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論怎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學教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對整個教育活動的方向和進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中小學階段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塑造和培養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中小學教師除了具有相應的道德素養、基本技能以外,還必須具備學科和教育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合格教師;教師素養;專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16-01
  一、提高綜合素質
  1.教師應具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說,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發展學生的智力與體力。因此,教師必須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對國家和社會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教師必須熱愛教育事業,樂于奉獻,能在教師的工作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樂趣。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的思想行為、處事態度等都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學生,為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始終注意自己的道德修養,教師要以自身的品德感染學生,通過自身的品德來培育學生的品德。
  2.教師應具有良好的交際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保持年輕的心態,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學會成為學生的朋友。在現代開放的教育環境中,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都會對學生的教育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善于與其他教師合作交流;與家長溝通,協調好各界人士的關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教師的職業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中小學階段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塑造和培養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學生心理的發展與成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應該重視自己的情感修養,幽默風趣,胸懷寬廣;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客觀、冷靜地面對困難;使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性格更加完善,生活態度變得積極向上。
  二、掌握專業知識
  1.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知識。
  教育科學知識和學科知識是衡量教師專業化程度的標志之一。教師應該具備心理學、德育論、教學論、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深入透徹地掌握所教學科的內容和知識。教師不僅要理解和掌握所教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學習框架以及探索或思維的方式,還要了解和熟練掌握所教學科的前沿動態以及與交叉學科和社會實踐的聯系。教師也應該掌握所教學科課程標準和教學課程資源開發的主要方法與策略,不斷豐富和拓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有助于教學活動的一切課程資源。
  2.教師應該博學多識。
  我們正處于“知識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社會面貌日新月異,科學技術蓬勃發展。面對知識的不斷更新,為了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文學、社會學、藝術學、自然科學、現代化信息技術等通識性知識?!案褂性姇鴼庾匀A”,文化修養體現著人的內在價值和人格魅力,廣博的文化修養能由內而外地展現出一個人的高雅美感。如果教師擁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并能豐富教學內容,就能夠發揮教師自身的學識魅力,能夠適應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對于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提升專業能力
  1.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技能。
  教學技能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和文化的基本手段,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關鍵因素。在課堂中,教師應該根據課程內容而靈活多變的使用教學方法,要善于導入,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善于強化,適時對學生正確的行為給予獎賞;善于發問,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善于運用教學媒體,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保證課堂教學高質量的完成。教師也應該具備制定教學計劃和編寫教案的能力以及教學效果檢查評估能力,使教學計劃有效實施。教師還要能夠根據課堂的情境變化,迅速調節和完成計劃,機智地處理課堂偶發事件,有效地管理班集體。同時,教師的語言表述能力也十分重要,教師的語言應該具有科學性和邏輯性,語音、語調、詞匯以及語法都要規范。在教學口語中尤其要注意態勢語的協調和諧,著裝要大方,姿勢包括站姿、坐姿、手勢要得體、表情要自然。在運用教育口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要善于針對學生的不同興趣氣質和個性特征來分析他們的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在批評學生成績下降的時候,對于優等生,通常要照顧他們的自尊心,以委婉、暗示的言辭使其發現自己錯誤,自覺改正錯誤,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對后進生,則應多用勸導、勉勵的語言,要先充分肯定他們自身的閃光點,再誠懇地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表示期待他們的進步,以此激起他們自尊自強、奮發向上的積極態度。
  2.教師應該具備自我反思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反思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教師應該不斷檢查自身的教學言行,省察自己的教學態度與方式,全面分析和思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答案,多參加教育觀摩和教育交流活動,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反省自身的不足之處,及時做出改進,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師要主動去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點和難點,勤學多思,提高教學的實踐能力,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提升教師自身的業務素養,這也有利于教師個體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教育科研能力是新時期教師必備的素質,教師應該能夠用教育科學理論和調查實驗等方法,立足于對教育教學實踐問題的反思與探究,以達到改進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教育科學理論的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6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