紅色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252-01
  紅色文化是我國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教育內容,在國民思想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幼兒教育中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紅色基因,是幼兒教育應該著重考慮的問題。筆者就如何在幼兒園層面、教師隊伍層面和具體操作層面對如何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實踐進行簡要
  闡述。
  一、幼兒園層面
  1.強化紅色文化教育意識。切實提高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融入紅色文化教育,強化紅色基因的意識。一是主動思考意識。結合紅色文化資源和教育實際,謀劃紅色文化教育的植入方式、資源利用和素材提煉,形成教育計劃。二是主動實踐意識。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保證紅色文化的教育實踐時間、教育陣地,形成以園為單位的教育軟硬件條件。
  2.營造良好氛圍。通過設置紅色園地、文化角等形式,營造紅色文化濃厚氛圍,并通過在園內組織紅色文化活動,把幼兒園打造成為傳承紅色文化的基地。
  3.編撰紅色教育校本教材。為系統性對幼兒紅色文化教育起到引導作用,可根據本地特色使用兒歌、快板、童謠等朗朗上口的文字語言,并配以插圖,做到圖文并茂。以每周一次教學活動,不定期戶外活動拓展,做到“人人了解本地歷史文化”的效果。
  二、教師隊伍層面
  幼兒教育中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必須構建幼兒教師隊伍,從教師隊伍的建設入手。
  1.學習紅色文化。以園為單位,通過參觀紅色勝地、學習紅色書籍、故事等,豐富幼兒教師隊伍的紅色文化水平。
  2.學習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交流,組織幼兒教師到紅色文化教育成果豐富的幼兒園開展教育交流活動,提高幼兒教師的紅色文化教育能力。
  3.開展教學評比。在幼兒教師隊伍中開展紅色文化教學設計、教案設計等方面的評比活動,激發教師隊伍參與紅色教育的熱情。
  三、具體操作層面
  1.教學設計。從長征、具體戰役、紅色故事等紅色文化資源中提煉適合幼兒教育的素材,進行深入加工,轉換成適合幼兒教育的教學設計。如把“一封雞毛信”“王二小”等紅色故事轉換成游戲,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感受紅色文化。
  案例一:一封雞毛信
  1)游戲準備
  學習故事《雞毛信》,理解故事內容,學會人物之間的對話。通過語言活動“雞毛信”“怎樣才能表演好”,學習用聲音、動作、表情等塑造角色形象,表現角色特征。通過美術活動“我是小小化妝師”,學習化妝,設計并制作道具。排演歌舞《擁軍秧歌》《兒童團舞》,為兒童劇表演做準備。
  2)游戲資源
  創設場景,準備道具①場景:花、草。②道具:雞毛信、趕羊鞭、酒瓶、紅纓槍、手槍、沖鋒槍、軍刀、絹花等。選配音樂①《兒童團團歌》:用于第一場兒童團上場。②音樂“鬼子進村”:用于第三場鬼子上場。③“槍聲”音樂:用于第三場鬼子開槍、鬼子中彈。④《擁軍秧歌》:用于第四場歡慶隊跳歡慶舞蹈。
  2.升旗儀式。每周進行升降旗儀式,通過組建幼兒護旗手、儀仗隊等形式,豐富升旗儀式的內容,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同時,在升旗過程中和常規教育中強化國旗的神圣性和代表意義,激發幼兒的自豪感。
  3.開展紅色故事教育。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師向幼兒講述“小蘿卜頭”“王二小”“一封雞毛信”等紅色故事,開展幼兒紅色故事角色扮演、幼兒紅色故事會等活動,把紅色文化和教育與幼兒的思維特點結合起來,在培養幼兒紅色文化基因的同時,強化幼兒獨立、堅強、自信的人格品質。
  4.紅色歌曲。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授紅色經典歌曲,通過音樂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可用小合唱、獨唱等形式引導幼兒了解詞意,培養愛國情結。
  5.親子紅色游戲。在親子活動中融入紅色文化。通過角色扮演、團隊游戲、親子故事會等形式,豐富紅色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增強幼兒的參與度,提升幼兒的獲得感,從而達到激發幼兒的熱情,培育紅色因子開展紅色教育的目的。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寶貴財富,所以在學前教育階段,紅色文化傳承將勢在必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2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