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與“對分課堂”的異同及對教學模式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越來越多先進的教學模式涌入到教學中,為提升教學效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翻轉課堂、對分課堂是目前教學中運用較多的教學模式,本文通過對兩種教學模式之間的異同進行分析對比,討論其對教學模式的影響。
【關鍵詞】翻轉課堂;對分課堂;異同;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001-02
近年來,“翻轉課堂”的引入在我國教育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并在各教育層面得以運用推廣。而2014年復旦大學教授提出的“對分課堂”以一種全新的本土教學模式出現在教育領域中,經過4年多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1]。兩種教育模式各具特點,在教學中發揮不同作用。
一、翻轉課堂、對分課堂概述
?。ㄒ唬┓D課堂
翻轉課堂最先由美國人提出,而后在全美國得以推廣并很快席卷全球,在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廣和傳播。這種教學模式進入我國后,迅速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國內也掀起了翻轉課堂的運用熱潮。
翻轉課堂是對傳統課堂授課模式的顛覆。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主要以灌輸式授課為主,即教師在課堂中講授知識,學生接受并在課后根據所講知識完成相應的作業,吸收教師所講的知識內容。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課前通過觀看視頻了解知識并查閱大量的文獻,找出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點并帶到課堂,在課堂中與同學進行討論和總結,教師給予相應輔導并解決問題[2]。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課堂中心的局面,體現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圍繞學生展開一系列教學活動,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微課的設計和拍攝使用也更好的促進了翻轉課堂的有效進行。
?。ǘΨ终n堂
所謂的對分課堂,由復旦大學教授張學新于2014年提出并試用于學生,該教學模式的產生是針對高校擴招而引出的對教學改革的探討,該教學模式集合了傳統課堂、討論式課堂的優勢,通過對分課堂的實施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具體來說,對分課堂將課堂分為三個重要階段,即講授階段、內化吸收階段及課堂討論階段。前半節課,要求教師將重點內容、難點內容講授給學生,課后學生通過自學,深化吸收教師所講內容,過幾天或一周后,由學生在課堂中再進行
討論。
二、翻轉課堂與對分課堂相同點
對翻轉課堂及對分課堂兩者之間相同點分析,主要體現在師生角色、考核方式兩方面。
?。ㄒ唬熒巧?
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翻轉了傳統課堂師生角色。課前,學生需要進行預習,在課后通過作業自主學習,對于自己不懂的問題,及時向教師請教[3]。這種模式與傳統教學順序相反,也決定了師生角色也必定發生轉變。教師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知識傳輸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而學生也改變了傳統被動接收知識的身份,改為主動學習。這種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特點。
而對分課堂也致力于改變傳統課堂中的師生角色,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盡管這種模式下,教師還需要對一些重點、難點知識進行講解,列出總體題綱,重要的內化吸收環節,需要交給學生在課下進行。而在討論階段,教師進行督促、指導,并根據學生作業情況加以點評。教師不再是單純的進行知識灌輸,其引導者、組織者的身份更加明顯。
由此可以看出,兩種課堂模式下,都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師生角色定位,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ǘ┛己朔绞?
考試作為高校教學重要的內容,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方式。無論是翻轉課堂還是對分課堂模式,更加注重學生平時成績,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式,過程化考核模式,注重學生能力考核。
在對分課堂的實施中,每一周教師都會根據所講內容布置作業,學生根據教師所講內容內化吸收,并將吸收成果體現在作業中。而每次作業都會設置一定的分數,得分主要依據以是否能夠按時完成、完成情況等。同時利用互聯網平臺,教師能夠通過自媒體終端發送并接收作業,及時批改后發還給學生,整個過程十分透明,亦能夠起到一定的督促學生作用。學生在這種考核模式中,會加強對平時學習、積累的重視。
而翻轉課堂模式也是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對學生日??己?,考核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利用微課進行教學,過程中學生平時作業、課堂討論情況都會被教師記錄在案,及時給予評分,將其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一部分。而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教師也可通過抽查學生筆記、個別談話、臨堂測試等方式實行。這種評價方式,不僅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還能夠及時發現教學薄弱環節,以便于調整微課視頻內容。
三、翻轉課堂與對分課堂不同點
?。ㄒ唬┙虒W順序不同
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事先制作好微課視頻,讓學生課前進行觀看,在課堂中經過討論深化知識內容,便于學生吸收。這樣的教學順序體現在學生先學、教師后教,也是翻轉課堂的由來。這種模式下,更加側重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但由于一些學生自學能力差,缺乏自控,盡管教師將微課視頻發放給學生,但有部分學生在課前沒有進行很好的預習,僅僅是大致播放一遍,依然是聽取教師講課為主,翻轉課堂流于形式。
而對分課堂教學順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同,是教師先交、而學生后學。由教師在課堂中先將知識結構、重點與難點講解給學生,然后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在課后進行內化吸收。當然,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是,教師講授并非和盤托出,而是采用提綱模式,為學生列出單元知識框架,并對重點難點加以講解。這種模式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大學生現狀,并沒有完全交給學生自學,而是給予更多的引導,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ǘ┙虒W工具不同
翻轉課堂以微課為主要模式,依托于現代化信息技術,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首先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盡管目前我國已然進入現代化信息時代,但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師來說,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依然是困難點,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4]。特別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翻轉課堂實施較為困難。 對分課堂的教學工具就較為簡單,并不需要任何信息工具,依靠教師幽默的語言、豐富的知識、合理安排即可。當然,在實施對分課堂中也能夠使用多媒體,但對多媒體工具沒有太大的依賴性。
可以看出,翻轉課堂與對分課堂在教學順序與教學工具上存在明顯差異,而具體運用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四、兩種課堂模式對教學的影響
在課堂中采用哪一種模式,目的都是為了促進教學水平提升。翻轉課堂與對分課堂看似模式不同,但基本目標卻相同,當然,兩種模式之下也各有利弊,具有相互借鑒的可能。
選擇教學方法,除了根據學生特點,還應該根據具體學科。不同階段的學生,其群體特點不同、認知水平不同,并不能一味的采用某一種教學模式。同樣的,由于學科不同,教學模式亦應該有所區別。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技術成為教育教學重要的工具,但具體運用中也不能過度依賴,不能一味采用微課模式。如果無論什么科目、無論哪一個知識點,都需要教師制作微課視頻,會浪費教師大量時間,得不償失。當然,目前一些大學教材中已經開始附帶微課視頻,為教師減少了工作量,能夠對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極大便利[5]。
無論是翻轉課堂還是對分課堂,對于提升教學成效都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但兩種教學模式在我國教育領域的推廣,還必須循序漸進。翻轉課堂要求教師能夠熟練運用現代化工具,國家教育部也需要加大資金扶持、政策扶持,保證其順利實施。對分課堂門檻相對較低,近期發展成效明顯,但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在實施中還需要不斷總結與完善。
五、總結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先進的教學模式涌現出來,并運用到實踐教學中,為推動我國素質教育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翻轉課堂與本土的對分課堂都在教學中大放異彩,兩者存在一定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但對提升教學效果的目標是一致的。在具體運用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學科特點、學生特點,選擇最佳的課堂教學模式,亦可以在幾種教學模式中提取精華,集合優點,開創更有力的教學辦法。
【參考文獻】
[1]趙秀芬.對分課堂與翻轉課堂互補教學模式探究——以“中國文化翻譯教學”為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8).
[2]張燕,閆旭,王穎異.探究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內科學中的實施與效果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
[3]劉春華,隋春霞.以慕課和微課為基礎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有機分析課程中的研究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7(3).
[4]郭珊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對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2).
[5]盧艷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及對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7(3).
【作者簡介】
相九芮(1982~),女,漢族,山東臨沭人,山東管理學院,音樂教育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聲樂演唱、藝術管理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