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的賞識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成長教育關系到一個民族的興衰存亡,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作為少年之師如何培養健康的下一代?語文老師肩上的責任是重大的。下面我就如何運用賞識教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心理健康積極向上的健全的人,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賞識開始
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需要老師來精心維護的,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幫助,這個關系的建立就需要老師對孩子的賞識,一個從沒得到贊揚的孩子心理是憂郁的,生活的沒有動力,學習是沒有激情的。只有當孩子取得一點一滴小成績時,老師就投去贊賞的眼光,報以熱情的贊美,這時的學生就會像沐浴了陽光的花兒一樣盛開得艷麗。如果老師總是用不滿足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只是看到孩子的缺點并無情的批評,而這時的學生一定會對學習失去應有的興趣,從而造成孩子怨學、怨師,師生關系緊張。而老師的贊美聲會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心情,樹立良好的自信,激發學習興趣,漸漸他們會喜歡上老師及老師教的這門學科,學習起來也會有盡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也會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什么樣的學生最需要賞識
當學生取得成績是學生和老師都很高興的事,這時做為老師肯定會大加贊賞,贊美的語言會像雨點般密集,學生心里也會美滋滋的。贊美成了理所當然的事,這時的賞識對教師來說并不難辦。但我想說的是,而當一個取得較差成績,或犯了錯的孩子,老師應該怎樣評價他呢?恰恰這時,經歷失敗后的孩子最需要老師的鼓勵性言語,幫助他們重樹信心,賞識對成功者來說只是錦上添花,而對失敗者來說猶如雪中送炭。在成長的過程中相信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失敗后的心情是灰暗,沮喪,頹廢不振的,這時他們特別需要老師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鼓勵。這就是我們說的賞識性的語言去讓他們樹立自信,去掉心理陰影。一個充滿自信的學生一定是陽光向上的,他們做起事來會主動積極,辦事效率極上,也會取得好的成績,甚至轉敗為勝。小學生語文資料上有一篇文章名為《一個母親與家長會》敘述的就是一個熊孩子在學校表現很差,每次家長會上母親聽到的都是對孩子的批評,然而這位母親每次回家都用賞識性的語言給孩子交流,每次都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棒,孩子在母親的賞識教育的精心呵護之下,最后考上了清華大學。這就是賞識教育的奇妙之處。他可以讓并不起眼的苔花如牡丹般怒放。
三、賞識的方式
首先賞識是發至內心的真誠的流露,他的表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比較常用的是語言贊美,比如:“你真行、你真棒、你有進步、相信你能行”等等,再比如可以通過神態,“如一個微笑,點一點頭,撫摸”等等,或是通過其他人口來贊美學生,會讓學生相信老師說的話是真的,這樣學生的自信心便會油然而生,學習也會動力十足,所以這些看似平常的語言的作用在恰當的時機會帶來神奇的效果。
四、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感受
一次,我的一位學生的作文寫得不怎么好,只能算是一篇中等作文,我看后心想:是明確指初、出錯誤呢?還是……但我想運用賞識教育說不定能增強孩子的信心。于是我找來孩字,仔細地尋找作文中的閃光點,把優點無限放大,加以鼓勵。孩子聽后覺得很吃驚,原本是準備來接受教育的,現在卻得了表揚。本來灰暗的眼神出現了積極向上的光芒,我從孩子的眼中看到了從沒有過的自信與動力。就這樣,在我的耐心引導下,這位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語文成績也逐步得到了提高。所以,賞識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把一切不可能變為可能。
冰心曾說過:“世界上沒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學生不可愛?!泵總€學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細閱讀的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枝需要點燃的火把。如果學生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相信老師們,學會運用恰當的賞識教育一定會造就一批一批健康向上,充滿自信的21世紀人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