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小學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農村寄宿制小學在內宿生管理問題上必須從細節入手,加強寢室管理、食堂管理、安全管理、開展課外業余生活。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校園的生活品位。
關鍵詞:農村小學 寄宿生 管理
隨著教育形式的發展,充分集中和利用教學資源,撤點并校勢在必行。導致學生遠離家門到鄉(鎮)中心校或者村完小來寄宿求學,而鄉(鎮)中心校或者村完小寄宿生日益增多的現象。其中大部分寄宿生來自邊遠山村,年齡偏小,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多數自幼就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生活不能自理、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且他們上學路程較遠、爬山涉水,安全意識淡薄,存在許多安全隱患,給學校管理帶來許多不利因素。
進行“封閉式”管理,堅持“以人為本,教育服務”為宗旨,以“安全、有序、規范、優質”為管理目標。本著方便家長,服務學生和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的原則,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力培養學生自強、自律。幾年來,通過實踐探索,不斷改革和創新,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就此談談我們的幾點做法。
一、完善管理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制度是學生的安全保障,是給學生自我認識,自主管理提供明確標準和要求,使學生的管理能力做到制度化和規范化,處處有章可循。
為此,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寄宿生安全管理制度,如《寄宿生守則》、《宿舍管理制度》、《廚房管理制度》、《餐廳管理制度》、《學生就餐須知》、《文明宿舍評比細則》、《宿舍衛生一日要求》、《宿舍物品擺放細則》、《學生就餐紀律》這些制度讓學生明確了從早到晚各個時段的行為要求,學生時時有約章隨影,處處有約章隨行,事事從我做起,爭做文明學生。
二、培養內宿生生活自理能力
為了讓內宿生能盡快地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生活能力的訓練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盡力做到自我服務,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會做的事學著做。首先宿舍管理員利用一切課余時間對本班內宿生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指導他們會洗衣服、會擺放物品、會疊被子,會整理床鋪、會洗碗筷、會打掃教室和寢室,然后根據培訓進度及效果,開展“宿舍就是我的家”為主題的愛“家”活動,讓學生在評比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方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生活自理能力。
三、建立學生自主管理制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校根據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需要,設置了宿舍舍長,各張餐桌的桌長和安全員等幾個崗位,宿舍長負責督促檢查宿舍紀律、衛生、物品擺放等是否符合要求;桌長對就餐紀律進行監督;安全員負責上下樓梯的安全紀律,負責宿舍的開門和鎖門,他們各負一職,各司其責。
四、實施高低年級“一幫一”的管理制度
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個人衛生不講究,睡覺騷動不蓋被子,晚上睡覺作噩夢翻床,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生活上都還沒“斷奶”。因此,學校實施高低年級搭配就近同宿,具體進行“一六,二五,三四”年級搭配、高年級睡在上床,低年級睡在下床,進行“一幫一”的互動。大同學負責幫助指導小同學穿衣、疊被、整理床鋪,物品擺放,教洗衣、洗臉、漱口刷牙,晚上負責照顧或叮囑蓋被子,陪伴安撫作噩夢時驚叫驚醒的同學。
六、開展安全教育,加強安全管理
(1)多渠道開展安全、衛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多一次安全教育、學生就多一份安全。要充分利用晨會,班隊會進行安全教育;在學校宣傳欄上要抄列安全知識;邀請司法員上法制課,進行交通安全教育要;要讓學生懂得遠離毒品和預防疾病,要懂得防火、防溺水、放電、防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識。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加強寄宿生監護工作和校警的保衛工作的管理。執行封閉管理,每日放學時間,外宿憑外宿卡離校,寄宿生不能隨便離校,如有特殊情況,須經班主任、值周領導簽字批準后,交給值日教師登記并由家長或監護人接領簽字后方可離校。
?。?)我校位于水域的邊沿、學生離校和返校都要坐車行船,這都帶來各種的安全隱患。為此周五離校前集中全體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后,學生分路集中,在老師監督下排隊離校,諸教師分組到各路口監督、護送學生上車或上船。
七、加強食堂飲食衛生管理
?。?)做好食堂衛生管理工作,讓學生吃得好,吃得飽,吃得安全。常言說:“病從口入”。因此學校增設清洗餐具專用池,讓學生能把自己的碗筷洗得干凈衛生。又專設垃圾桶,讓學生把剩余飯菜有地方倒,避免剩飯,廢紙到處撒、蚊蠅到處飛、形成交叉傳染。
(2)食堂物資定點采購。執行索證和登記制度,嚴把接貨、入庫、保管、浸泡,制作留樣等各項關口,確保飯菜安全、衛生、潔凈。
3、加強炊事人員管理。包括紀律、衛生監督管理,不準帶病上班。炊事人員要保證廚房,餐廳等衛生清潔。堅持每天三小掃,每周一清洗,按時準時保質保量供餐,確保師生身心健康。
八、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
內宿生每天在校生活只在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上來回,不能享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快樂,難免出現親情上的空缺。學校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組織學生進行各項體育比賽,各種游戲活動,開放圖書室,播放校園歌曲,增加體育設施、設備,為他們提供學習、娛樂和鍛煉的平臺,增添生活樂趣,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學校像我家那種快樂和溫暖,避免學生因孤悶而走出校門。
我們在管理實踐中深知,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要多方面進行調查研究,繼續探索,繼續創新,以尋求更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