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賞識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63-02
所謂“賞識教育”不是表揚加鼓勵,指的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是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物理課教學的主要任務一方面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和“科學探究能力”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是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得到提高和發展。要從講授式轉變為引導式,從封閉式轉變為開啟式,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百p識教育”教學模式是建立在正確的學生觀的基礎上,它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地位,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主體意識。實踐證明,善意的贊賞是一種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資,是一種驅使個體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動力。
賞識可以說是教育學生的大前提,在此基礎上,因人施教,配合其它教育方法和手段,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我覺得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從以下做起:
一、在教學中要信任﹑尊重學生,學會為學生自豪﹑傾聽﹑請教。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類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層次的需求就是對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賞,得到社會的肯定性評價。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信任的眼光,信任的語言,信任的手勢和信任的力量。信任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通道,即使學生表現不盡如人意時,也不要感到失望。莊稼最需要的養料是最好的養料,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不妨向學生請教“怎么樣做你才能更滿意”,了解學生的需求,才能因材施教。
二、在教學中要理解﹑激勵學生,學會陪伴﹑發掘﹑分享。
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有一雙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的“火眼金睛”,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斷地贊賞,反復地激勵,使學生有一種被發現、被認可、被重視的感覺。賞識教育認為“優點說了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把眼光集中在學生的優點上,這會強化鞏固學生的優良行為,樹立學生自信心。而最好的激勵不是表揚,不是物質獎勵,而是分享。學生若能感受到教師因他快樂而快樂,會增加成功后的自信感和愉悅感。
三、在教學中寬容﹑提醒學生,要學會反思﹑等待﹑分擔。
學生出了問題,要在教師身上找原因。教師要學會反思,為什么教學效果差?為什么學生把握不了知識?要從教師方面找原因。因為學生掌握知識是遵循“在前進中反復,在反復中前進”的規律,教師要學會等待,不能急于求成。學生掌握不了知識,教師不應批評,否則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利用多種方式,多講故事,說笑話,來提醒學生。在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學會分擔他的憂傷,鼓勵他在失敗中站起來。例如,在考試中,對于平時物理考試總是不及格的學生,老師要以寬容心態來對待,不要一味批評,而要時刻提醒學生。老師希望其能爭取及格,消滅不及格。此后,在其成績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又提出進一步的要求,耐心等待,讓他們時時都有學習的目標,并不斷向著目標前進。教師幫助學生不斷建立起適宜的期望目標,就如在學生心頭點燃了知識大廈階梯的一盞盞閃亮的明燈,促使他們不斷前進,不斷攀登。這就是所謂“設坐標,步步高”。
四、賞識與隨機教育結合。
賞識教育主張對學生多肯定、多鼓勵、少批評,但不等于學生犯了錯誤就不去批評,依然不斷地賞識。賞識的實質是承認差異、尊重差異、不怕失敗。對有錯誤行為的學生更要及時指出錯誤,分析錯誤的動機原因進行隨機教育。如當學生犯了錯誤不愿承認時,你可暫時回避五分鐘并告訴他們知錯能改還是好學生,給他們留下反省的余地和主動解決問題的機會。賞識與隨機教育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在學會怎樣做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再在教師的鼓勵下繼續努力,才能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
五、賞識不能過度。
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沒有得到賞識的學生內心是孤獨、自卑的,也缺乏自信。但過度的賞識,會導致學生任性、自滿、目空一切、脆弱,不能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稍遇挫折便會承受不起,一蹶不振。所以,要適當地把握賞識的度,特別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要,對不同的學生賞識的程度要不同。如對平時很用功但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多鼓勵多肯定,少指責少批評。對調皮、好動、表現差、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要善于捕捉閃光點,及時肯定表揚,使其揚長避短;對天賦較高的自覺的學生適當的賞識,多提期望,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
總之,實踐證明,“賞識教育”教學模式是時代的需求,素質教育的需要,是與新課改相適應的教學模式,能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感體驗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不斷提高物理課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知識技能得到和諧的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