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個性培養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不僅關注語文知識的掌握,更加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但在部分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諸多不利于小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因素。因此,本文對小學語文教育在學生個性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概述,并分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希望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個性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237-01
  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是基本的教學科目,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教師需要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實現個性發展。本文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分析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個性培養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需要傳授學生語文知識,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但是在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
  首先,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策略,導致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參與意識不強,創新意識被扼殺,不利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容易出現厭學情緒。
  其次,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不足。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并且沒有意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環節常常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配合教師個性化的培養策略。
  最后,師生之間在學習中沒有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師沒有向學生制定趣味性的話題,完全按照教學課件開展教學,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師生的交流機會變少,進而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1]。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學生的個性化
  發展
  (一)豐富教學策略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需要教師的說教方式,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讓學生得到個性化發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以往常采用教師領讀方式,而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師逐漸發現情境教學策略和小組合作閱讀策略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如學習二年級下冊的《獅子和兔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學生會感到課堂妙趣橫生。
  如學習五年級上冊《古詩兩首》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時,對于古詩詞的學習來說,學生難免會感到陌生,而借助多媒體教學策略為學生呈現出生動的畫面,感受西湖微波粼粼的美景,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掌握課文的主題思想。在多媒體教學后,教師還可以以古詩詞為主題開展演講大賽,讓學生在以往學習過的古詩詞中選擇一首自己最喜愛的篇目,然后通過3~5分鐘的演講與大家分享詩詞背后的故事,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找到展示自己的舞臺,同時學生的文化底蘊也會加強,真正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2]。
 ?。ǘ┘訌妿熒幕?
  語言表達能力是否良好是檢驗語文小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這與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教師的指導和大量的對話練習有很大關聯,所以需要加強師生互動,這也會讓課程充滿趣味性。但是部分小學生不愿意和老師交流,那么教師就要分析原因,讓學生把自己當做良師益友,讓學生對教師認可,這樣學生也更愿意參與課堂學習。同時,在利用課件教學時,教師也要多制造話題,走到學生中去,傾聽學生的想法,給予有效的解答,讓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鼓勵學生的創新思想,進而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3]。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創新和豐富教學策略,多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此外,還要加強師生的互動,這樣學生的學習需求才會得到滿足,思維才會更加活躍,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協作能力,進而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宋芬.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培養的探討[J].快樂閱讀,2016(6).
  [2]韓雪偉.關于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培養的探討[J].新課程(上), 2015(12).
  [3]張銀合.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J].讀書文摘,2016(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0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