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生的挫折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學生的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中階段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本文客觀分析了因、危害,探討了科學有效地開展挫折教育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挫折教育;受挫能力;心理素質;高中學生
  在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中,挫折無法回避。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挫折,不同年齡段對挫折又有不同的看法。對于心智尚在成熟,心理較為動蕩和脆弱的高中學生,如何正視挫折,走出這成長過程必須經歷的泥沼?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在日常的教育中應該滲透挫折教育,教育學生正確面對挫折,教會他們撥開青春成長期的重重迷霧,造就屬于自己的人生輝煌。
  一、心理挫折的產生
 ?。ㄒ唬┬睦泶煺鄣母拍?
  挫折本身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是人們的行動目標不能實現的現實。而心理挫折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是人們遭受挫折的情緒體驗,所以心理挫折也叫作挫折感受。心理挫折的產生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客觀上的挫折是無法回避。二是行為、需要對主體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二)形成學生心理挫折的因素
  1、客觀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條件差,生活困難,因某種原因家庭收入來源減少等無法滿足學生較高學習和生活消費尋求。家庭氣氛緊張,父母關系緊張,學生不愿回到家中;有些甚至家庭破裂,學生感到失去了父愛或母愛;孩子和家長關系緊張對立,孩子從家長那里得不到愛、關心、尊重、體諒和理解,經常被打罵和誤解。
 ?。?)學校方面原因
  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對所上學校、班級不滿,對環境不適應,老師教學效果不好,要求還高,學習負擔過重,作業無法完成。
  (3)人際關系問題
  與老師不能和諧相處,受到老師體罰。在班上沒有知心朋友,得不到同學信任,與異性交往遇到困難,或產生矛盾。
 ?。?)其它意外事故
  如生病、被盜、失火、車禍等。
  2、內部因素
 ?。?)對目標價值的主觀判斷
  心理挫折的產生與主題受挫目標的價值判斷有關。一般來講,對目標的價值判斷越重要,該目標受挫后產生挫折感的可能性越大。由于不同的個體處于不同的價值觀對不同目標會做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同一目標遭受挫折后是否會引起挫折感是因人而異的。如:一個很想得到晚會表演機會的學生與一位害怕表演的學生同時失去演出機會,兩個人的心理感受是差異很大的。
  (2)對目標的期望水平
  對目標所抱的期望值過高,一旦不能實現就會產生十分失望,很容易產生挫折感,而在期望值適中的情況下產生挫折感的可能性要小的多。
  (3)對挫折情景的主觀判斷
  由于人們在生活經歷、認知方式、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不同人對同一件事情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和感受。例如:從現在很多孩子在家里經常得到家長的夸獎,偶爾被老師批評一次就會感到是個很大的打擊,而產生挫折心理。相反在家中受家長教育得當的學生,對老師的批評會合理接受。性格開朗,遇事樂觀、態度積極的學生,產生心理挫折的機會會少一些;而那些性格孤僻、抑郁于是消極的學生產生心理挫折的機會就要多一些。
  (4)壓力過小
  現代青少年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不愿意接受壓力挑戰,經不起各項考驗,一旦欲求不隨就產生挫折心理,自我封閉,甚至忿忿不平、憤世嫉俗等等。
  二、心理挫折的危害
  1、使人產生攻擊行為
  受別人指責后,有心理挫折感的同學馬上會反唇相譏,惡語相向,或者間接地攻擊,踢門摔杯子,斯作業本。如果是一個性格比較懦弱的人,會責怪自己無能,罵自己是廢物,嚴重的還有自殺傾向。
  2、產生逃避行為
  這是一種想法設法避開挫折情境的反應方式,比如考試成績總不理想的學生,可能就會找借口不參加考試,遇到不能逃避的大考,甚至是決定自己命運的高考,由于畏考,考的更是一塌糊涂。這種心理上潛意識的逃避行為,可能會導致很多自身的才能無法正常發揮,更談不上潛能的激發。
  3、長生壓抑行為
  這是運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和不理智的行為。但往往會產生自身的很多欲望不能向人說,而別人給的又不是自己想要。比如:有的學生想做個乖孩子,而失去了孩子應有的天真活潑,變得老氣橫秋。
  三、戰勝挫折的途徑和方法
  1、正確認識自己
  人生每一個階段,個體的能力與潛能是不一樣的,因而對自身的要求與期望是不一樣的。在高中階段,學生逐漸會思考“我適合做什么?究竟會做什么?”,這是他們順利邁向成熟的第一步。這一步,很多高中學生走的很容易失衡。家長應該了解學生,為自己的子女規劃一個符合愿望與實際的發展藍圖。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給以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認清自己,走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2、培養堅毅、樂觀、豁達的性格
  面對挫折與失敗,人們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淺嘗輒止、見硬就回,另一種就是堅持不懈、百折不撓。前者可以燒碰釘子,但成功的機會也因此減少了;后者會碰到不少釘子,但成功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一位名人曾經說過“偉大的毅力來自偉大的目標”,堅強的性格只屬于那些有遠大志向的人。還要有寬闊的胸懷,不論什么樣的不幸,也在人的承受范圍之內。雨果的名言值得記住“世界上最寬廣的大海,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第三還要有堅毅的性格,莎士比亞說過:千萬人的失敗,都是失敗在做事不徹底,往往做到離成功尚差一步就終止不做了??梢姡鞠?、胸懷、毅力是戰勝挫折與失敗的三大法寶。
  3、學會放棄
  雖然我們提倡對目標要有一種執著精神,但是絕不提倡認死理,鉆牛角尖。因為不同的人引起能力水平、志向水平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在對目標的成功概率進行評估時,都會表現出明顯的差別。期望值到底是高一些好還是低一些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況,不同條件下有不同的要求。面對某些盡了最大努力仍更無法實現的目標,必須學會及時調整和毅然放棄。
  勾踐三千越甲吞吳,霸王兵敗自刎烏江,可見,一個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與面對挫折時的態度。在今天的青少年普遍家庭生活安逸,很少受過困難、挫折的磨練。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往往只重視對學生智力的開發,教育學生埋頭讀書,拼命考試,而忽略了對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許多中學生在挫折面前束手無策,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一個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重視和深入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2] 《心理健康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5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