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寄宿制小學班主任工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農村小學寄宿制是農村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寄宿學校的班主任工作極為重要,通過多年來我校學生管理現狀的調查,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措施,對于加強農村寄宿制小學生的管理,提高管理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娟P鍵詞】寄宿制小學;班主任工作;留守兒童【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256-02我所教的學生都是農村來的,大多數都是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對于剛剛跨入寄宿部大門的學生來說,可謂是一個不小的轉折點。面對陌生的老師,面對和小學迥然有別的寄宿部生活,他們往往會感到既新鮮,又緊張,甚至無所適從。那么,如何盡快消除學生的困惑和苦惱,就成為寄宿部班主任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妥善處理好寄宿部教育管理的銜接與過渡,更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結合自己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摸清脈搏,了解新生情況班主任老師最好在新生入學前進行家訪,了解情況,積極主動地爭得家長、學生的支持。每年秋季開學,我就對我班的同學進行了家訪,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摸清每位同學的基本情況。在家訪中,雙胞胎姐弟小花、小樹剛鋤完菜地回來,褲子上沾滿了很多泥土,姐姐小花馬上又煮飯,做菜給弟弟妹妹吃。雙胞胎兄弟河水,看見我來了,馬上跑回家,告知家長。臨近中午,還執意留下老師吃午飯……他們的懂事與乖巧,我內心的欣慰與自豪感油然而生。與家長交流時,了解到了學生小花、小樹家的生活非常困難,媽媽帶著姐弟四人嫁到我們這里來,住的是泥土房,而且繼父還是殘疾人。回校時,我把這些情況如數反饋至校長,幫助學生爭取學校困難補助。在與家長溝通時,我不吝對孩子的贊賞,把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告訴家長,對于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委婉告知,既鼓勵了孩子,也讓家長明確今后教導的方向。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的學生來到我校生活,他們在村完小已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還未達到我校管理的標準,不少學生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因此,培養新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之擺脫不良習慣對其成長的影響,適應我校的教育管理方式,是我們班主任進行銜接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1.優化環境。實質上就是造成一種從嚴要求、自覺律己的氛圍。好的環境對于學生的成長起著不可低估的陶冶作用。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有著良好風氣的班級,能造就一批習慣良好、品質優良的學生。我的上一屆學生進入我校時,數學平均分是45分,全鎮倒數第一名。我接手這個班后,要求學生每天早上提前半個小時到教室,我比學生更早,在教室里等他們,利用這30分鐘的時間,輔導他們功課,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每天晚自習我也在辦公室,及時解決學生課業上的疑惑。于是,孩子們養成了不懂就問、及時完成作業、解決難題的良好學習習慣。經過一學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期末考試,我班的數學平均分與原來相比,上升了20分,一躍超過鎮平均分,進步尤為顯著。班長覃小慶,進校時數學是48分,畢業時數學成績提高到84分。2.行為訓練。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置于嚴格的行為訓練中,需要老師嚴格要求與督促,需要學生有意識地反復練習,并在大腦中形成“動力定型”。學校要求每天打掃兩次清潔區,要使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要在剛開學時,天天跟上。教會學生勞動,讓學生時時刻刻保持清潔、衛生,也是我們班主任的本職工作。三、班主任要關心、愛護學生高爾基有句名言,“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學生”。孩子對老師的感情深淺,取決于老師對孩子“愛有多深”。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愛是教育好孩子的根本。老師不僅要在學習上關心孩子們,在生活上也要幫助他們。放學后,我常到宿舍,教孩子們疊被子、合理擺放物品,督促他們打掃衛生,做好清潔工作。有太陽時叫他們把被子拿去曬一曬;衣服破了,我會幫他們補上。一次,我到宿舍視察學生情況時,發現我班學生李小五臉上長了很多的紅痘痘,詢問原因才知道,是他家里窮,沒錢買蚊帳,于是我送了一床蚊帳給他。經過我長時間的指導,孩子們整理內務的能力突飛猛進。在去年的內務整理比賽中,我班的韋宏彬、莫小麗獲得了一等獎;龍春平、韋麗紅獲得了二等獎;吳凌飛獲得了三等獎。留守兒童陳俊鋒,是邊遠山區人,有一次發燒,家里沒有人來,我早上上完課,連續三個下午陪他到醫院打點滴;留守兒童周東輝,父母常在外面打工,四到五年才回來一次,家里有一個駝背的老奶奶,星期六、星期天,別的孩子在家里可以到處去玩,但他不行,要跟著哥哥到山上要木材回來給奶奶燒。于是我經常買些糖餅、面包來學校給他們吃,像他們的母親一樣照顧他們。經過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孩子不僅在學習上碩果累累,生活能力也得到了極大提高,有時家長不在身邊,也能獨立自主、有條不紊地學習和生活。四、追求卓越,奮力翱翔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我要有一桶水。我深深體會到,在當今科研興教,呼喚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的新形勢下,作為一名教師,務必是不竭之泉,時時奔涌出清新的、閃爍著斑斕色彩的溪流?!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中,我潛心鉆研教材,反復研討新課標,訂閱教學刊物,堅持業務自學,認真做好筆記,廣泛汲取營養,及時進行反思,轉變教育觀念,捕捉新的教學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規律,大膽采用新的教學手段。我常向同科老師學習教學經驗,借鑒優秀的教學方法,提高自我的教學潛力和業務水平。同時用心參加各個公開研討課,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多次獲得教學成果獎。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但無論我們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只要我們一如既往地用愛心去澆灌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如同對待我們心愛的孩子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功。我們學生如果管理得當,銜接合理,學生就會平穩過渡,健康成長。本文是廣西柳城縣教育局研究項目《開發社團課程 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研究》階段性總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