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小學教師的使命所在。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高低。要真正實現立德樹人,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具備語言表達的素養、邏輯思維的素養、審美喜美的素養和人文底蘊的素養,還需要教師有良好的道德習慣、積極的教學態度、學科的探究精神以及持久的教學興趣。本文從小學生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的視角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進行探索研究,為促進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供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003-03
教育是古今中外永恒的話題,一個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教育,而且學段越低,影響越深遠。中國經濟近年來在飛速前行,背后需要強有力的適合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接班人,因此,基礎教育改革尤為重要。十九大以來,“立德樹人”“學科素養”“核心素養”成了教育改革的高頻詞。發展小學生核心素養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之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承擔著艱巨的歷史使命,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組織和陪伴著小學生進行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調動學生持久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捕捉學生的好奇心、發現學生的個性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等都成了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
素養不是“素質”與“修養”的簡單相加,素養主要是后天環境影響和作用不斷積累而成的,具有明顯個體差異的外顯行為特質,既體現在學科認知上,更突顯在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態度上。語文核心素養既包括了:聽、說、讀、寫、意的認知能力,還涵蓋文化、品位、審美、情感、態度、思維、創新的生活態度。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科素養則主要體現在實施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語文學科的專業知識,語文學科的專業技能和語文學科的特有情懷以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學科素養。
一、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的現狀
在小學語文學科的專業知識上。受整體教育體制和小學教師選拔高標準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科知識水平普遍較高。扎實的語文學科基礎知識,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豐富的專業教育教學知識儲備,為課堂與學生互動提供了基礎;淵博的學科理論知識進行課堂轉換,為打造具有個人魅力的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語文學科的專業技能上。首先,從政府教育部門到學校都高度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最終落實到具體的學科教師身上,因此,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技能較高。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一階段的重要他人就是他們的老師,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深遠,這就要求小學教師要把教學與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造性[1]。其次,目前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本都實行多元化教學,生動活潑的PPT展示;涵蓋課程內容的故事情境教學;結合現實生活進行內容的詮釋;角色扮演感受人物情感等多維度,把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從呆板的教材中進行升華。
在小學語文學科的特有情懷上。脫離了情懷的教育,將失去教育的生命力,沒有生命力的教育,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也無從談起。由此可見,小學教師學科情懷的重要性。當今社會賦予了小學語文教師新的歷史使命,大部分教師都表示愿意將語文學科教育教學事業作為終身奮斗的目標。這種發自內心對語文教育教學事業的熱愛,是提高學科素養的內在驅動力。
二、影響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的因素及
分析
影響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的因素主要是教師本身的內部因素和教師以外的包括政府、社會、家長和學校等方面的外部因素。無論是內部因素,還是外部因素,甚至有時是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對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的培養和提高都起到重要的影響
作用。
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美學方面的認知和運用能力較弱,從而影響對小學生個性化培養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更容易關注的是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吸收程度,最后能轉化到卷面成績,而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動力、能力及自身品格的提升關心還不夠,課堂內外發現學生美的能力有待提高。美學知識的缺乏容易導致語文學科素養的薄弱,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比較難實現審美鑒賞。第二,小學語文教師的自我成長受限,從而影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小學語文教師的自我成長需要進行繼續教育,需要不斷反思積累經驗,需要持續向經驗豐富的同行進行深入學習研討。但由于每天瑣碎、繁雜的工作占用了絕大多數的時間,自我成長的意識是有了,但實際的行動力受到限制,甚至有些自我成長部分完全是流于形式,效果甚微。第三,小學語文教師學科動機出現偏差,從而影響自身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剛任職的時候也曾把語文教師作為崇高的追求,但隨著任教時間的推移,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份“事業”逐步向“職業”方向遷移,歸根結底是內在驅動力不足。第四,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科研意識不強,從而阻礙了教師快速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小學語文教師普通常規工作任務艱巨,即使意識到科研的對自身發展意義重大,但由于種種原因,落實在行動上就感覺力不從心。很多時候小學語文教師忽略了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甚至認為基礎教育教學的重心在教學,科研留給大學老師去完成。很多小學教師都不太愿意去觸碰學科領域的探索研究,越不接觸越感覺高深莫測,要獲取研究成果就更遙不可及了。
影響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的因素主要體現在外部因素和教師內部因素對自身學科素養的影響。
外部因素包括了政府、社會、家長以及學校等因素。第一,在政府層面上,2014年以來出臺了許多文件,對基礎教育高度重視,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科素養也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但目前尚未有具體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標,教師的考核缺乏依據,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成效無法進行準確衡量。第二,在社會層面上,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要求和認同也會發生一些偏差,一方面,用世俗的經濟收入劃分社會等級,另一方面,對學校和教師的評價還是以傳統的考名校的數量和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為評價依據,從而導致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自身經濟收入、社會地位以及對學生的評價標準發生偏差。第三,在家長層面上,許多家長自孩子進入小學校園后,把孩子的教育完全轉嫁到老師身上,對教師的評價標準也呈現單一化。第四,在學校的層面上,很多小學對語文教師的學科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有正確的認識,也在這項工作上做了大量的投入,如相關專家請進校,把小學語文教師派出去學習,多種途徑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科素養,但這一類的培訓缺乏系統性,基于有些培訓只是流于形式,教師較難做到學以致用。 內部因素主要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影響因素。雖然影響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的外部因素有很多,但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教師自身。第一,美學知識和審美能力有待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科知識由于在大學階段受專業培養,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但一般在大學美學是非專業必修課,多為選修課,未得到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因此,如何帶著美的心靈和眼睛去看待學生的能力較欠缺,如何在課堂內外運用鼓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技巧還有待提
高[2]。作為學生小學階段的重要他人,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小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和享受美的力量還不夠。第二,情緒管理和時間管理能力不強。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工作繁瑣、工作量大,任務艱巨、工作壓力大等容易導致情緒管理不佳,同時感覺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工作效率卻不高。小學語文教師把時間基本都用于完成各項常規的工作任務和學生的管理工作,忽略了自身的發展規劃,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就更無從談起了,如此一來,勢必導致教師內心焦慮,學科理念信念也會隨之搖擺。第三,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亟待提高??蒲信c教學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但目前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反應平時工作量太大,根本無暇思考科研,更有甚者到需要評定職稱了才想到科研,做科研的功利心過重,科研意識薄弱,也有部分語文教師對科研表示望而止步,感覺自身能力有限,無從下手。
三、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的幾點思考
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關鍵在于教師,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科素養直接影響著基礎教育最關鍵的幾年。目前,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政府、社會、家長、學校和教師本人形成合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科素養,為培養高素養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ㄒ唬┱訌娭С至Χ?,合理完善激勵機制
政府已經頒布了相應的文件,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教師的學科素養都作了明確的指示和要求。接下來應考慮完善考核的評價指標,并制定對學校和教師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定機制,加強加大支持力度,運用相應的激勵機制進行及時的鼓勵。在政府相關機制的推動下,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科素養才能夠得以快速提升。
?。ǘ┌l揮社會輿論的作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育相關部門與社會團體應加大宣傳力量,制造社會亮點,樹立典型示范,利用榜樣力量,從正面去影響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使其對自身的社會地位進行準確定位。一方面,社會需要倡導教育文化,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需要糾正把育人的偉大工程與世俗的薪資待遇進行簡單等同的認知偏差,促進小學語文教師樹立健康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基礎教育的教師的薪酬待遇也應與其所付出的艱辛勞動成合理的比例,以外力推動小學語文教師的內部驅動力。
?。ㄈ┘议L合理期待,真正實現家校合力
學校是育人場所,教師是培養具有核心素養學生的組織者和陪伴者,但不是創造者和改造者。家長對學校和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準確定位,不能簡單把孩子的成績作為評價學校和教師的唯一指標。家長應加強與學科教師的溝通,共同努力多渠道挖掘孩子的特長,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
?。ㄋ模W校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創造良好環境
素養主要依靠后天習得,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除休息以外,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里,因此,校園的健康、良好的美學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應從學校制度上給小學語文教師提供提升自身學科素養的溫床,提高教師的內部驅動力,在科研上、學生的個性培養上給予大力的物質和精神支持。為培養小學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的素養、邏輯思維的素養、審美喜美的素養和人文底蘊的素養奠定基石。
?。ㄎ澹┨岣咦灾鲗W習、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能力
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的關鍵在于教師自身,政府、社會、家長和學校作為外部的支持,最后還必須要內化為教師的內在驅動力。要有良好的道德習慣、積極的教學態度、學科的探究精神以及持久的教學興趣這些素養需要的是小學語文教師持之以恒的自我提升。
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科素養任重而道遠,新時代賦予了小學語文教師新的歷史使命,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政府、社會、家長、學校和自身的共同努力下不斷自我提升,為培養適合中國發展的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熊芳芳.語文審美教育12講 大夏書系[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