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問題越來越重視。社會人才的培養要從幼兒抓起,因此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也是當今時代的教育重點問題,在新的時代,如何對幼兒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們認真探討的一項內容,本文結合當今時代教育問題,以幾條建議性的對策。
幼兒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方法
【中圖分類號】G 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53-01
隨著當今時代人民生活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水平的提高,但是隨著而來的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隨之出現,幼兒也是如此。對于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教育內容,幫助孩子們在幼兒階段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使他們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心理能力,能夠有效幫助他們在未來的生活當中健康成長,形成良好的心理態度,正確、積極地面對每一件事情。
1.創新心理教育模式,進行滲透教學
在我國的幼兒教育階段,許多機構和園區往往忽略了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把提高學生們的智力水平,拓展和發散學生們的思維作為了教學的關鍵,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發展有不利的影響,有可能導致幼兒在這個階段甚至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當中不能夠與他人建立有效的溝通、合作等,影響了幼兒以后的成長和發展。而同時幼兒們在這個階段對一切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的學習和受教育能力都很強,教師應該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而不是采用單純的說教來進行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樣的方式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滲透教學的理念就是通過一些其他的游戲或者是非心理教學的活動,讓學生們參與到其中,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融入,從而達到想要的目的。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案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學生們當前的學習能力的興趣,選擇適合他們的從而在歡快的過程當中使學生們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幫助學生們提升心理素質等。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們將故事的方法,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進去,“東施效顰”的故事就是讓學生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麗之處,不要一味的效仿他人,要關注到自己的優點。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游戲,讓學生們在游戲當中認識到,幫助他人、與他人分享是游戲的核心,而不要只為了去爭第一,這種滲透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提升教師素質
幼兒階段,學生們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對幼兒有著很強的影響程度,同時幼兒在這個階段也是最容易養成不良習慣和形成心理問題的階段,教師在學生們的心里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教師的教育影響力要比他們的父母更強。因此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和生活當中給學生們起一個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因為教師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有可能給幼兒帶來不良的影響,對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產生極大的影響。
教師應該注意在日常生活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和行為規范,無論是在什么情況下,始終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同時在遇到問題時,不能夠給學生們展示出一種畏難的心理,要積極的調整自己的情緒,給學生們帶來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另外在教育過程當中教師一定不能夠出現打罵幼兒的情況,幼兒這個階段心理還是完全沒有健全的,隨意的語言或者行為上的侮辱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傷害,更甚至會成為他們一生的陰影,因此教師一定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這樣學生們才能夠在日常的學習過程當中,受到教師的影響,在潛移默化當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
3.了解幼兒心理規律,實施針對性教學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特點,幼兒也是如此,在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應該把握好每個幼兒們的不同的特征,與家長和孩子都建立有效的溝通,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性格特點等方面,以能夠在問題發生之時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盡管幼兒的性格、心理等還沒有發育健全,但是對待每一個事物他們都已經有了自己清晰的想法,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很難做到讓每個幼兒都滿意,因此這就要求教師進行個別教育,對其單獨教學輔導。
認識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才能夠幫助和輔助教師更好地對幼兒的心理健康進行教育,教師在課下應該積極展開調查和研究,通過進行大數據的分析,了解和掌握幼兒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情況所代表的含義以及他們的心理特點。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認真細心地觀察也是十分重要的,通過發現學生們在生活當中的一舉一動,發現并對幼兒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總而言之,幼兒階段是一個人形成良好品質、心理素質和習慣的關鍵時期,教育工作者們應該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提起重視,幫助學生們形成積極地生活理念,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們營造一個和諧、歡樂的教學氛圍,給予學生們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對社會以及生活有正確的認識,從而不斷地使幼兒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等,為以后的學習和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