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年級小學生課本劇創編能力培養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課本劇集音樂、舞蹈、文學、美術等多門學科為一體,從編到演,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既可以通過表演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口語交際能力,又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智慧;既可以有效地改進教學方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又可以激活課堂氣氛等。
  【關鍵詞】高年級小學生;課本?。粍摼幠芰?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217-02
  一、高年級小學生課本劇創編能力培養的意義
  (一)課本劇的含義
  課本劇是把課文中敘事性的文章改編為戲劇形式,以戲劇語言來表達文章主題[1]。它力求盡可能使用原著的描寫和情節矛盾來突出人物性格特點,充分展示原著的主要內容和主導價值觀。美國教育家克里斯滕·尼卡爾森·納爾森的著作《發展學生的多種智力》中提出課本劇是一種融合了多種智力因素的綜合性學習,它考驗學生的詞語能力、音樂能力、評價能力、審美創造能力以及張揚個性的能力、自我表現的能
  力等[2]。
 ?。ǘ└吣昙壭W生課本劇創編的意義
  1.消除學生厭學情緒,變“苦學”為“樂學”
  傳統教學,教師照本宣科,教學毫無新意,學生提不起興趣。而引導學生自己把文本改編成課本劇并表演,別具一格,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提高。編哪課,怎么編,學生需要思考推敲一系列問題。好的課本劇離不開學生精讀文本,上網查找資料,了解歷史背景,厘清人物關系。學生由學得被動變得主動積極了。
  2.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強烈的表演欲是小學高年級學生身上的一大特征。課堂上的課本劇表演滿足了孩子這一要求,并起到了拓展思維,鍛煉膽量等作用。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勞動結晶,內心充滿成就感,學習的熱情隨即被鼓勵激發出來。他們那用之不竭的思考力,將帶著對文本的獨特體會,飄舞于夢想的講臺。
  3.促進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抄詞、默詞、背書、寫日記、寫作文一直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旋律。課本劇的出現好比“沙漠中的綠洲”,使學生的學習生活出現了奇異的色彩。課本劇的創編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4.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價值
  課本劇再現了生活的一些場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創編課本劇是對生活場景語文化地一次次嘗試、內化,由此使學生漸漸站在用語文的視角分析客觀事物的高度,自然覺察出事物中隱藏的語文特征,形成對客觀事件定量刻畫、定性把握,歸納總結,使學生更好地尋覓到語文與現實的聯系,領悟語文的內在
  價值[3]。
  5.為課堂提供相關課程資源
  教師是學科知識的主導者,關鍵要溝通知識內涵與實踐操作間的聯系,給學生提供參與語文生活的機會,體悟大語文的豐富內涵及思想價值。課本劇富有價值的內涵和外延,巧妙地把學術語文拓展成了教學語文,賦予教學內容更多的機會、挑戰、思想、方法、多樣化,為教師的上課思路提供了可借鑒資源。
  二、高年級小學生課本劇創編能力培養的基本
  策略
  (一)發揮教師的指導性作用
  1.培養戲劇語感,積累戲劇常識
  幾十年來,寫作一直是學生比較頭疼的事,學生拿起筆卻下不了筆,只能干瞪眼,不知道要寫什么,怎么寫。再加上學生不清楚戲劇的相關知識,這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加以指導。如在閱讀課上穿插電影片段欣賞課,結合平時看過的經典影視作品,分析其成功之處或者勇敢質疑其不足,培養戲劇語感;在學習相關課文時,可以有意識地灌輸相關戲劇知識,如在教學《公儀休拒收禮物》這課時,引導學生明確:“獨幕劇”和“多幕劇”,了解“幕”“場”的含義。
  2.明確創編過程,做好思想準備
  對高年級小學生來說,有效創編劇本有一定難度。不過,選擇合適的記敘性文本,老師適時指導,創編出適合小學生演出的課本劇是切實可行的,對于起步階段的學生來說,要求不要過高,篇幅不要過長。
  對于學生來說,編寫劇本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游戲。在掌握劇本相關知識和充分研讀文本的基礎上,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與時俱進的聯想能力,最大限度地對文本進行改造,創造性地設計人物對話,合理地添置人物心理活動,添加適當的動作、表情。
  3.指導學生認真閱讀,進行多方面交流
  課堂教學中教師無法將文本的精華之處進行全方位剖析,只得依靠學生自己讀,反復地有感情地細讀才能有所意會,才能感受到什么叫“言已盡而意無窮”。各版教材中,大家名篇不在少數,它們富有意蘊、矛盾沖突鮮明,這就為教師運用課本劇實施語文教學提供了極好的借鑒。教師應鼓勵學生認真閱讀、了解相關背景、清楚內容,把握主題,感受人物形象。如蘇教版五年級一篇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就改編于名著《水滸傳》,學生對這篇課文很感興趣,可以放手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通過多層次地讀感悟人物性格特點。
  4.鼓勵大膽創新
  創編課本劇是一種再創造,每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都有自己獨特的體會,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創
  新[4]。還可以加入具有地域色彩的滬劇、豫劇、川劇、昆劇和蘇州的評彈,南京的白局等。有的學生巧妙地將一些流傳千古的宋詞穿插進歷史故事的創編中,效果很不錯。
 ?。ǘ┡囵B學生自主創新創編能力
  1.認真閱讀原文,培養創新能力
  認真閱讀原文,要了解背景、明確主題,熟悉內容。雖然學生可以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但不可改編得面目全非,要知道自己只是創編而不是原創。
  2.合理改編課文,加強思辨能力
  對于課文中的歷史事實、人物性格,要尊重原著的精神,不可妄加改動,不能扭曲人物內在精神品質。電影電視劇中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來自真實歷史人物原型,要盡可能地還原其原先狀態。
  3.巧妙構思劇本,加強合作能力
  課本劇大都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開展,學生的能力才華在合作中顯露無疑,而合作是當今社會孩子重要外在能力之一,學會與人合作,才能集眾人智慧關注細節。
  4.強化反思意識,提高評價能力
  劇本完成后,教師要趁熱打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增強學生的反思意識和評價能力,通過反思評價,深化學習程度。
  三、結語
  總之,創編課本劇,強化了師生、生生間的互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在語文教學實踐改革中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增強學生創編課本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文新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桂迎.校園戲劇[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3]美國教育家克里斯滕·尼卡爾森·納爾森.發展學生的多種智力[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4]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楊璐(1987~),女,江蘇大豐人,學歷:本科,職稱專技十二級,南京市小西湖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2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