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升幼兒打擊樂教育效能的實用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探討的問題是幼兒打擊樂,打擊樂是一種用來敲打發出聲音的樂器,在音樂教學中很常見,是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一種樂器。幼兒剛進入校園,初次接觸到這種樂器,無疑是非常感興趣的,雖然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學習打擊樂時不能聽教師指揮,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的敲打樂器,發出噪音,擾亂課堂秩序。針對這種現象,本文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一些相關的建議,希望對改變此現象有所作用。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教學;樂器演奏;教學效果;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53-01
  音樂是美育中的一種,在幼兒教學中,音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平和人的情緒,可以讓人更愉悅的生活和工作等等,所以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美育對孩子們的發展極其關鍵。打擊樂不僅是對孩子們樂感的培養,它需要學生動手打擊樂器才能進行演奏,所以也是一項培養孩子們動手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的實踐活動,還可以在實際操作中,培養孩子們的小組合作意識,自主探究意識以及思維的分散意識等等,音樂教學可以對孩子們的身心起到全方面的發展,綜合以上,可以把打擊樂看作為幼兒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
  一、雙方和諧關系的建立
  這個雙方,指的是教師和幼兒,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和幼兒維持一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教學活動才能井條有序的進行下去。所以,教師應該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積極引導和幫助幼兒,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得全方面的進步,幼兒也應該積極配合教師,努力完成自己的學業,讓自己更優秀。
  幼兒的學習不同于中小學生,幼兒的身心剛開始得到開發,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還處于活潑單純、思想單一的個體,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以及幫助他們塑造個性。而打擊樂作為音樂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嘗試改變我國的傳統教育模式,在教學中作為幼兒的引領人,帶領幼兒學會學習,教會他們學習的方式,把幼兒真正視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要想打破我國長期以來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將會是一項難度極高的挑戰。本文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首先,要明確學習的主體是幼兒,不是教師,所以,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以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也是以教師的教學為指導,以幼兒的學習為重點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
  其次,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不能在一開始就給孩子們一段特別難的打擊樂樂譜,這樣孩子們根本就不能理解,更不用說怎么去學習。所以,教師要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下功夫,積極迎合新課改的要求。
  最后,孩子們的學習不僅具有階段性特征,他們每個人還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在教學中,教師還會發現,他們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如果教師運用同一個教學方法來教一個班級的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孩子,是很難做到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夠有相同的學習機會,得到同樣的發展。對于孩子們的個性問題,教師應該給予尊重,然后根據孩子們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單個的引導中看到孩子的特點,培養他們的興趣。這是一個長期的、且需要教師不斷探索的過程,教師和幼兒雙方都應該把握好關系的處理方法。
  二、開展打擊樂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本文針對打擊樂的教學,具體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寓游戲于教育教學之中。
  游戲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活動。如果教師和幼兒以做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相信會吸引到很多幼兒的注意力,有利于打擊樂的教學。前面我們提到了幼兒的發育特征,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比較差的,一節課的普通教學,他們是很煩躁的,肯定不能夠靜下心來聽教師的講解和指揮,而游戲的加入,有助于幫助幼兒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目標。
  2.培養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師只顧教幼兒知識,而不曾教幼兒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那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音樂的特殊性,幼兒在學習的時候需要有很強的樂感,他們需要思考怎樣才能敲擊出完美動聽的音樂節奏,以及如何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情感,雖然對于幼兒來說比較難,但是這種能力的訓練就是要從小培養,從小對幼兒進行熏陶,長期的渲染之后,自然而然就會形成善于思考的習慣和善于表達的性格,對打擊樂的教學是很有意義的。
  3.立規矩,辦好事。
  在教學管理和課堂管理中,凡事都是需要講究規矩的,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立規矩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首要任務。幼兒的行為具有不可控性,他們沒有較強的自制力,一件事很難堅持下去,打擊樂也是一樣,可能學個三五分鐘思緒就會跑遠,就會開小差,開始和同伴交頭接耳,這些現狀在教學過程中早就是見怪不怪了,所以,只有立好規矩,才能更好的管理好班級、管理好課堂。而規矩的建立,不是教師簡單的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教師一個人立的規矩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可能得不到幼兒們的認可,所以,在立規矩的時候,要雙方都在場,通過詳細的商討,以少數服從多數為原則,直到雙方都同意該規矩可以實施為止,這是個很復雜的過程,但是,這樣立出來的規矩卻是可行度最高的,這和人們經常說的“磨刀不誤砍材工”是一個道理,寧愿花費多一點時間和精力,也不愿后期工作不好開展和推進。
  三、總結
  幼兒的教學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一項工作,通過本文的初步了解,音樂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的難度也是極高,和重要性成正比關系。教師可以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幼兒對打擊樂的感知覺,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讓打擊樂成為幼兒成長中的小伙伴,讓他們感受到打擊樂帶給他們的動感和歸屬感,從而在音樂中幸福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娜.試談如何組織幼兒打擊樂演奏活動[J].大眾文藝,2011(09).
  [2]景妍.打擊樂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J].成功(教育),2011(05).
  [3]孫鈺超.淺談打擊樂活動中幼兒節奏感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6(2):00032-000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6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