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簡析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高校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可以正確引導學生們的認知,并提高他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的受挫能力同時也能夠幫助他們增加抗壓能力,以此來保證高校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更好的對自己的未來有正面的發展與幫助。本文主要通過分析高校體育教學的挫折教育來說明挫折教育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  挫折教育  產生原因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a)-0089-02
  目前來說我國高校學生85%以上均為獨生子女家庭,從出生直到上大學期間都是在家人的精心呵護下成長,生活的安逸以及家長們無處不在的表揚造就了大多數孩子有一顆“玻璃心”,經受不起任何挫折和困難。尤其進入大學之后,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和學習壓力使得很多學生無法完全適應大學生活,往往還會出現諸如“焦慮、自閉、孤僻”等心理問題,那么對高校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對于他們的學習和成長能夠給與積極的幫助。
  1  造成高校學生挫折的原因及表現
  1.1 經濟差距產生的挫折感
  大學教育不再屬于國家義務教育范圍之內,需要學生自行承擔各種學雜費,而這部分“巨額”費用對于一些生在農村或經濟較困難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很大的費用[1]。那么一些經濟困難的學生一方面會面對經濟壓力,另一方面在于其他同學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距也會給他們帶來無形的壓力,在巨大差距面前難免會產生自卑心理。
  1.2 入校后期望值落空
  多數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但是進入大學之后與之前的高中生活截然不同,一部分學生由于方法不當造成學習成績不理想,產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2]。也有部分同學有給自己的定了目標太高以至于無法完成既定目標時產生了失落,當期望值落空時學生的心理會莫名的焦慮、煩躁,在面對重大的失落時產生了挫折感。
  1.3 巨大的就業壓力造成的挫折感
  現階段由于高校畢業生均是自主就業,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全靠自己的能力去爭取,一些實踐能力較低的學生往往無法很好的就業,而目前低就業率也是畢業生要面臨的主要問題。由于是一些經濟困難的學生,無法找到期望的工作時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往往會更加的不安和著急,因此在巨大的就業壓力面前部分學生會失去對生活的信心,產生悲觀情緒[3]。
  2  體育教學中實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高校學生的心理教育現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激烈社會競爭下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在高校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抗壓能力能夠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心態。而且經過大量的實踐證明通常那些在生活中經歷過挫折困難的人往往抗壓能力更強,更能夠盡快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所以,在高校中合理利用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在面對困難時不斷進行挑戰尋找解決方法的能力。
  第二,就體育活動本身而言一方面為了成功需要不斷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體育競賽有成功必然也會失敗,那么對于失敗也正是團隊和隊員進行挫折訓練的最佳機會,因為承受失敗的過程也正是鍛煉調試心理的過程,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工作中的任何問題。
  第三,挫折教育是一種有計劃的教育行為,挫折是一種體驗挫折教育的根本目的還在于幫助學生獲得最后的成功。何為成功,它并不是說籃球比賽中投中幾個籃,也不是接住幾個球,成功的真正意義在于給自己定一個可行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付出努力之后最終實現目標字后心中所具有的那種成就感,只有為之付出了堅信的努力才能更深刻的體會到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將成功和挫折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在全面提倡素質教育的時代,體育教育無非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體育教學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更重要的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學生們優秀的道德觀念和堅強的品質。通過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教育可以不斷地提升學生們的受挫能力自己抗壓能力,使得學生們擁有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在自身頑強的信念的支撐下,即使面對任何困難和挫折也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去化解。
  第五,大學時期學生們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均趨于成熟,大多數學生是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怕苦怕累是他們的通病,比如在體育課程中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師布置的長跑練習,這種性格特征和心理品質即使將來畢業進入社會也很難適應社會環境,在面對工作壓力時往往選擇逃避的方式來解決。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時期想學生進行一定的挫折教育來培養他們的意志品質是很有必要的。
  3  體育教學中挫折教育的具體措施
  3.1 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挫折
  任何人無論是在學校生活還是在工作崗位上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和困難,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我們不能一味的懼怕和逃避而應該正確認識挫折??偟膩碚f挫折對個體產生的影響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只有經歷過挫折在逆境中成長的人才具備足夠的抗挫折能力,而且能夠經受得住失敗考驗的人才更有機會去獲得成功的喜悅;反之如果長期處在順境中則失去了抗壓能力以及積極進取的動力。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挫折,認識到挫折也是提高自我能力的催化劑,只有在不斷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才會使得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同樣的在體育項目的比賽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績必須通過不斷的努力,在一次次的失敗練習中總結經驗,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3.2 體育教學的挫折教育應遵循循序漸進的方式
  在進行挫折教育時應循序漸進,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適的目標,切忌目標過高過大,學生在通過一定的努力之后可以達到一個新目標,在不斷的提升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的成功的喜悅。教師教學目標的設定應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在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中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體育活動
  現階段的學生自從出生開始便生活在特別優越的環境中,沒有體驗過艱苦的生活,教師因合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環境,讓學生去真實地體驗艱苦環境,親自體驗的過程中可以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同時也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品質。比如野外生存實踐、攀巖運動等都可以很好磨煉學生的意志。
  3.4 設置特定情景,采取有針對性的挫折式教育
  教師可以采用設置特定情境的方法來讓學生感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的壓力,從而培養學生用于面對困難時,要有克服困難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一定數量的投籃訓練,或者是可以通過一些強度較大的體能訓練來迷戀他們的意志。這些教學活動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在意志力、挫折排解力的不斷訓練下最終能夠經受的起任何困難的打擊和壓力。
  4  結語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合理利用挫折教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功的首要條件,而體育教育利用課程特點可以更直觀的讓學生感受挫折和失敗,因此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高校體育教學來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還需要廣大體育教育者繼續深入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肖雨.中職生挫折教育的意義及方法淺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6):155-156.
  [2] 孫欽泉.大學生挫折教育探析[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6):109-112.
  [3] 王永貴.“95后”大學生挫折與抗挫折教育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8(15):178-1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5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