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幼兒挫折教育指導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挫折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的經歷,也會頻繁地出現在幼兒的生活、學習、社會交往過程中,不少幼兒在優越的環境中形成了“以自我為核心”的觀念,時時處處會以自己的喜、怒、哀、樂來處理事情。而面對挫折,就會不知所措,這樣的情形對孩子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如何幫助孩子正確對待挫折是成人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關鍵詞:幼兒;挫折教育;家園合作
  挫折指個人在進行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阻礙或干擾,導致無法實現個人動機,以及無法滿足的情緒狀態。這種狀態會經常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當然也會在幼兒的生活、學習、社會交往過程中頻頻發生。許多幼兒在“眾星捧月”的環境中形成了“以自我為核心”的觀念,時時處處會以自己的喜、怒、哀、樂來處理事情。面對挫折,大多數孩子會感到茫然、沮喪、不堪重負,有的會責怪他人,或請成人幫助解決,而不考慮自己如何去面對。這顯然對孩子今后的成長不利,那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幫助幼兒正確面對挫折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分析和訪談,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關注小事,體驗挫折
  體驗是一個人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如果我們用單純的說教可能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效果也一定比不上讓孩子親身感受。因此,我們為孩子們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挫折教育的機會。例如,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教會幼兒掌握個人的盥洗、折疊衣褲、鋪床等自我服務的本領,這些技能不是幼兒一次就能完成并做好的,很多習慣的培養都是他們經歷了幾次或多次的實踐、練習才逐漸學會,這個過程也是體驗挫折的好時機。在和同伴的交流過程中孩子們也會知道挫折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很多人都會遇到。而老師所應做的就是時刻注意觀察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抓住機會進行教育。在幼兒園的活動中,教師還可以積極創造各種具有針對性的生活情境,以提高幼兒的抗挫能力。如大班幼兒可以嘗試著為同伴服務,做一些擦桌子、分發碗筷等簡單的服務性勞動、各種競賽活動等,讓幼兒在實踐過程中逐步經受挫折的考驗,在一定程度上,這可以磨練幼兒的意志,增強他們抵御失敗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難的信心。
  在讓幼兒體驗挫折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考慮到孩子面對的這些挫折是否合適,挫折是否具有一定的難度,能否激發起幼兒挑戰的興趣,挫折的難度幼兒通過努力是否能夠跨越,同時,成人每次給幼兒創設的難題不要過多,確保適當的數量和程度幫助孩子調節自己的心態。
  二、傾聽心聲,直面挫折
  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挫折,孩子也不例外,教會孩子如何克服挫折更為重要。正面教育是的首選的教育方式,我們可以讓孩子學會自我鼓勵,如在遭遇挫折時對自己說“我能行的”,孩子在自我肯定的過程中不斷地激發起激勵自己的力量,就會產生主動克服困難的欲望并付諸行動。孩子會在自我鼓勵中淡化他們遇到的困難,削弱他們的挫敗感,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并激發他們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當成人看到孩子滿臉沮喪,一定是遭受了挫折的時候,可以主動與孩子進行溝通,并分析孩子沮喪的原因。啟發他們從多方面尋找問題所在,得出答案。如果孩子在成人的幫助下克服了挫折,并且體驗到勝利的愉悅,那他的被動應對狀態就會得到轉變,成為積極應對挫折的主動行為。當然成人也應該善于觀察幼兒的活動,在發現幼兒遇到困難而退縮時鼓勵他們,讓他們意識到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上會有許多挫折,如果自己能鼓起勇氣努力向前,才有機會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如果一味地退縮,那就會連成功的可能都沒有。當然也要考慮到孩子的內心承受能力,如果幼兒在多次克服困難時都失敗的話,成人也不應該繼續觀望,應及時給予一定的幫助。如果孩子通過自己付出很多的努力后取得勝利的果實時,成人更要及時給予肯定,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個體,這樣,他們在遇到新的挫折時才會更有信心地去克服。
  三、榜樣示范,應對挫折
  研究表明,榜樣對幼兒的行為形成和改變有重要的影響。該給孩子樹立怎樣的榜樣呢?首先成人在自己遇到挫折時不能一蹶不振,或直接放棄,而應努力想辦法解決或將損失降至最低,這無形中就給孩子樹立起了一個不畏困難、勇敢面對挫折并沉著應戰的榜樣;其次同伴的榜樣激勵也十分重要,我們可以經常表揚那些遇到困難不退縮努力克服的孩子,讓幼兒效仿;第三,孩子也可以讓自己成為榜樣,如我們在帶領孩子進行戶外鍛煉的時候,經常發現有的幼兒不敢走爬高或走平衡木,這時候如果老師能在旁邊鼓勵說:“別怕,你行!”或者說:“勇敢點,老師相信你!”幼兒就會在榜樣的影響下樹立起“我要成功”的信心,繼而轉化成實際的行動努力去克服困難。我們往往會看到這樣的一幕,當幼兒在老師的鼓勵下克服了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困難時欣喜萬分的情形,確實,當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困難后,原本那句“你真行”的只是鼓勵的話語,就可能變成幼兒內心的正真的“我真行”。我們還可以告訴孩子們一些名人軼事,講述他們在挫折中成長的故事,在這些榜樣的影響下,幫助幼兒逐步樹立信心,努力應對遇到的挫折。
  四、創設情境,戰勝挫折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也是幼兒園開展最多的活動,同時游戲活動也是我們創設教育情境的主要渠道。如在我們的野外拓展活動中,孩子們個個把自己想象成勇敢的解放軍戰士,翻山坡、過草地、趟小河,穿越一道又一道的防線;角色游戲中設置一個個問題讓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娃娃家的孩子生病了怎么辦?家里的柜子壞了怎么辦等;家長則可以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外出踏青或旅游,共同商量并決定旅途中的衣食住行以及遇到的各類困難等等。而孩子們則會在嬉戲玩耍的過程中,通過積極的參與嘗試,慢慢地積累戰勝困難的經驗,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許多經典故事和繪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情節都敘述著戰勝挫折的經歷,對幼兒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讀物,如《神筆馬良》里主人公一次次地化險為夷,《長發妹》里主人公歷經坎坷的經歷……用這些角色來感染熏陶孩子,一定會使他們逐漸懂得這樣的道理:成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獲得的,其背后必將有著不畏艱難險阻,勇于克服困難的努力。在幼兒園的活動室環境布置中,我們也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幼兒可以自由表達心情的繪畫墻。在“情緒角”里放置幼兒喜歡的卡通玩偶或毛絨玩具,讓幼兒跟它們說說自己的悄悄話。
  五、家園合作,挑戰挫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無疑承擔了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重任。在家庭這樣寬松的教育氛圍中,家長們完全可以為孩子為孩子創設更多的情境進行挫折教育。如讓孩子幫助自己完成打掃任務;鼓勵孩子獨自睡一個房間;……相信在多次的面對挫折以后,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揚起自信的風帆,在遭遇挫折時會努力克服困難。當然,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量”和“度”,這里也不例外,家長在設置情境時要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考慮進去,需要孩子克服的困難不宜過難過多,使孩子失去挑戰的動力和信心。有時,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次沒有解決好難題而產生情緒上的波動,這時作為家長不應該馬上幫助完成,更不能嘲笑或責怪孩子,而是陪伴孩子左右,在給他們帶去安全感的同時,鼓勵他們繼續嘗試,另辟蹊徑戰勝困難。
  幼兒的挫折教育需要父母和教師都要共同努力,并長期堅持。在這個過程中,成人必須注意給孩子更多鍛煉的機會,而不是創造一個富足的生活環境,孩子們可以輕松地得到滿足而不需要任何努力。在與挫折的一次次交鋒中他們才不會害怕困難,能克服挫折,努力學習和工作,相信這種樂觀和積極的情緒會讓他們未來的生活受益良多!
 ?。ㄗ髡邌挝唬簭埣腋凼姓棕S幼兒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1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