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形勢下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其心理發育、人格培養的重要時期為幼兒階段,伴隨社會經濟的進步、家庭的教育觀念潛移默化地發生了變化,幼兒時期顯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健康問題,對學齡兒童的心理進行自我意識的調整,這種教育方式有利于他們生成健康的心理,使兒童未來的發展有良好的基礎,本文將說明新時期幼兒的心理健康指導思想,由此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建議,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關鍵詞】幼兒階段;心理健康;現實狀況;策略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42-01
  六歲以下的兒童屬于形成健康心理、良好人格的重要階段,幼兒的心理是否健康,決定了他們是否能完全適應這個社會,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指出,早期形成健全的心理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方向,教育部也曾說幼兒園的首要目標在于保護幼兒的生命健康,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制約,不管是幼兒教師還是家長,他們往往過分關注于幼兒身體的成長情況以及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方面卻忽視了培養,使得大部分的幼兒不夠獨立自主、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性格產生缺陷、缺乏創新力、合作意識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這些都反映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存在很大的缺陷。
  一、 幼兒園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幼兒的心理健康指的是幼兒的心理與年齡相當,保持在正常范圍內,活潑開朗、沒有心理障礙,能較快的適應周圍的環境,所以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應注重心理健康方面,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現階段在幼兒的心理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缺乏對心理健康的認識。
  現在在很多的幼兒園或者家庭環境中,主要關注點還是在于知識技能方面,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力度明顯不足,沒有關注幼兒的情緒、情感、交際能力,因而使得幼兒的心理健康難以和生理機能保持在同一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不足,缺乏完整的體系。
  大部分幼兒園沒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教育幼兒的心理健康缺少整體性,雖然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到要關心幼兒的心理健康,但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卻置若罔聞,并沒有加以落實。
  3.只對其中幾個幼兒進行心理輔導,教育的整體性不足。
  幼兒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只是針對極個別心理有問題的幼兒,把心理健康教育當成輔導心里有問題幼兒的活動,忽略了整體的心理健康培養。
  4.關注點過多放在幼兒園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反在家庭的投入力度過小。大多數時候培養幼兒的心理只是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教育,家庭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往往被忽略,將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變得更具延伸性,這需要相關的人員進行反思。
  二、新形式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
  1.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把幼兒的心理健康與幼兒教育的各項活動加以結合。
  在教育中起著主導作用的幼師應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新形勢下建立全新的教育觀念,實現幼兒的健康發展,關注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情緒變化、社交能力,在日常教學中進行心理教育,促進幼兒能及時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設置課程方面,也要把知識講解、心理教育兩方面均衡劃分,同時進行心理和知識的教育活動,譬如說,開設和幼兒認知能力相符的心理健康講壇,了解幼兒的心理需求,借助圖畫、表演的形式豐富他們,使他們朝著健康的心理狀態發展。
  2.加大建立合適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力度,為心理健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
  建立適合幼兒、滿足他們心理健康成長的教育氛圍,不斷為幼兒提供一個樂觀、欣欣向榮、和諧、自主的環境,這是落實他們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一步,幼兒的身心一直處于發展的狀態,這會對他們的生長起影響,甚至會對他們的發展帶來副作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相關的教育者應掌握幼兒產生一系列行為的原因,滿足他們的需要,幫助他們在認識、評價自己的過程中更具客觀性,從設計園內的環境、老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都要讓幼兒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表現出積極健康的一面,讓幼兒在這樣的教育下行為以及心理慢慢發生改變,譬如,可以在幼兒園中設置多功能區,為幼兒情感的交流宣泄提供合理的場所,和學生建立新的師生關系,關心并尊重他們,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一個較好的環境,多多表揚、贊美他們,和他們成為很好的朋友。
  3.注重所有兒童的心理健康,在日?;顒又屑右泽w現。
  新形勢下,幼兒的心理健康不再只是針對個別的學生,面向的對象是所有的兒童,在輔導個別存在心理問題的幼兒時,還要關心全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活動中提高幼兒應對困難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他們取得進步,譬如,針對性格孤僻、心理有一定問題的幼兒,老師可以在班上展開有趣味性、針對性較強的集體活動,創設具體的情境,運用相關的工具,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這樣的方式有利于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幼兒與幼兒之間建立形成良好的友誼,相互之間也有更佳的人際關系,在音樂、藝術的輔助方式下,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的性格更加開朗、內里更加積極、心理更加健康。
  4.在幼兒園、家庭以及社會搭建心理健康網,使幼兒的心理健康更加穩定。
  新形勢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家庭、社會環境中形成養成教育,關注家庭、社會在幼兒成長方面起的作用,及時溝通交流,使幼兒的心理健康有所保障。譬如建立家園聯系手冊,每個月固定時間點和家長聯系,進行家訪,協助疏導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使用調查問卷的形式掌握幼兒四周的環境情況,確保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內找到原因并解決,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持心理健康的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從長遠來看確實需要經歷一段艱辛又漫長的時期,老師要和家長相互配合,順應時代的發展,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斷革新傳統的教育思想以及理念,關心孩子的發展方向,培養知識技能水平的過程中加強他們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使他們得以全面發展,為我們的國家輸送人才。
  參考文獻
  [1]田洪芳.論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其價值實現[J].現代職業教育研究,2006(4):39-41.
  [2]孛寶琳.新時期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甘肅教育,2015(15):33-33.
  [3]侯博.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81-81.
  作者簡介:陳彬(1970.9-),女,安徽池州,安徽省池州市直屬機關幼兒園,一級教師,幼兒教育,幼兒心理健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62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