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大班幼兒泥工活動特點及指導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泥工是幼兒教育中常見的一種手工活動形式,深受幼兒喜愛,對于培養幼兒動手能力、思維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泥工活動的特點,闡述了大班幼兒泥工活動進行有效指導的策略。
   關鍵詞:大班幼兒  泥工活動  特點  指導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204-01
   泥工活動具有形象性、可操作性以及富有變化性等特點,將其納入大班幼兒教育教學體系中,可更高效的培養幼兒的智力與動手能力。當前,大班幼兒教師已經在教育工作中引入了泥工活動,但在制定活動計劃時,卻忽略了對大班幼兒泥工活動過程特點的分析,以至于最終所制定的泥工活動教育、指導模式不夠完善,所能發揮的教育效果也十分有限。
  1   大班幼兒泥工活動過程特點分析
   大班幼兒年齡較大,個人行為能力、思維能力都較為成熟,所以大班幼兒在進行泥工活動時,其所體現出的活動過程特點也與小、中班幼兒存在差異,且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特點:
  1.1 大班幼兒專注性更高
   即大多數大班幼兒在參與泥工活動之后,都能長時間堅持,直到活動任務完成。而即使在活動進行過程中出現活動中斷,其也能主動或在教師鼓勵下繼續活動。
  1.2 大班幼兒獨立性更強
   即大班幼兒初具獨立意識,在泥工活動中希望憑借自身能力完成活動任務,不愿接受別人的干涉。即使有部分幼兒創造力、動手能力較弱,也偏向于在接受指導或模仿他人作品的前提下,獨立完成泥工作品制作。
  1.3 大班幼兒創造能力、動手能力也更為出色
   具體表現為大班幼兒在泥工活動中更愿意融入自身獨特的創意,表現欲望更加強烈。即,大多數大班幼兒在參與泥工活動時,能夠獨立構思作品,并選擇多種材料、利用多種造型技巧熟練的進行創作,且所創作出的泥工作品在造型、顏色搭配、形象度等方面都相比小、中班幼兒有很大的進步。
   正是由于大班幼兒泥工活動過程存在上述特點,大班幼兒教師在進行泥工活動指導時,才不能一味的套用小、中班泥工活動指導模式,需要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征、個人能力特征,以及泥工活動過程特點來制定針對性的活動指導計劃,充分挖掘泥工活動的教育價值,幫助大班幼兒更好的進步、成長。
  2   大班幼兒泥工活動指導策略分析
  2.1 調動大班幼兒對泥工活動的參與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裕蟀嘤變航處熞霂ьI大班幼兒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泥工活動之中,并幫助幼兒通過活動獲得更多的收獲,則其必須要在活動開始前、進行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有趣的動物園”專題泥工活動進行前,教師可利用活潑、親切的語言打造出良好的活動氛圍,對幼兒興趣進行誘發,即“小朋友們,你們都有去過動物園嗎?能不能和老師、小伙伴們分享一下你見到的動物園是什么樣的呢?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呢?”在與教師、其他幼兒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幼兒便能自然的融入“動物園”這一話題中,為之后的活動開展做好鋪墊。
   緊接著,教師再結合其他活動來進一步吸引幼兒注意力,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如,教師可在多媒體屏幕上播放獅子、老虎、小白兔等動物的圖片,或播放“動物世界”的影視片段,牢牢抓住幼兒眼球。然后提議,“不如我們用泥土捏出我們喜歡的小動物,在班級里辦一場‘特殊的動物園聚會’,邀請其他班級的小朋友來參觀好不好?”之后,教師便可以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個人喜好,選擇性用泥土捏造小動物,然后在所有幼兒完成后,教師則將幼兒作品收集起來,陳列在教室展覽臺上,邀請其他班級的小朋友來參觀。這樣不僅能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還能有效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2 減少技巧教學,為幼兒打開創造之門
   在小、中班階段,許多幼兒院校便已經開始組織幼兒進行泥工活動,所以,大班幼兒往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泥工制作技巧,已經能相對獨立的完成泥工作品制作了。所以,在這一階段,大班幼兒教師需要盡可能的減少技巧教學,將活動時間更多的交還給幼兒,使其能進行更多的活動實踐。首先,教師在進行必要的技巧教學時,應當對教學重難點心中有數,并結合幼兒的實際技巧運用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的捏泥技巧。但是,教師需避免以“做得像不像老師”來作為教學標準,而應當將重點放在指導幼兒掌握操作步驟以及應當在什么情況下應用什么技巧。
   其次,在幼兒自主創作的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幼兒與其他小伙伴進行交流與協作,讓幼兒間能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同時,教師可鼓勵幼兒將心中的想法轉變成現實,大膽創作,不拘泥于條條框框,使其在泥工活動中實現個人動手能力、想象能力的開發。
  2.3 借助多元化評價方法,開發幼兒創新意識
   針對大班幼兒泥工作品的評價,并不是指教師要從成人、專業的角度來對其作品的優劣進行判斷,而是應當立足大班幼兒的審美能力、表現能力,以欣賞、鼓勵的態度,來幫助幼兒實現個人動手能力、想象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師在評價幼兒泥工作品時,需要多表揚、多激勵,提升幼兒的創作自信心。其次,教師可將幼兒自評、幼兒互評等評價方式納入到作品評價體系當中,讓幼兒在評價以及被評價的過程中養成更好的分析能力、審美能力,也幫助其養成自我分析、虛心請教的意識。最后,為借助泥工活動開發幼兒創新意識,教師還需在評價中發現幼兒的創新意識,并肯定幼兒創新意識。例如,在“我最喜歡的水果”這一泥工活動中,一位幼兒畫了一幅“奶奶送我一個蘋果”的畫,用泥捏的蘋果代替畫中繪畫的蘋果,表達了“奶奶所送的帶著關愛的蘋果我最喜歡”的含義,同時結合了繪畫進行表述,十分具有創新性。教師便可將該作品在班級內進行展覽,鼓勵其他幼兒學習該幼兒的創新精神。
  3   結語
   綜上所述,相比小班幼兒,大班幼兒心智、行動力有明顯優勢。所以,幼兒泥工活動過程中,大班幼兒在專注力、自主力、創造力、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比小、中班幼兒更強。立足這一泥工活動過程特點,教師可更好的就大班幼兒泥工活動展開指導,且具體可從調動大班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幼兒創造能力、多角度展開活動評價等方面來落實活動指導工作,以借助泥工活動最大程度培養大班幼兒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韋曉芳.幼兒園泥工活動研究綜述[J].亞太教育,2016(28):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