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個性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學科是最適合也最需要個性化學習的學科。語文教育的個性化實際上是將學生培養成人而非工具的問題。作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語文教學有利于實現人的自我存在與社會存在的統一,這便是語文教育的個性化。這樣,實現語文教育的個性化,實現語文教育的個別化與個體化,使語文教育具有個性特色,并讓這三者聯成一體,就能共同奏出語文教育個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
關鍵詞:語文教育 人性化 個別化 個性化
現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人的創造性。心理學家布希爾曾說過,創造力是架在兩個通常有很大區別的心理學領域——才能和個性之間的橋梁。這就是說,創造力的形成離不開個性這一因素。在教學中,如果重視學生個性的存在和發展,根據個性差異實施教學,提倡個性化學習,那么教學的效果將是不可估量的。
一、注重“節外生枝”
在閱讀課上要讓學生大膽放言,隨心所欲。課堂上,教師要民主平等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想說、直說敢說的權力,同時又要給學生提供自我表達、交流看法的時間和場所。只有師生平等,學生才能暢所欲言,大膽參與教學的雙方活動。學生有思考的空間、質疑的勇氣,才能去創造學猶未盡的教學氛圍。
學習活動是一個動態過程,突出“目標中心”可能會忽視目標以外的有價值的非預期目標,而這恰恰是教學的自然流動和學生可能出現的有創見的“節外生枝”。
二、引導“自感自悟”
尊重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才能增強個性發展能力。閱讀教學占用課時最多,花費心血最大,然而,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煩瑣的講析擠占了學生的閱讀時間,二是滿堂問成風,表面看似熱鬧,實際缺乏閱讀效果,三是閱讀的盲目性。由于缺乏必要的閱讀指導和閱讀訓練,課外閱讀收效甚微。因此,課堂上要少講,讓學生多閱讀,才能讓學生多領悟和品味。
擯棄煩瑣的分析,注重整體感悟,讓學生自悟自得,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囑咐》是浙教版第九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歌頌母愛的散文,文中選取的事例就在學生身邊,雖然簡單但蘊含的深意卻不容易領會,需要同學們去讀、去感悟。在《囑咐》一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后談談自己對課文的認識、了解,或是感受、體會,甚至疑問。學生在充分的朗讀后提出了3個問題:
?。?)母親是怎樣用眼睛囑咐“我”的?
?。?)母親粗壯的手臂高高舉起,為什么手掌落在身上卻一點兒不疼?
?。?)母親用眼睛囑咐“我”什么,為什么不是用語言囑咐“我”的?
我把這3個問題板書在黑板上,請學生自由組合,找伙伴研讀。讀后反饋交流,大家對第三個問題的感想最多,我就請他們當當“母親”說一說囑咐的話。有的說:“孩子,你真乖,能幫媽媽干活啦!”有的說:“孩子,你怎么可以欺負小伙伴呢,應該團結友愛才是?。 庇械恼f:“孩子,媽媽現在好多了,希望你長大后也能像媽媽一樣樂于助人,不要光想著自己?!睂τ诤蟀雮€問題,有的同學覺得母親用眼睛囑咐“我”的話比用語言更能深入內心,有的同學認為母親是位普通的勞動婦女,讀書不是很多,不會講出一些大道理來教育自己的子女,從母親的眼睛中就可以透露出無限的關愛和期待,這更令人難以忘懷,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啊。
三、展示“各自差異”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個性相同的人,世界是豐富多采的。蘇霍姆林斯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尊重學生的個性,才能使學生的閱讀個性充分顯示,從而提高閱讀課的質量。閱讀是學生個人的知識和經驗積累的展示,即學生憑借自己的主觀經驗和感情色彩來品味讀物,并基于自己的個性而展開思維。由于學生個人的認知水平、生活體驗、文學修養、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必然呈現出不同的認識。因此,語文教師要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觀察和體驗,讓學生有個性閱讀的機會,留給學生一個自由、寬松的閱讀時空。
學生在情緒、興趣、注意、思維諸多方面存在著差異,同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位學生。我們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在傳授學法時盡可能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讓他們把不同的看法、獨特的見解都表述出來,從而使每位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課程改革中的閱讀教學,十分注重個性化閱讀,要讓每個學生在讀中積累思維,展開豐富的情感活動,獲得個人感受。作為教師,我們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鼓勵學生交流個人感受,并要不斷地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課文有真感受、真體驗、真理解,才能不看老師的眼色行事,才能不人云亦云。
教師要擺正在閱讀教學中的角色位置。在現代社會中,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閱讀只是其中一種途徑。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在教材和學生的心靈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個性教學的作用就是橋梁。課堂閱讀教學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傳授閱讀的策略才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導游”,要為學生選擇一個最恰當的觀察點,讓他們去盡情欣賞和享受文學作品王國那美麗的風景;教師的角色應該是餐廳的“領班”,多介紹風味小吃,刺激學生的食欲,讓他們盡興品嘗每一篇教材那美味佳肴。教師在授課中要敢于發表獨特的見解。有個性的教師要敢于一鳴驚人,敢于向“權威”挑戰。只要教法新穎,內容新潮,思路獨特,語言幽默生動,閱讀課堂上有“不同聲音”發出,就是學生動起來了,就說明個性教學取得了成果。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必須倡導和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7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