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思維模式下的教與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學改革一直在進行,不論是課本的改革還是教育思維的變新,總之,都是圍繞新的理念在優化升級。然而,現實中很多學校的教改工作對學生思維的革新卻不夠重視。縱觀當今學生現狀,改革是必須的,但怎么改革卻是重點。教學的實踐離不開學生的配合,教師教的再好,學生不參與不學習也是不行的。因此,必須把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關鍵詞】新思維;模式;教與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095-01
  一、抓住主體,改變思維
  學生是學習的中心,也是主體,不學習的學生與想學習和無法學習的學生,主要由自身主觀思維所決定。如何改變他們的觀念才是重點,而不僅僅是課堂上的講經傳道。以往一直提倡課堂教學,因為課堂是教學的陣地,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決定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效果??墒?,學生不學,老師講的再好都是無用的。所以,應該改變課堂教學的思維,如何讓學生想“學”、喜歡“學”、愛“學”,只有這樣,課堂才有效,才會出成績。成績有所進步才會有收獲感,會自信起來,從而好學。
  二、設計教學,培養自主
  講授一節課需要有很好的教學設計,而設計得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倘若整節課只是老師盡情的講解,則會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的反感,更不要說什么課前預習之類的。如上語文課之前需要了解作者,那么就可以將介紹作者的“權利”交給學生。在學生介紹后,教師可對內容做些補充或總結。再如,語文的一篇文章離不開了解背景,教師也讓學生試著介紹一下背景,再補充里面的不足。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預習文章,也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意。語文學習的重點是課文的講解,可課文又該如何講呢?教師可以先挑一些重點的語句段落在銜接好后來講解,而后教師可以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引導,讓同學先思考或討論這些問題,再讓他們發言,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師在這基礎上引申句意、闡明句旨。這樣,不僅做到師生間的互動,也能啟發學生進行探究、討論、參與,逐漸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營造氛圍,創設情境
  一堂課的關鍵在于課堂上的氛圍,如果僅是教師的一言堂,那么課堂氣氛永遠不如人意,只有充滿討論聲、發言聲、互動聲的課堂才會有好的氛圍,才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留給學生更多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時間,并與學生一起交流探討,這樣才能讓課堂氣氛更活躍,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讓“教”更完善。
  四、明確目標,端正態度
  對于學生而言,端正態度是學習的基礎。首先,學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其次,強烈的求知欲也是必不可缺的。在學習中,每一個人都應有自覺學習、努力拼搏的意識和精神,要全面培養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當然,學習過程中學生還要注重與同學間的合作交流,這會幫助學生學會溝通,也會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亦能讓學生擁有多種思維。
  五、學前準備,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課后復習等,這是每位同學都熟知的學習方法,可熟知卻不付諸行動就無意義。課前預習時,一定要先讀課文三遍,三遍過后自己心里就能大概明白這篇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感情。課前預習,更是對人生的預習。課堂聽講總是讓老師頭疼、學生困倦,唯一能擺脫現狀的方法就是認真聽講、積極發言。當老師詳細講解時,學生需要逐句認真理解,認真聽講。到一定時間,老師一定會提出一些問題,而此時學生應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踴躍舉手發言,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如此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上進心才會提高。最后是課后復習的問題。要做好復習,必要做到“五先”:先嘗試回憶,后看書;先看書,后做題;先做題,后總結;先總結,后回憶;先回憶,后入睡。如果復習能夠做到這“五先”,復習的效果一定可以達到,而預習????—聽課—復習的流程也會進行的更加順暢?!皩W而不思則罔”,學好并不代表什么,只有學思結合,才能真正學好一門課程。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這些“問題”,我們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才能不斷調整、不斷完善,才能真正掌握每一門學科。
  學習就是這樣,不斷革新思維模式,不斷思考學生現狀,教學相長,師生共進。教法與學法只是為了營造一種更好的學習氛圍,只有不斷改進和完善,我們才可以做到更好,才可以實現新課標下教學的要求和目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9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